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2020年建成法治政府

2020年建成法治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8-04 00:07:58

⑴ 党的十八大提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时间是

2020年。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法治政府的目标和标准,指明了法治政府的建设重点,可以说是“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依循。

⑵ 法制政府建设总体目标

法治政府建设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法治、创新、廉洁、服务、协同“五型政府”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职能科学。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

权责法定: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严格执行行政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执法严明: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公开公正: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及时准确提供政府信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行政管理做到公平公正。

廉洁高效: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守法诚信:县、乡镇人民政府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政策措施符合法律规定并保持相对稳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不断增强。

⑶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什么基本形成

从下面5个方面:
一、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之后,到2035年跃升至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达到高度有机统一。
人民民桥改主更加充分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制度更加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人权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为增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
依法治国得到全面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耐中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力不断提高。
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社敏亩判会风尚基本养成,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广泛,中华文化走出去达到新水平。
四、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口预期寿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明显改观,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立,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青水碧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法律依据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三)总体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⑷ 为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的小康,同时也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小康。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目标要求。未来5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时期。没有法治政府的基本建成,就难以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法治是改革发展的可靠保障,厉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破解改革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和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使国家和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近些年来,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法治政府建设在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在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和严格公正实施法律法规等方面亟待加强。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迫切要求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措施系统化,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105/c40531-28012567.html

⑸ 法治政府2015至2020年它的目标是建设成什么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标是构建一个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体系。职能科学,意味着政府机构职责清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权责法定,则是指政府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严明,则强调执法过程中的严格公正,确保法律执行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公开公正,要求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公众能够获取相关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廉洁高效,旨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腐败现象,增强政府公信力;守法诚信,要求政府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还能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职能科学和权责法定,为政府高效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执法严明和公开公正,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和透明度;廉洁高效和守法诚信,则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来源。通过这些措施,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政府行为有法可依。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政府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此外,政府还需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同时,政府应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到2020年基本建成的法治政府,将是一个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还能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⑹ 法治政府的标准有哪些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 、执法严明、公开公正 、廉洁高效 、守法诚信。

信息出处:

2014年11月6日,国新办举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在介绍有关情况时表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6)2020年建成法治政府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基本治国方略,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执法是关键。国家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各级政府来实施,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实。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在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方面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重大作用。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权力主体和管理者,政府部门极易主观行事,而多年来又没有形成对政府行为的有效制度约束。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要调整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与监督的立法角度,即从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禁止性立法转变为允许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能做法律法规允许的事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允许的一律视为不允许。与此同时,要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严格约束政府行为。

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改革,必须抓住时机,积极推进。但也要看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重要的是坚持方向,把握原则;重要的是不浅尝辄止,延搁拖沓。

⑺ 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
3.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4.服务型行政执法整体推进;
5.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治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治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热点内容
郁南法院 发布:2025-08-12 06:20:32 浏览:501
北京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发布:2025-08-12 06:19:39 浏览:306
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性1000字论文 发布:2025-08-12 06:00:44 浏览:409
执行法官可怕投诉 发布:2025-08-12 05:59:17 浏览:89
慈溪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12 05:57:46 浏览:560
经济法中许可设立制度 发布:2025-08-12 05:41:23 浏览:626
2016湖南大学法律硕士招生人数 发布:2025-08-12 05:25:02 浏览:88
行政法好繁琐 发布:2025-08-12 05:23:30 浏览:751
法院扣划后 发布:2025-08-12 05:22:47 浏览:611
户籍刑法 发布:2025-08-12 05:17:49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