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国际劳动立法的作用

国际劳动立法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5-09-14 14:46:29

劳动法立法目的

我国劳动法把保护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回会进步作为立法目的。答
我国《劳动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

② 浅析劳动法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

《劳动法》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公平与和谐

市场化劳动关系“强资本、弱劳动”的特性决定,绝对市场化绝对会导致劳资关系冲突化。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其根本利益,也不得不通过劳动立法对极度失衡的劳动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和矫正,劳动立法向劳动者倾斜是其自然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我国劳动立法严重缺失,既没有最低工资规定,也没有最高工时限制;既没有劳动合同规范,
也没有社会保险制度。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可以为所欲为,一方面劳动者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劳动关系走向极端化,
跳楼、罢工、伤害投资者和管理者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职工、国家、社会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正当利益为代价,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彼此关联、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否则企业发展无从谈起,甚至生存都是问题。
《劳动法》开宗明义将“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基本宗旨,通过确立基本劳动标准条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规则程序,以及劳动监察、争议处理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全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积极倡导正确的用工理念,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劳动关系的公平公正,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
正是《劳动法》的向劳动者“倾斜”,以及其确定的劳动标准条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规则既符合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又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
才维持了“强资本、弱劳动”前提下倾斜性的劳动关系相对平衡稳定,才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利益冲突的劳资双方相对和平和谐,才保证了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绩效的相对持续向好。
《劳动法》为劳动者依法主张和维护权益,企业依法规范和管理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热点内容
苏州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发布:2025-09-14 16:54:25 浏览:726
刑法常见辩题 发布:2025-09-14 16:32:30 浏览:874
天水律师排名 发布:2025-09-14 16:24:19 浏览:906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内涵意义 发布:2025-09-14 16:07:31 浏览:664
法会司法鉴定 发布:2025-09-14 16:07:30 浏览:961
新婚姻法2020反对 发布:2025-09-14 16:05:49 浏览:855
法治建设体会 发布:2025-09-14 16:05:47 浏览:152
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相同的 发布:2025-09-14 15:58:11 浏览:716
劳动法病假案例 发布:2025-09-14 15:48:15 浏览:28
围场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4 15:45:58 浏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