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讲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讲堂

发布时间: 2021-01-10 19:54:03

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如何解释

诸葛亮的解释是保持安定的心,不要浮躁,可以修身,保持勤俭节约可以培养高尚道德

⑵ 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什么意思快快!!!

词 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编辑本段【读 音】
jìng yǐ xiū shēn,jiǎn yǐ yǎng dé
编辑本段【释 义】
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编辑本段【出 处】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注释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

⑶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以有一部分配以插图写出这句话的来历,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内行,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然后在其他的版面具体举相关的例子,宣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寄予大家~也可以再里面写关于这个的名人名言,像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这些都可以~
http://ke..com/link?url=-nec-Q8KvJuwl_mKw68ozZ-8KgaNcw8Myinv623hK

⑸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专德。

出自诸属葛亮《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鉴赏: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讲堂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夫君子之行,俭朴以淳养品德,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指恬静以修善自身。出于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静以修身

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

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二、赏析: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讲堂扩展阅读

1、《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也可以算作古代的家训。

关于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2、在《诫子书》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http://..com/question/11483094.html

热点内容
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网络竞赛的网站 发布:2025-05-07 11:15:15 浏览:153
最高人民法院曹守晔 发布:2025-05-07 11:15:11 浏览:707
2020年初级经济法基础重点背诵 发布:2025-05-07 11:13:04 浏览:905
浙江12348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07 11:09:50 浏览:301
政府临时立法 发布:2025-05-07 11:01:03 浏览:234
上海人民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7 10:55:33 浏览:818
外企尊重劳动法 发布:2025-05-07 10:44:30 浏览:635
龙岗法院垃圾 发布:2025-05-07 10:29:24 浏览:553
经济法基础背诵内容 发布:2025-05-07 10:28:39 浏览:22
中级经济法几天突击 发布:2025-05-07 10:28:02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