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仰讲座
发布时间: 2025-08-02 21:25:39
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法治信仰体现了主体的哪些意识和观念
法制信仰主要体现了主体的以下意识、观念
一、权利意识和用法行动
二、守法意识和守法行动
三、护法意识和护法行动
四、法治信仰的形成意味着社会主体对法治具有坚定的信念,信服法律的至上权威,坚信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佳选择,相信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法治抄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没有精神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入,我们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但为什么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法律悬空、制度空转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对法治的信仰没有真正树立。对于执政者来说,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只有对法治有着发自内心的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法治思维,才能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力量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