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骗
⑴ 我妈加入了一个微信群分享道德经说国家会给每个人分一百多万,请问怎么办
这种显然是一种诈骗行为,通过高额回报作为诱饵以宗教活动为幌子,诱骗受害人做任务谋取利益。我建议应该报警处理。
⑵ 最近网上有群学习道德经,说国家发钱什么的,然后就是要提供各种身份信息,又是什么组织在骗钱了吧
凭感觉就是骗子!最好向相关网络净化部门举报。
⑶ 道德经第2段解释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使行为变美,才是美,这就丑恶了;都认为使举动变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
本来有和无互相生长,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形象,高和低相互充盈,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伴随。是常态。
所以圣人要抱着无的心态,去做事,行动不能灌输教条:
教育万物劳作却从不言辞,创造东西不据为己有,做事不依赖别人,功业完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所以才永不逝去。
理解:
大家都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美和善的标准,就都故意做作的追求形式上的美和善,就太虚假太伪善了,就会物极必反。
因为包括美和善、有和无、难和易等等都是相互转化、对立互补的统一常态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人的心中一旦固化某种善恶标准,甚至追求自己理念的完美,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甚至精神痛苦。
所以人们认识事物就应该考虑到矛盾的对立统一,不能片面的给某种举动下定义。
因为“名”的这种物极必反的转化随时存在。
比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甚至某些伟人都定义:“给乞丐钱是一种善举”。如果每个人都给乞丐钱,一定会养成乞丐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观。那么给乞丐钱就不是善了,而是一种纵容的恶举,如果那个乞丐是伪装的,那你极有可能被骗或者受害。而且当你给乞丐钱后,看到别人不给乞丐钱,那么不给钱的那个人也许会在你眼里成为亵渎圣言的、罪恶的人。同时这句话这种价值观也束缚了人类思想,甚至被异化成吃人的礼教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偏执的认为某个价值观是正确的而造成的。这也就是老子指出对立转化之道与矛盾之相反相成这个规律的原因。
所以圣人除了要考虑到事物的对立统一以外,还要报着无我的心态,去做,行动做事的过程中不要总灌输教条:
教万物劳作的过程中,不要总是到处夸耀自己的功劳;生发创造新东西而不要自私的占为己有;做事的过程中也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大功告成后不要总沾沾自喜、不要到处炫耀、不要居功自傲而止步不前。
圣人只有不骄傲不止步,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所以他的圣迹才永存于世。
注意:
呼应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美之为美,译文为使之美是美。如果译为美就是美,那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就变成道就是物了,这是不对的。“功成而弗居”呼应第九章“功成身退”,呼应第三十四章指出“大道”生养“万物”,但大道却从来“不辞”“不明有”“不为主”“无欲”。呼应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知,知识、知晓。美之为美,第一个美是动词“使。。美”,第二个是名词美好。之,这件事。恶,厌恶,憎恨。善,善于、善良、善待、喜爱。已,多义词:止,句末通“矣”。
生,产生、活命、生命。成,形成、成就、完成。形,对照、表现。和,调和、协调、和解。
随,依顺、跟随。是以,所以、因此。处,置身、引申为处理。无为,不违背。
恒,常也《说文》。事,侍奉,事件。言,主张、号令、话。作,兴起,劳作。
辞,说法、借口、口实。有,占有。生而不有,倒装句,不有生。恃,赖也《说文》。
不恃,不依赖、独立。居,停留、止步、休息、处在、处于。
是,这、表肯定对的正确的、连词。唯,因为,是以,所以、因此。去,逝去。
⑷ 最近网上有群学习道德经,说国家发钱什么的,然后就是要提供各种身份信息,又是什么组织在骗钱了吧
你自己也说了,最近网上有群学习道德经,说国家发钱什么的,然后就是要提供各种身份信息,又是什么组织在骗钱了吧。其实你明白这是不现实的情况,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可是你内心的贪欲还是会让你渴望这是真的,所以抱着希望去寻找一个能赞同你,说服你这是真的答案。不要想着占便宜就不会被骗。
道德经
⑸ 冯宝成团队是传销吗
是不是传销,应当按照其具体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判定。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可以简单的归纳为:
1、需要交入门费。
2、需要发展下线。需要不断的找合作者,并打着组建团队的幌子以倍增收入的模式诱导别人。
3、根据下面人头数量和这些人的经营业绩来决定你有多大的回报。
国务院
《禁止传销条例》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