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版道德经
A. 逍遥游道德经全文(竹简、帛书版)
道,可言说,但并非永恒不变;名,可命名,却非恒常。无名,是万物之始;有名,是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窥探其奥妙,常有欲以体悟其变化。两面同源,同为一谓。深邃又深邃,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现;皆知善为善,不善随之。万物相生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圣人以无为之道,行言外之教,万物自然生发,不始不终,不恃不居。
不崇贤、不重珍奇,使民不争。不显露可欲之物,使民不乱。圣人治理,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无知无欲,让智者不争,事无不治。
道空虚而用之不竭,深邃似万物之源。消磨锐利,化解纷争,调和光芒,融入尘埃。沉静,似乎存于无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间,犹如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易穷,守中为上。
长存而久远,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圣人退身而身先,舍身而身存。无私则成其私,此天道。
上善若水,利物而静,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不争,无咎。
殖满则止,湍流则失保。金玉盈室,难守。贵富骄,自招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保持魂魄合一,能不分离吗?凝气致柔,能如婴儿吗?修身观察,能无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凭智吗?天门开合,能效雌性吗?明达四境,能不凭智吗?生养万物,而自身不占有,是谓玄德。
辐条同毂,当其无有,车得以用。埴土成器,当其无有,器得以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得以用。有为有利,无为有用。
五色使眼盲,五音使耳聋,五味使口爽。驰猎使心狂,珍宝使行阻。圣人为腹不为目,舍此取彼。
宠辱如惊,贵患如身。宠辱何为?宠为下,得惊失惊,宠辱惊。贵患何为?因身有患,亡身无患。以身护国,若可托国。以身安国,若可安天下。
视而不见,名曰微;听而无闻,名曰希;触而不得,名曰夷。三者无法计,混为一。一者,上不明,下不忽,深远,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忽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