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先有钱再道德

先有钱再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7-03 03:18:33

道德和金钱,谁更重要

当然是道德重要啦, 金钱买不到道德,道德是一个人的内涵和素养,是一种素质。道德是最淳朴的美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就拥有了一切,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如果用道德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有人随地吐痰,这个人便失去了最纯朴的美——道德,他丢失了一切。也许他没在乎这件小事,随意的,可从这件小事中却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单单毁坏了自己,也丢失了一颗无价珍珠——道德。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慢慢地往后滑,越滑越快,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价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静,温饱而平庸;如果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就好好拿稳这块无价宝石,掌好这只船桨,不应该随意虚掷,稍不留神它就离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有这样一位60多岁的农场主,他种了600多公顷土地,尽管平时非常忙碌,但他坚持参加赞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协会。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还参加义务募捐活动,收入用来为青少年治疗眼病。“人们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对别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既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更是一笔无法比拟的财富。拥有道德是快乐的,是美好的。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店录取员工,又许多大学生都来应聘,却意义淘汰了。当轮到一名没有大学生文化高、学历偏低的年轻人时,他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废纸,便顺手拿起扔进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为这看似平凡的举动是他被录取,其他大学生看不起这小事,把道德远远抛在了一边。从中我们看到了道德有时也会使你迈向成功的大门。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② 道德和金钱什么更重要

金钱与复道德都很重要,但是制道德比金钱更加重要。原因如下:

1、金钱只是改变生活和提升自己的工具,不要把金钱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良好的道德才是追求的根本,一个有金钱漠视道德的人,就好比暴发户一样,没有底气和做人的基石。生活的富足精神的缺失,活着也是仅仅活着而已。

2、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3、道德,作为一种美德,它可以时刻调节着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道德作为现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够教育人们造福于后世,加强自身对自我的认知,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的承担。

4、道德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是一种无形之中的自我约束。它能够时刻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走向良善,富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在生活中提升人的幸福感。

5、如果只有金钱,但是却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便很难达到一个美好的生活与精神满足。只有人拥有了良好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进而才能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③ 辩论赛,道德追求与金钱追求是否可以并行

辩词:
正一: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方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两者可以并行的阶段与过程。 首先,依照中国传统而言,孔夫子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富而可求也,虽置鞭之士,吾亦为之”。明代王阳明先生曾经告诉我们:“众终日做买卖,义不在己为圣贤。”这就证明了金钱与道德是可以并行的。 其次,就西方思想而言, 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的来源基础就在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中也指出:“要达到自我实现,就要使得资本能与其传统伦理互相配合。” 再者,我方将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论证两者其实是可以并行的。第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之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个坚持”是立国之本,而两者的辨证统一都建构在所谓的经济建设这样的中心之下。这不正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同样重要的吗?第二、邓小平先生也说过:“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也不能有穷的所谓社会主义。”今天致福并不是罪过啊!综上所述,我方已成功地论证,今天不管在个人人生追求方面,或者是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方面,金钱与道德其实是可以并行的。如果说两者不能并行,那不就是诱导没金钱成不了事,没道德有金钱准会坏事嘛!因此,只有在金钱与道德可以并行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创建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也就是“全国上下皆经商,齐心合力创富强”。谢谢大家!

反一:谢谢主席!观众们,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要澄清的是,今天我在这里谈的不是金钱与道德能不能统一,也不是有金钱有道德能不能统一,我们要说的是“追求金钱与追求道德不能统一。首先我们来看看怎样理解这句话。”追求“就是极力的探求和寻求,“统一”就是一致的意思,“金钱”是货币是财富的象征,“道德”是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与人、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欣慰规范的总和,它的表现形式是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尊重和维护。“金钱追求”就是把对财富的占有放在首位,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回报,最大可能的敛聚财富。这显然不同于对方同学所说的物质文明的建设。“道德追求”就是对善、正义、公正、诚实的高尚境界的努力探求。这就不仅意味着对恶的、非正义的、偏私的和虚伪的追求金钱手段的屏弃,更意味着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作到最多的奉贤和最少的索取。这显然也不同于对方同学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样,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矛盾不是显而易见吗?我们不是说遵守道德的人就不能获取金钱了,因为我们都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遵守道德的前提下以理智和体力合理地获取金钱,但是这种遵守和获取并不等于我们今天谈的追求,因为追求显然是一种更专一、更投入的状态。正是因为对金钱或道德的追求,意味着对另一种追求的放弃。所以大多数人都在遵循道德和获取金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没有成为圣人或恶魔。世界上有许多拥有大量财富又乐善好施善助的人,那么是不是他们就找到了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的统一呢?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是大量获取财富,就不是最多的奉献,最少的获取。既然他们乐施善助,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所以,他们也是在获取金钱和道德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就在于他们用什么手段以什么样的心态获取金钱,也无从知道他们的善行义举是否完全为了发扬道德,所以我们不宜枉加评论。我方将从理论、事实、价值方面论证我方的观点,即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正二:大家好!对方辩友友好好象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当一个人遵守诚实信用的时候,他就是没有道德的。如果我在享有生活之乐的时候,我又在外面奉公守法地赚取金钱,请问如果把享有生活之乐摆在第一位的时候,金钱追求是不是就应该被抛弃呢?好的,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论证“金钱与道德不能并行”是一种错误的概念。 第一,就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来说,如果只追求道德,没有金钱是穷的,是荒谬的。因此,如果追求道德,“人人求道德,人人饿肚皮”呀!这样的社会是乱的。所以说在对方的立论之下,社会必然是穷的、乱的。这里我要问对方辩友的是,难道我们的社会全部都是穷,全然都是乱吗? 第二,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如果金钱跟道德追真的不能并行追求,我就请问对方辩友,难道认真本着良心奉公守法追求金钱的人民都是不存在的吗? 最后,我们就中国大陆的现状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是整个中国的首要工作.如果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的话,我要问一问对方辩友,中国想要过度到道德完美经济富足的共产主义社会,岂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吗? 好了,我方已从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时政的状况\中国的现状三个方面成功的证明了”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是一错误的思想.不论古代的货殖三贤到现今的优秀企业家;不论昔日的贩夫走卒到今天的市井小民;不管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原则,还是社会主义天下的均富天下的思想概念,都一再告诉了我们金钱与道德是可以并行的。最后我想请各位摸摸自己的良心跟理性来问自己,如果我们以诚实信用、童叟无欺的、循规蹈矩的方法,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来赚取金钱的时候,有谁能够污蔑我们?我不能,相信各位也不能!谢谢大家!

反二:大家好!好象对方二辩听错了我方一辩的立场,我方并没有说赚钱的人没有道德,我们的立场只是:一个人不能同时追求金钱又追求道德.毛泽东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方要说:“追求道德使人进步,追求金钱使人落后。”下面我将从理论的层面来说明为什么道德追求与金钱追求不能统一。第一,早在18世纪,保守主义的创始人埃蒙博克以及其他学者就已经认为,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打乱了固有的稳定的社会秩序,摧毁了人们判断善恶的道德标准,取而代之的却是狂热的拜金主义以及利欲熏心的争夺与占有。第二,我们要看一看自由主义理论家的看法。市场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不能成为知道人类道德社会的基础。”他告诉我们:“财富常常是人欲与虚荣心的产物,而人类谋求财富的欲望常常是一发不可收,所以私欲的膨胀可以破坏社会的和谐,而且,会阻止人类道德的追求.”第三,激进主义理论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金钱追求能带来道德沦丧.”瑞士经济学家基斯蒙地认为:“在残酷的自由竞争世界里,为所欲为的只是那些败坏一切社会纲纪,没有廉耻,没有原则,没有德行,没有实体心灵的空虚的金钱拐骗者,他们就是一个拐、一个诓,能拐就拐,能诓就诓啊!”第四,马克思更进一步揭示出金钱的追求与道德追求的内在矛盾.他说:“金钱是一种颠倒黑白的力量。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恨变成爱;把善行变成恶行,恶行变成善行;把主人变成奴隶,把奴隶变成主人;把愚蠢变成明智,把明智变成愚蠢。”从保守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激进主义,各学派的学者虽然对世界的看法大相径庭,但是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的对立关系却有惊人相似的观点。对方辩友在这些先哲们面前还要说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吗?谢谢大家!

正三:大家好!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如果我们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赚钱,我每天就是为了拼命奉公守法去赚钱,这个时候是不是对金钱道德并行的拼命追求?是不是将这个“追求”摆在第一位,难道它们是不能统一的吗?接下来,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给各位论证金钱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 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下,富兰克林早就说过:“只要行动合法,道德就是美德的结果和职业能力的表现。”近代的资本主义受到社会主义刺激之后已经开始致力于社会福利,社会公平增进了。这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单纯追求利润和剥削剩余价值,它反而比较接近社会主义讲求的平等和正义的主张。在资本主义,这样的命题是可以成立的。 再就实际来看。古代的范仲淹他“位崇禄厚设义田造福族人,以其所入济其所篓”。这难道不是一种追求并行的例子吗? 各位比我方还清楚,中国牡丹电子集团公司除了以诚实信用受人肯定之外,更捐助了“希望工程”以及“亚运会”,对方辩友难道说她是“假仁假义”?难道说她是“沽名钓誉”吗? 第三点,从价值取向上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只有金钱没有道德是人吃人的社会,只有道德没有金钱是饿死人的社会。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究竟我们是要饿死,还是要去吃人呢? 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要如何建构这样的社会?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认识和透过金钱与道德的统一并行,才能满足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成功,人类的社会才得以绵延不绝……谢谢大家!

反三:大家好!对方辩友一再坚持“金钱和道德是可以并行的”,那你可能还没有听过这句顺口溜吧,叫做;“男人有钱必学坏,女人学坏必有钱”呐。下面我将从现实的层面上来再次论证我方观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 的矛盾其实自古早有定论。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为追求道德不惜放弃生命。假如真如对方辩友所说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而孟子又真的为追求真理而舍生取义,那他听了今天对方辩友的这番见解,一定是“死不瞑目”了。被唾弃了上千年的陈世美假如不是为了追求自己对金钱名利的无限欲望的话,假如不是一心想当驸马爷的话,那么他至少也可以回老家当个县太爷吧.但是,正是因为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根本上是不能统一的,所以他选择了荣华富贵,而抛弃了贤惠善良的秦香莲,结果不但掉了脑袋,落了碗那么大个疤,还背了一个千古骂名.再回到红尘滚滚物欲满流的现实中来吧.请问对方辩友,这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行贿受贿、偷税漏税层出不穷;抢劫盗窃、车匪路霸日见猖獗;卖淫行娼、走私贩毒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所不在;见义不为、见难不助、见死不救、见暴不除时有发生。棉队如此一幅景象,请问对方辩友,你们真的还要我们说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吗?眼下令北京市民气愤的事莫过于卖假药的了。人类发明药物原本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是,那些拜金者却靠卖假药来坑害无辜百姓,被人们视为职业杀人犯。其实这些人在台湾也不乏知音。比如一位台湾名医,他因为收受贿赂而锒铛入狱,真可谓“手术刀与红包齐飞,拜金狂与铁窗一色”呀!与医者父母心的高尚医德相比,难道对方辩友还要说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吗?以上事实无不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段名言。马克思说:“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有人敢践踏道德和法律,甚至走上断头台”的呀。可对方辩友却盲目乐观地告诉我们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原本是可以统一的。假如人人都是如此盲目乐观的话,那么请问匡扶世风的重任将由谁来完成?宏扬道义的重担又将落在谁人的肩上呢?谢谢大家!

自由辩论阶段

正方:孟子所说:“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那是指当二者一定发生冲突的时候,但是孟子并没有说“二者总是冲突,舍生取义者也”。对方辩友请教您第一个问题,请您告诉在座的各位,当您认为道德跟金钱不能并行的时候,你到底希望的社会是追求金钱的社会,还是追求道德的社会?请回答,谢谢!

反方: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又有金钱又有道德的礼乐之邦啊,我们在上面辩论的时候,不是已经告诉你们了吗?

正方:《论语•泰伯篇》告诉我们:“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邓小平文选》告诉我们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不正是有邦有道而富且贵的蓝图吗?

反方:对方还是说金钱与道德可以并行,但是没有听到极力追求金钱与极力追求道德却不能统一。对方三辩刚才不承认追求是极力追求,却说可以是拼命追求,如果我为了金钱,拼命追求,杀人放火,算不算也是追求道德呢?

正方:对方辩友,如果我为了追求金钱而拼了命去奉公守法赚钱的话,对方辩友,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是“并行”?

反方:耶酥说:“富人进天堂好比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西方的文化最伟大的流派都认为对金钱的追求与对道德的追求是不可以统一的,对方怎么认为啊?

正方:孔子曾经告诉我们:“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才,吾亦为之。”空子认为只要是符合义理,只要能够追求这样的财富,即使是作为一个卑贱的人,也要去做啊。对方辩友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

反方:孔子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做“君子”,又同时做“小人”呢?

正方:在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的时候,他是一个事实的判断,这“君子”指的上在上位的统治者。他告诉在上位的统治者既要追求道德,又不能够太过火地来追求金钱。换句话说,他这里指的君子应该是在上位的统治者,应该要金钱与道德的并行统一来治理人民使人民过上一个更好的生活啊!(所以对方辩友引用错误。)

反方:对方辩友,将追求金钱与按劳分配获得的生产资料混为一谈,按此逻辑通过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爆发户和一个按劳报酬的普通工人还有什么差别呢?

正方:对方辩友您不要忘记,社会上或许有这样的人存在,但社会上有更多奉公守法诚实纳税的人民,不然的话,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靠人民的税捐来维持他们自己国家的运作呢?

反方:我方早已承认,很多人在遵循道德情况下用合理的手段去获取金钱,这并不代表着一味地追求其中之一。

正方:遵循道德方式去追求金钱,这不就是一种并行吗?邓小平先生不就告诉我们说:如果只谈精神而不去谈论物质生活,这根本就是唯心论啊!

反方:对方辩友把立论的统一建立在辨证统一上面。对方辩友可能不知道,按照辨证法,善与恶也是辨证统一的,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善与恶也是统一的呢?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要各位相信金钱和道德在这个社会中是没有办法相互融合互相扬弃之后能有一个统一并行的局面吗?这样的社会怎样走向前进呢?对方辩友应该也知道,邓小平先生在回答美国记者麦克•华尔士的时候,他曾经说: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 那么在你们的立论之下,改革开放那不就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了吗?

反方:我们还把辩论从邓小平先生身上回到对方辩友身上吧!我很喜欢辅仁大学的校训“真、善、美、圣”,如果对方辩友真的认为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话,那你不介意我把辅仁大学的校训改成““真、善、美、圣”和“钱”吧!

正方:(对不起,对方辩友,辅仁大学校训是“圣、美、善、真”,你念反了。)对方辩友,接着进一步请教你的是……第二次问您,到底希望在您的社会当中人民去追求金钱还是追求道德?第二次请问您,请您正面告诉大家。

反方:刚才我们早已经说过,我们赞成所有的人用合乎道德手段获取金钱,对方把获取、得到等同于追求,那追求的专一性和主动性在哪里了呢?

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您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您今天希望大家能够奉公守法,能够遵循道德去追求金钱。那我再问您一次,如果一个人拼了命去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钱。这个时候两个目的是等状的,为什么那不叫“并行”,如果那不叫“并行”,那叫什么?请您告诉大家。

反方:追求金钱就是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我要读给对方两句话看是不是能够统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和另外一句话“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追求金钱当中去”——是不是能够统一呢?

④ 金钱的追求和道德可以并行的政策事例

这个应该是有一个相同的策略势力,而且这个社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也可以根据他的一个设立进行一个调整,所以在追求金钱和道德的时候,也要尊重遵守这种规则。

⑤ 找男朋友或者找老公 应该金钱至上还是道德至上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道德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个女孩会不考虑对方的经济问题的,当然也会考虑对方的人品的问题。这是会综合考虑的。当然,男孩找女孩也是这样的。

⑥ 金钱追求与道德能否统一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呵呵,假设一下,你有钱了,你怎么办?就好像别人问你,你是选择去支援边疆还是去回到东海岸地区做个答有钱老板?我想,如果要使金钱与道德良相统一,选择在东部地区发展最好,然后,转到了钱,除去你能用掉的,剩下的可以通过投资赚钱,然后再把赚来的钱捐到西部去,这样,你是不是及有钱了,也可以为穷人们做一些事?而且,要比单纯的去支边好得多,毕竟现在社会是有钱好办事,向帮助别人,首先要富裕自己~这无可厚非,不需要背上什么道德包袱!~道德的最根本标准是,要有利于全人类的发展,你能赚到大钱,为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做些贡献,那么,首先你就是在履行道德~
换个角度,如果你不择手段的去争取钱财,那么,无疑,你就应该放开,这里金钱与道德是不可能被这种人同意的~当然,最于这种人来说,金钱是唯一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所以相对的道德标准不同,当然,所做出的行为也不同了~
对所有人来说,所有人的烦恼就不再是烦恼了,你所想的至少使大部分人考虑过的~千百年来的这人们都在思考,在追寻,在探索~

热点内容
龙岗法院立案庭 发布:2025-07-03 17:26:21 浏览:236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发布:2025-07-03 17:25:11 浏览:854
2015年法规真题答案 发布:2025-07-03 17:14:10 浏览:361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什么 发布:2025-07-03 17:05:22 浏览:222
公司法人变更的股东会决议 发布:2025-07-03 16:45:55 浏览:663
吴江律师行 发布:2025-07-03 16:37:34 浏览:38
最新劳动法工资规定深圳 发布:2025-07-03 16:22:22 浏览:454
高邮律师 发布:2025-07-03 16:22:21 浏览:439
民法典完善了哪些法律 发布:2025-07-03 16:07:59 浏览:207
唐忍法规链接 发布:2025-07-03 15:33:07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