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道德名言
『壹』 《道德经》中的名句,你感悟最深的有哪些
最早知道《道德经》这部经典,应该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名言。然后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到了大学,对儒释道三家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就更加入迷。下面就分享几句《道德经》中感悟最深的句子:
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我们姑且把人的悟性分为三种:上等、中等、下等。悟性最上等的人,他听了“道”的理论,马上就明白了,就会积极地去实践,把这些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悟性中等的人呢,他听了“道”的理论,半信半疑,有时候相信比较多一点,有时候怀疑比较多一点,有时候也会去实践一下,但不久又放弃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人。悟性最下等的人在听完“道”的理论后,他完全听不懂,他以为你在讲故事,开玩笑,所以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句句都是经典,句句都意趣无穷,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贰』 七句德行的经典名言,古人的境界超脱你的想象!
一、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麒麟之所以是麒麟, 是因为它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外表。
二、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自己身体正直不必求影子正直,则影子必然正直。名声好不求他人附和,名声自然远扬。道德崇高,不求声名远播,自然有人知道。
三、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
选自唐韩愈《原道》。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
四、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侍于外之谓德
谓:叫做;宜之:适宜,确当;由是而之焉:根据这(指仁法)去做而达到境界;足乎己:完全发于内心;无侍于外:不必靠外来推动。博爱叫做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做义,从仁义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博爱可以称得上仁义,行动要讲究义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具备了这些条件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
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风:象风一样;草:象草一样;上:加;偃:倒下。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官员的道德水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大环境。
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怀念;土:乡土:刑:法度。惠:对自己的恩惠。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如升官发财等,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此为上二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
七、君子以果行育德
果行:踏实的行为;育德:培育厚德。君子必须下定决心,果断行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