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简述我国行政立法体制的内容

简述我国行政立法体制的内容

发布时间: 2025-07-19 19:14:30

1.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国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套立法机制。在中国,行使立法权的机构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立法的最高机构,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授权行政法规,发布决议等。
在我国,立法工作按照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进行。中央立法机关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地方立法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是依法立法的主要机构。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章和单行条例必须与国家法律相一致。
我国的立法体制还建立了一个严密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解释等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都必须经过法规制定、发布、生效和修订等环节,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其中,法律是最高法律规范,规定法律的公布、实施等程序和效力等。立法机关发布的法规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总之,我国的立法体制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主体,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确保国家制度运行的稳定和规范化。

2.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两级、多层次体制。

立法体制,主要是指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意指在一个国家中哪些国家机关有权制定法律,它们的立法权力之间的关系如何。一个国家的法体制如何安排,与该国的政治制度、具体国情、历史传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在实行单一制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一元立法体制,立法权集中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一国之内有多个拥有自己的立法权限的机关。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既不是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也不是纯粹的一元立法体制,而是综合两种立法体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独创的“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一元”指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两级”是指中央和地方两个立法等级;“多层次”是指不论是中央级立法还是地方级立法。

立法体制的划分标准

1、立法机关的类型和职能:立法机关是制定法律的主体,根据不同的职能和地位可以分为国家立法机关、地方立法机关和特别立法机关等。

2、立法程序的特点和程序:立法程序是指制定法律的具体程序,根据不同的程序和特点可以分为常规立法、特别立法、紧急立法等。立法内容的范围和层次,立法内容是指法律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根据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3、立法权的归属和分工: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和职责,根据不同的归属和分工可以分为中央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共同立法权等。

3. 我国立法体制是怎么样的

关于我国立法体制的描述如下:
1. 宪法地位与职权:我国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最高法源,规定了立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职权。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立法决议需经过多层次讨论和表决程序。
3.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地方政权的最高机关,具有一定立法职权,可制定与本地区有关的法律、规章和决议。
4. 立法程序与程序审查:立法程序包括草案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等环节,重要的环节是多轮审议和表决。程序审查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
5. 司法审查与法律监督:司法审查确保法律正确适用和合法效力,法律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公正性。
6. 专门立法机构与行政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和国务院部门负责特定领域的法律和规章制定。行政机关可通过行政法规形式立法,但权力受限。
综上,我国立法体制以宪法为核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同组成。立法程序严格,包括司法审查和法律监督,确保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

4.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

法律分析:当代中国是单一制国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同时又是多层次的。在我国,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下属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 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 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 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 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 行政法规,制定规章。此外,按照“一国两制”的 原则,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5. 简述我国立法体制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国家立法权以及行政法规制定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规章制定权构成的。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又是分层次的。

一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二是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状况等情况不同,因此,各国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我国立法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统一的单一制国家是历史形成的传统,这些因素决定我国的立法权限必须相对集中,不能过于分散,以利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国家的统一。

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很不相同,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需要不断完善法制,等等,这些因素又决定我国的立法权限不能过于集中,必须适应各种不同情况,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

一、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什么
1、我国的立法体制的基本构成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行使行政法规制定权、地方政府行使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我国的立法背景是什么
我国的立法背景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出现一些问题,引发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其中亦有法律不当适用的因素。社会对善意救助者反遭诬陷议论不断,甚至质疑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引导性。不少学者主张,应当对善意救助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给予更全面的保障,为处理这类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律依据,弥合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的社会创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将凝聚起强大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7. 我国立法体制

法律分析:我国的立法体制可概括为:

1.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体制

2.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公司不给员工交保险可以立即离职吗 发布:2025-07-20 01:23:11 浏览:477
法治社会要求公民有遇事找法 发布:2025-07-20 01:19:45 浏览:213
刑事诉讼法中非法逮捕 发布:2025-07-20 01:15:23 浏览:209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官网 发布:2025-07-20 01:14:23 浏览:651
台湾立法禁吃狗肉 发布:2025-07-20 01:07:57 浏览:493
门诊流程及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0 01:02:50 浏览:324
公司规章制度讨论会会议纪要模板 发布:2025-07-20 01:00:06 浏览:932
劳动法辞退赔偿2014未签合同 发布:2025-07-20 00:57:52 浏览:285
法院调查令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20 00:54:59 浏览:739
需要法律咨询怎么处理 发布:2025-07-20 00:50:20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