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旧的道德观念

旧的道德观念

发布时间: 2025-09-11 15:43:21

⑴ 综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

(1)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1分) 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专2分) (2)观点属: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共和政治不能相容(2分)
历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2分)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分)
(3)关系: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导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误会”;(2分) 作用: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传播了自由、平等、独立观念。(2分)

⑵ 道德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体现

1、原始社会的道德,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基本原则,倡导共同劳动、平等互助,人们无条件地践行公共义务,推崇正直、诚实、勇敢等品格。但同时,氏族间的复仇杀戮、血亲之间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风气则表现出这一时期道德形态的缺陷。

2、奴隶社会的道德,讲求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主流社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这一时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创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伦理观。而春秋时代的孔子开始形成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

3、封建社会,道德被用来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的特征。封建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小农经济需要宗法制度来维系,于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来的伦理文化获得尊崇和弘扬,逐渐演化为以“三纲”、“四维”、“五常”、“六纪”、“三达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道德修养理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就是忠君、孝亲。

4、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逐渐传入古老的中国。以严复、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将资产阶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天赋人权论等学说,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的基本道德规范引进了中国。当时的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对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道德局限性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2)旧的道德观念扩展阅读

道德的起源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能够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快乐常常诱导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则迫使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特别要注意乃是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既然特别的有助于增进人的幸福,坏习惯自然也就特别的能够损害人的幸福。

⑶ 新文化运动中的“旧道德”“新道德”是什么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李大钊在1916~1917年之间相继发表了《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反对尊孔的论文。他的看法是:孔子是数千年来封建帝王实行专制统治的护符,儒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比专制帝王加于肉体上的淫威更其严重。今天的时代和过去不同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应该随着时代有所改变。他们还猛烈攻击封建家族制度,把儒家的伦理学说和封建专制政治、封建家族制度结合在一起加以抨击。《新青年》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名义下,对妇女解放问题,封建家庭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宣传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

《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胡适的主张,着重于文体形式的改革。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进行一次革命。《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取新式标点符号。一些新体诗也开始在《新青年》上出现。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陆续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和一些犀利的杂文,出色地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⑷ 旧道德和旧文化的主要表现

旧道德就是封建社会那一套道德要求,比如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旧文化,是一种旧的思想体系阻碍社会发展、阻碍新思想的建立的旧思想、旧习贯势力的表现。

新文化,是一种能跟上社会发展、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的新思想、新道德的精神、品质的表现。

概念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协会专业性强 发布:2025-09-11 19:25:59 浏览:219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加油吧乔麦7 发布:2025-09-11 19:02:30 浏览:866
行政法中口头书面 发布:2025-09-11 19:01:56 浏览:793
法律援助三种情形 发布:2025-09-11 18:52:38 浏览:493
司法产权证 发布:2025-09-11 18:52:37 浏览:420
深圳法官挣多少 发布:2025-09-11 18:25:32 浏览:326
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 发布:2025-09-11 18:15:21 浏览:508
理性为自然立法德文 发布:2025-09-11 18:15:11 浏览:634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行政法辅导书 发布:2025-09-11 18:09:21 浏览:74
德州市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1 18:01:06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