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防浪费
① 北京为什么会立法反对食品浪费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丛骆骆表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立法反对食品浪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力整治浪费之风,餐饮浪费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制止餐饮浪费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消费理念方式、经营管理水平、不文明消费习俗等,浪费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顽疾,急需通过立法系统规范,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据介绍,草案制定过程中,10818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问卷调查,网上完成问卷68万余人。参与者普遍认为通过立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很有必要,同时收到立法建议5000余条。
(1)立法防浪费扩展阅读:
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劝阻制止食品浪费
规定草案对外卖、自助餐等企业进行了规定。
其中,要求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在餐品浏览页面标注餐品分量、规格、建议用餐人数等信息,推广小规格餐品、可选套餐。外卖配送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餐盒、餐袋和保温、清洁的配送容器。
鼓励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餐饮消费需求,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发改进餐品、按需备餐、防止和减少浪费等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自助餐经营者应当建立备餐评估、供餐巡查等制度,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布置餐台,配备不同规格的餐饮用具,引导消费者少量、多次取餐;可以采取事先约定的方式,对造成浪费的消费者收取相应费用。
规定草案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制止食品浪费行为,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可以向市民服务热线或者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② 反食品浪费法通过,具体规定了些什么
为了杜绝食品浪费的情况再出现,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更能够传承中华民族节约的传统美德。而在这个法律中也规定了相关食品浪费现象应该如何作为,让更多人有了法律的束缚后,不再轻易浪费粮食造成财产的损失,并且减少这些粮食也能让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首先粮食是立人之本,只有吃饱了饭才能更好的干事业。但却有很多人不重视,从古代就有很多教导人们珍惜粮食的古诗。很多人小时候也都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但就是因为长大之后有些人为了好面子在餐馆点菜也不管吃不吃得完就疯狂的点,到最后剩下的只能倒掉,而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施行后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
③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第18条提出什么管理部门会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十八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浪费的监管工作。
2.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联同其他有关部门,将建立评估和通报机制,针对机关食堂的反食品浪费工作进行监管,并将反食品浪费的表现纳入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节约考核以及节约型机关的创建活动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防止食品浪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传承中华民族节约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该法所定义的食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包括所有供人食用或饮用的食物。
5. 国家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制定和落实反食品浪费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机制。
6.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全国反食品浪费工作的协调,定期分析评估食品浪费情况,并部署相关工作。
7. 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完善公务接待等活动的用餐规范,带头节约反对浪费。
8. 餐饮服务经营者鼓励消费者参与“光盘行动”,并对造成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厨余垃圾处理费用。
9. 设有食堂的单位应建立用餐管理制度,防止食品浪费,并加强宣传教育。
10. 学校应监测用餐人员数量和结构,选择校外供餐单位时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并择优选择。
11. 餐饮外卖平台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12. 旅游经营者应引导旅游者文明健康用餐,避免食品浪费。
13. 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对经营的食品进行日常检查,对临期食品进行特别标示或集中陈列出售,减少浪费。
④ 人大立法又有大动作!明显浪费饭店可另收钱,这一规定可以避免哪些问题
人大立法又有大动作!明显浪费饭店可另收钱,这一规定可以避免在饭店点菜公司举办活动超量点菜 ,参加活动人员吃不完而造成白白的浪费 。还可以避免大量吃播胡吃海喝 ,任性点菜,损害身体健康 。人大终于对大家在饭店吃饭时大量浪费进行立法了 ,规定了饭店可以向用餐人员收取厨余垃圾费用 。这一规定发出后 ,人们再也不可以肆无忌惮的浪费粮食了。
那么,你有什么节约粮食的办法吗 ?说出来听一听吧 。
⑤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020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制,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 。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的议案 。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⑥ 反食品浪费法通过,这项政策何时能全国落实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投票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为国家预防食品浪费提供了法律依据。《反食物浪费法》于颁布之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从现在起,严格的节约和反浪费不再只是提倡和呼吁,而是成为有效的法律规定。这一举措的实施,也体现了立法者反对食品浪费情绪的紧迫性。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粮食消费量仍将在未来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由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1700万到1800万吨粮食被浪费在每年中国餐馆,相当于3000万年到5000万年的年度配额。
法律是写出来的道德,道德是心里的法律。既已是与食品浪费作斗争的法律,更需要每个人从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习惯的层面出发,以法律为导向,以美德为导向,停止铺张浪费之风,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防止食物浪费的工作已经完成。停止浪费,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法律上。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当政府部门和“关键少数派”以身作则,食品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者严格遵守时,法律就能得到执行。我们将打击浪费了根深蒂固的道德和社会规范,并培养一个健康、文明的“食物”的新时尚在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