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8-12 10:23:45

1.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七条,旨在塑造教师的专业形象,规范其职业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下为七点规范的精炼表述: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有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负责,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关注学生发展。

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与权益,不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品德、智力、体质全面发展,不唯分数评价学生。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尊重同事、家长,廉洁从教,抵制有偿家教。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将教师的关怀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规范旨在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2. 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生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以下职业道德

  1.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 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并深刻理解其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 持之以恒地实践教育理念,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
  2. 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在学术上引导学生,同时在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
    •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成绩、品德、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
  3. 平等尊重的态度

    •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善于倾听,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4. 坚韧不拔的精神

    • 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韧的品质。
    • 坚守教师职业,对学生成长负责,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点内容
2014年实施的土地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2 17:36:44 浏览:192
生活中有哪些法律知识 发布:2025-10-12 17:30:38 浏览:888
电大法学案例分析 发布:2025-10-12 17:21:37 浏览:342
南山法院玉泉路 发布:2025-10-12 17:17:48 浏览:915
怎么查询别人的公司有法律诉讼 发布:2025-10-12 17:17:42 浏览:110
丰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12 17:04:39 浏览:803
2015年经济法基础重点 发布:2025-10-12 17:03:43 浏览:323
发挥政府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发布:2025-10-12 16:49:20 浏览:935
财政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区别 发布:2025-10-12 16:49:15 浏览:763
业务员合同期内旷工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6:44:30 浏览: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