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和平论

道德和平论

发布时间: 2025-09-01 06:17:17

A. 关于道德的10句经典语录(道理深刻的经典名言)

一、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赏析:出自《说苑·建本》。亲近并向贤能的人请教学问,是增长才智和道德的途径。
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赏析: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很多与他亲近的人。”
三、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赏析:出自唐·骆宾王《萤火虫赋》。有道德的人,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说明君子的举止光明磊落。
四、世治则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
赏析:出自《淮南子·缪称训》。和平年代,就需要用道义去防止自身堕落。乱世的时候,要用道义去守护大义。这两句话讲述的是人们对待道义应该有的态度。太平盛世时,人们应该学会用道义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实自己。世道混乱时,要懂得舍生取义,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义”的精神。这两句话多为后世的仁人志士引用,抒发自身情怀。
五、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赏析:出自《菜根谭》。道德修养一定要注意细节,施恩行善一定要施给那些无法回报的人。
六、弘器度以养德也,省怨怒以养气也,绝仇雠以远祸也。
赏析:出自《呻吟语·修身》。可以通过拓展气度来培养道德,可以通过减少怨恨来静心养气,可以通过杜绝仇敌来远离灾祸。
七、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
赏析:出自《菜根谭》。标榜节义的人,一定会因为节义而遭人诽谤;标榜道德学问的人,往往会因为道德学问而招来怨尤。
八、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
赏析:出自《菜根谭》。智慧与道德都高人一等,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心境淡然无忧无愁,因此遇事不会存戒心,愚钝的人糊里糊涂,遇事不懂勾心斗争——这两种人都可以和他讨论学问、可以建功立业。
九、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赏析:出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深虑论》一个人应当有高尚的道德,但不能以此骄傲自大;一个人应该有才能,但不能以此向人夸耀。
十、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赏析:出自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道德会因过分追求名声而失去,智慧也会因争取利益而产生的。当利益与品德矛盾时,如果一味追求利益,那么就必定会失去品德,而失去品德的人,是不可能完成伟大事业的。

B. 关于和谐和道德的论据

什么是和谐?
和谐是天地万物之间最自然、最平衡、最协调的正常状态。反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凡事越不正常、越不自然、越极端、矛盾和分歧越多,就越不和谐。
和谐,是万物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后,自然界(天地、人类社会、一切生灵)达到最自然,最协调的境界,也是世间最文明的景象。
当今生态环境工作者,所宣讲和力图实现的生态平衡,实际上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平衡关系。可悲的是,这些人并不懂得生态平衡的根本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从根本上实现这种平衡。
什么是平衡?平衡的确切含义?万物如何实现平衡?天下平衡的中点在哪里?种种问题,在本人的著作中有详细的论述。

什么是道德?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却是真实永恒的存在。道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大本,是一切的总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于天道,行为合于天理,此谓之德。
道德,实乃万物和谐之大本。人类社会脱离真实的道德,望世界实现永久的和平,生态环境得到根本的治理,实属主观之妄想。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

和谐与道德两者缺一不可呵呵。

C. 关于道德与规则议论文优秀作文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你想知道关于道德与规则 议论文 优秀 作文 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规则议论文优秀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道德与规则议论文优秀作文篇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道德就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与此相反,西方国家却用规则作为人们与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历史的列车运转到了今日,我认为,应让道德与规则并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以道德着称的文明国度。古时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夺他人之爱”和今天的“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条,正因如此,中国才被称为礼仪之邦。西方文明虽不及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但其规则意识则为世人所褒扬。有些西方国家在建国之初,就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定和许多法律规则,西方人也形成了浓厚的遵守法规的氛围。

一次,几名中国学生到加拿大体验生活。当他们同加拿大同学一起去餐厅吃饭时,中国学生看到学生打饭窗口前拍着长长的队伍,而教师打饭窗口前却空无一人。于是,他们很快跑到了教师打饭窗口前,早早的盛到了饭,而加拿大学生却仍排着队等待。有人问加拿大学生为什么不到教室窗口盛饭,加拿大学生说是学校校规有规定,学生不能到教室窗口去打饭。在他们看来,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没有规则就没有道德。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藏书几十万,学校规定学生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得外借,若违反规定,一律开除。一名学生曾偷偷把一本书偷偷带出了图书馆。后来一场大火把图书馆的藏书都烧毁了,那名学生意识到他手中的书本是唯一的幸存品,于是他把它交给了学校。学校非常感谢他,接受了书本,却把他开除了。因为他违反了校规。他们大规则看得高于一切,违反了校规就是失去了道德。

由此看来,我们在保留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同时,还要接受西方文明的规则意识。其实,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规则是紧密相联的。如果说规则是人的骨骼,那么道德就是血和肉,这二者合一才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规则的社会,将十分混乱;没有道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整个社会将失去安全感。道德与规则是密不可分的,有了道德,才会遵守规则;遵守了规则,才会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让道德与规则并行吧!
关于道德与规则议论文优秀作文篇2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 传说 ,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关于道德与规则议论文优秀作文篇3
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古人说:“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但我想说:“不以一德掩大眚”。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

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简爱》中有言:“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单是上帝,规则面前亦是如此。无论是穷凶极恶还是盗亦有道,规则会以最严苛的目光透视违规者的内心深处,冷漠,公正,不带有分毫私心。规则是公正与和平最为冷酷而称职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法律、规则依据道德修订,是道德的体现。触犯法律、规则,是对道德的亵渎。那些妄图以道德之名行触犯规则之实的行为本身就是对道德的违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们也不能让规则的天平在道德的影响下摇摆。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这是做人的根本!

人民大学校长陈玉露在 毕业 典礼上劝导学生:“人大学子应身怀为民立命之道,抓紧规则这一准绳,守护信仰,守护规则。”莫让道德绑架规则,我们应该守护好规则这一社会准绳,以我们的行动,给社会带来一种正义的风气,让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规则的量尺,规划自己行为的边界,规划自己心灵不可逾越的范围!
猜你喜欢:
1. 谈社会公德的800字议论文
2. 关于道德的高中作文范文

3. 关于道德的高中作文

4. 有关道德的作文范文5篇

5. 与道德有关的优秀作文5篇

6. 议论文关于道德

热点内容
会计经济法错题多怎么办 发布:2025-09-01 10:38:41 浏览:393
交通法规对车灯颜色要求 发布:2025-09-01 10:16:53 浏览:286
津南区法院法官查询 发布:2025-09-01 10:01:53 浏览:27
民法的书图片 发布:2025-09-01 09:57:06 浏览:938
法官绩效工资方案 发布:2025-09-01 09:34:13 浏览:478
死在法院里 发布:2025-09-01 09:32:47 浏览:832
华中师大非全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09-01 09:25:01 浏览:503
建设安全法规 发布:2025-09-01 09:14:57 浏览:206
为公司法为民 发布:2025-09-01 09:07:54 浏览:318
跨国公司关联企业法律问题 发布:2025-09-01 09:00:37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