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

发布时间: 2025-08-21 13:31:30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哪几项

答:您好,“较大的市”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为了解决地级市立法权而于1982年创设。非省会地级市一旦获得“较大的市”地位,就拥有了地方立法权。国务院分四次共批准了19个较大的市:吉林市、大连市、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邯郸市、鞍山市、本溪市、抚顺市、齐齐哈尔市、青岛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宁波市、淄博市、苏州市、徐州市、重庆市。(重庆市因升格为“直辖市”而不再是“较大的市”,“较大的市”实际只有18个)。

《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中国宪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尽管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导致有些法规规章与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规章之间相互矛盾、冲突;有些法规、规章的质量不高,存在着起草和制定过程中片面强化、扩大部门的权力,为本部门、本系统带来不应当有的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处罚权;有的还超越职权,擅自解释法律、法规,或者各搞各的规章。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也严重地影响了正确执法。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制定一部《立法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做出统一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⑵ 有较大的城市这一提法吗

没有这一提法。现在最新的提法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二、三线城市的提法也是媒体在报道中较为模糊的提法。
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达650个左右,按照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共划分为3级。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2014年10月,随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居住证管理办法》等将进入实施阶段,根据新的城市标准的设定,有4级城市,届时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将被定义为特大城市。那么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是什么呢?
1、小城市。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被设定为小城市。按此标准,中国将会增加许多小城市,这些小城市可以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2、中等城市。
城区人口为50-100万的为城市,被设定为中等城市。这些中等城市需要有序放开城区人口。
3、大城市。
城区人口为100-500万的被设定为大城市。这些大城市需要合理控制城区人口。
4、特大城市。
城区人口为500万以上的被设定为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等。按此标准,以往被称为特大城市的,比如青岛、郑州、徐州、赣州、唐山等,由于城区人口不到500万的,因此不被定义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划分标准,全国大部分城市将会被降级。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改变,将对以往的城市等级划分“重新洗牌”,一些城市的定性和发展,也将因此而重新引发思考。

⑶ 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

法律分析:分别为:吉林市、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大连市、鞍山市、邯郸市、本溪市、抚顺市、齐齐哈尔市、青岛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宁波市、淄博市、苏州市、徐州市。“较大的市”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为了解决地级市立法权而创设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⑷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哪些市是较大的市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哪些市是较大的市?
标准答案:
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⑸ 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

在中国,有18个特定的城市由于其特殊的立法权限被称为"较大的市",它们包括:吉林市、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大连市、鞍山市、邯郸市、本溪市、抚顺市、齐齐哈尔市、青岛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宁波市、淄博市、苏州市和徐州市。这个概念的法律依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旨在解决地级市在特定领域内的立法需求,如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

根据法条,设区的市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框架内,可以在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需要经过省或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对于非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其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步骤和时间,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根据当地人口、面积、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州也有类似的规定,但适用稍有不同。

热点内容
工伤保险条例14条具体解释 发布:2025-08-21 15:31:57 浏览:210
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情况 发布:2025-08-21 15:31:52 浏览:408
房地产官司律师 发布:2025-08-21 15:25:09 浏览:691
q群群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15:12:16 浏览:278
民法手工画 发布:2025-08-21 15:12:11 浏览:520
论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4:41:33 浏览:332
84年的山林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1 14:35:24 浏览:968
婚姻法培训小结 发布:2025-08-21 14:21:04 浏览:558
民事诉讼法质证分几个阶段 发布:2025-08-21 14:20:10 浏览:914
丹阳法院执行路法官 发布:2025-08-21 14:20:08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