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道德经
㈠ 你觉得称王东岳为当代“老子”贴切吗
我有看过王东岳老师的讲座视频,更觉得他是优秀的汉字解说老师,他从最早期的甲骨文,领悟文字发明的文化价值,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王东岳老师,把古代文字解说更加明了,我们容易理解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字的含义,所以个人认为王老师离道很近,我们通过他的讲座学习,可以从新学习古学文字,也就更好的领悟古圣先贤所表达的是什么。
㈡ 为何有些不喜欢王东岳的学说这个人怎么样他的学说有逻辑吗
我刚开始听到他说人类迁徙的过程的时候,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然后听到他讲金刚经和道德经的时候,觉得他说的错误百出,后来我明白了,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是因为他讲的那部分东西我根本就不理解,根本就没有了解那方面的有关知识。
我觉得他讲的金刚经和道德经错误百出是因为我真的去研究和学习过, 现在很多国人觉得他讲的知识很对很合自己胃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很多国人本身对国学就是一知半解,就是字面上的理解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和学习, 如果深入仔细的去研究过金刚经和佛法中的四圣谛还有道德经的话,然后去对照王东岳讲的佛教,还有道教的知识,然后你就会发现他讲的内容很多都是为了新颖而新颖,完全就是标新立异错误百出,那么为什么没有很多专家学者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说他的学说是歪理邪说呢?
王东岳说的,大多数人不见得不知道。只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自然规律不允许人类开倒车,万物要发展,有利必有弊。王东岳说得越对,讨厌他的人越多。人类不知真相还好,一旦知道真相,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就会变本加厉。反正地球会灭亡,还不如更放肆一些。就像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一样,还管什么忌讳?
首先要肯定东岳老师是抛弃了世俗的饱学之士,比那些大多数所谓的专家强太多;另外就是东岳老师的理论以及学术观点新颖独特,尚不为人接受,还须理解以及时间证明;再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希望能有更多的东岳老师出现,盼望引领一代思想科学诸子百家争鸣一样的时代来临,为中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发与华夏中国的哲科先进文化崛起。
㈢ 《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道本来无所谓动或者不动,反或者不反。但是我们毕竟是人,人是有主观、有立场的。所以我们现在,是站在 人的立场来做学问,而不是为学问而学问。中国人的学问都是为 人生而学问,为人要生活,为人要生存发展,为人的站天地而来 做学问,老子就站在人的立场来看自然。 我们都认为死就是生的反,但是会有人会讲,生是死的反, 会吗?大概不会吧?生就叫来,死就叫去,因为那是不同的空 间。所以我们一般人的正反,他有一个,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同的认知,死就是生的反,祸是福的反,无就是有的反,从生到死,从福到祸,从有到无,都是一个反字。
㈣ 如何评价王东岳这名学者以及他所提出的学说
东岳老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语言用词精到准确,是近现代以来少有的传统型师尊。他的理论愚而没有学懂,但其师表风范令愚起敬。为贤为圣由后人评说,我辈少辜惘论吧。
如果以韩俞的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来评价,王东岳先生在中国历上完全拥有他的一席之地。
我觉得王东岳先生是把狭义哲学讲得最清楚的中国第一人!也是实现哲学“接着讲”近代第一人。
当一个人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他就会用自己的标准定义社会现象的好坏。正因为有独特性,会有人反对,因为思想基础体系不同。
我们对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应该学习他们的具有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完全接受结果。最近我们出现了很多研究易经和道德经的高手,他们用古代的标准定义现代的对错。这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说王东岳是个传播正能量的人,他把自己涉身事物外剖析,很多是依哲学角度论事。
虽很多事物不如专科人员那么精细,但他那独到、跳越的思维把很多事物的危机亮于世人,不避讳权威,给人类敲响警钟。
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能够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观点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形成一套自己的物演通论,也许有点地方他讲的不全面,但是他的这种系统思维方式、理论风格还是不错的。
㈤ 历代的经典中,为什么《道德经》被人篡改最严重
众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经》被称为道家思想的鼻祖。
也就是说,它不仅是开创了道家这个在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学派,而且也是五经之一,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被历代以来的皇朝当成治国的方略,即内尊黄老,外崇儒术。
由此可见,《道德经》一书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
但是,这么重要的作品,却被后人多次篡改,甚至可以说,在诸多经典当中,《道德经》一书,算是被人为篡改最严重的书本之一。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读到《道德经》版本,并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被人篡改后的版本,据大致统计,目前《道德经》主要有三种版本,一是王弼注解过的通行本,也是我们最常见的版本,二是1973年出土的帛书本,三是1993年出土的传世本。
通读这三个版本,我们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表达的意思,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是有鉴于此,人们才推导出《道德经》一书,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多人多次的严重篡改。
那么,《道德经》一岩裤书,为什么会被如此严重篡改呢?
其实除了古代人由于条件的限制,需要用手工抄写经文而造成差错之外,《道德经》被人为的有意篡改才是产生不同版本的根本原因。
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后人为什么喜欢篡改《道德经》,即:
一、《道德经》的影响力大,是它被篡改的主因
为什么说影响力大,是《道德经》被篡改的主因呢?
因为在古代的特定条件下,尤其是内尊黄老,外崇儒术的主导思想确立之后,其它的思想很难再有生存的空间。
因此,儒、道之外的思想,若是想继续流传,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附于儒、道两家。
也就是说,儒、道以外的思想,若是不肯依附,就很难再继续流传下去,而这也是诸子百家没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学派的思想为了继续流传,不得不见缝插针,将自己的思想牵附到《道德经》之中,并由此导致《道德经》一书被严重篡改。
二、秦汉以前,各种文字没有得到统一,再加上各地的方言,也是人们篡改《道德经》的另一大原因
我们知道,老子是周朝的守藏 史,因此,《道德经》很可能就以鲁国文字成书,因为鲁国是继承周朝的封地。
另外,《道德经》成书之后,由于名气很大,很可能就相继的被各国翻译,并广为流传,这很可能也是《道德经》之所以有多种版本的主因,再加上中国原本就民族众多,方言与发音庞杂,于是各个地方都以自己的发言或习俗为主,最终导致《道德经》一书被严重篡改。
三、皇家的意图,也是促使《道德经》被篡改的助因
汉代以后,大多数的皇朝都使用“内尊黄老,外崇儒扮笑术”的治国方略。
时间一久,就连民间也知道皇家的意图。
没办法,用久之后,人们也竞相学习研读《道德经》。
这就导致或迫使皇家把《道德经》的真本隐藏起来,只供自己使用,而对外则只显示被篡改过的版本,最终让被篡改过的版本广为流粗缺简传。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家的意图,也是促使《道德经》被篡改的助因。
所以,综合以上这个方面的内容,事实上,就是《道德经》为什么被严重篡改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史记》《道德经》王东岳《物演通论》《知鱼之乐》等
㈥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6)王东岳道德经扩展阅读
《弱者道之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正拦、《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胡枣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举做胡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