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法学系
⑴ 海南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程
1983年
海南大学建校,法律系成立
1984年
招收第一届法律专业专科生
1986年
法律系取消,法律专业并入新成立的社会科学系;
第一届专科生毕业
1988年
海南大学法学院成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89年
普教专科生停招,学院普教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2年
首届本科生毕业;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获批
1996年
合作承办“全国民法和经济法学年会”
1997年
法学院模拟法庭落成;
诉讼法学科获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为海南省第一个文科省级重点学科
1998年
诉讼法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海南大学第一个硕士点,实现海南省属高校硕士点零的突破;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法学院;
合作承办“全国诉讼法学年会”
1999年
首届硕士研究生——99级诉讼法学专业4名硕士研究生入学;
合作承办“全国国际经济法学年会”
2000年
民商法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海南大学法学院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论证会”召开;
独立承办第六届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暨法学教育研讨会;
合作承办“全国刑法学年会”
2001年
“海南大学法学院21世纪发展研讨会”召开
2002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同志视察法学院;
案例教学室、物证技术实验室建成;
民商法学科获准成为海南省级重点学科;
《民事诉讼法学》被评为海南省省级重点课程;
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3年
经济法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法学院获法律硕士授予权,成为全国39个法律硕士授权单位之一
2004年
首届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
首部学生科研著作《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2005年
协助学校承办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04年会;
协助学校承办中国法律史学会2004年会;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实现海南省国家精品课程零突破;
谭世贵教授全票当选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成为海南省首位获得这一全国法学界最高荣誉的法学家;
学生社团青年法学社被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成为海南省高校中唯一和全国高校法学类学生社团中唯一的全国优秀学生社团;
谭兵、谭世贵教授入选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海南大学金融刑法研究中心成立;
2006年
“法学”一级学科获得批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海南省的唯一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海南大学和海南省一级学科建设零突破,成为全国41个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单位之一
2007年
谭兵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海南大学中欧比较法学研究中心成立
原海南大学法学院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大学法学院
2011年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中获悉,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我校法学院正式获得法学一级博士授予权单位。
⑵ 南昌大学法学院的法学院历史
南昌大学法学院(原江西大学法律学系)始建于1980年,并于1982年招收首届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立的法学院(系)。办学三十年来,教学、科研成绩斐然,为我国法制战线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为我国及江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法学研究所。此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立法研究中心依托我院设立。学院设有法学和知识产权法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3门课程被评为江西省优质课程。学院拥有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院教学严谨,学风浓郁,教学质量优良,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排名榜中,南昌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科综合评价为A级,在国内514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中排名45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率历年在35%左右,司法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学院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及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案例教学、摸拟法庭等实践教学课程,推行法律诊所课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院遵循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坚持高品位、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培育学院文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法制前沿(法学学术讲座)、法观天下(法制沙龙)、辩坛争锋(控辩大赛、摸拟法庭)、法行天下(普法实践活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文艺晚会)等活动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独具学院特色的校园品牌活动。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培育了良好的院风和学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世纪以来学生在国家级以上的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如多人次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2010年在第八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1年国际电子谈判大赛中我院6名学生进入前10名,一名位居榜首。
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在法学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东莞学子法学奖学金”和“‘爱在四方’助学金”,奖励和资助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