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圣父

道德圣父

发布时间: 2021-01-12 21:57:30

⑴ 圣经里面的圣父.圣灵.圣子各代表什么

1.上帝
我们相信只有一尊真 神,他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有父上帝、子上帝和灵上帝三个位格。圣子是在永恒里由圣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出于圣父和圣子。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上帝是灵,就无限性而言,他是绝对的、超越的、自有永有、永不更改、独一、完美、伟大和永恒的;对被造而言,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帝的道德属性包括圣洁、公义、爱和真理;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管治者、罪恶的审判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真理的启示者。

2.我们的中保耶稣基督
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独生爱子,是三位一体上帝中的第二位格,是太初与上帝同在的道,就是上帝。万有是靠他造的、借他造的、为他造的、并靠他而立。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我们相信基督的单一位格,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基督不是受造的,而是受生的--作为完全的上帝,基督是自有永有的;作为完全的人,基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特殊启示;他完全地献上自己成为我们的赎罪祭,用他自己的宝血救赎了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后第三日身体复活;他又升上高天,现在坐在父上帝的右边,为他的圣徒祈求;为了上帝国度的实现,他将会再来;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3.关于圣灵
我们相信圣灵是万有被立之前创造宇宙的三位一体上帝中的第三位格,是出于圣父和圣子,历世历代被信仰、爱戴、尊崇和敬拜。因着上帝的恩典,圣灵是唯一能施行救恩使人重生的那一位;这救恩就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所完成的。圣灵住在信徒的心里成为我们的保惠师并使我们成圣。圣灵来是为了启示和荣耀主耶稣基督,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并用公义和审判显明世人的罪。借着圣灵,所有的圣徒联合成基督的身体,在基督里所有信他的人被建成上帝的居所。上帝借着圣灵向人说话,其中的特殊启示就是圣经。

以上这些就是父子圣灵的名,就是上帝的名。“上帝是灵,要用心灵和真理来敬拜他。”(约翰福音第4章耶稣基督的话)上帝原来没有形体,而天父差派他的独生爱子来做人,使上帝在一个活人身上有形体地彰显出来,这就是道成肉身,此人就是耶稣基督。
上帝没有姓名,也就是没有名字,但上帝有名。上帝的名不同于人对上帝的称呼,虽然上帝的名称往往和上帝的名密切相关。

谁都知道,上帝是三位(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他们本为一,却又有不同分工,就经上所说,圣子是圣父意念的执行者,圣父有什么想法,都通过圣子来执行,圣子是通过他说的话来执行一切的事,而他的话就是灵,这灵也就是经上说的“智慧”,经上说:“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8:12、22-31)
很显然,圣灵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完成者,也是上帝住在世人之间的媒介,使世人仍能得聪明智慧,这聪明智慧就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永生上帝的印记也自然就带有圣父的印记、耶稣的印记和圣灵的印记了。有经上说的为证:“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著永生上帝的印。他就向那得著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著说: ‘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上帝众仆人的额。’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启7:2-4)“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启14:1)
从这两处经文,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永生上帝的印记包括圣父的印记和耶稣的印记。圣父就是耶和华,他的名所显示的就是爱;圣子的名是耶稣,这名所显示的顺从。这里没有说出圣灵的印记,但如果我们想拥有圣父与圣子的印记,就必须经过圣灵的工作才能拥有,只有圣灵才能使我们拥有耶和华的爱和耶稣的顺从,这顺从是顺从耶和华意念。所以经上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上帝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著称赞。”(弗1:13、14)这“使他的荣耀得著称赞”就是叫我们学会耶稣的顺从,以至于生出爱来。就如保罗说的“只有生发仁爱之心才有功效。”
所以,叫人生发仁爱之心的是圣灵,是圣灵叫我们学会了顺从,学会了爱,以至于荣耀上帝,因为我们身上带有耶稣的印记――顺从,也带有父的印记――爱

⑵ 谁知道“圣父,圣子,圣灵”中的圣灵是谁

什么是上帝的名?按照希伯来文,一个人的名就代表他所是、他所有、他所言、他所为的一切,而不是像现代中文的名字通常是个代号。上帝的名自有永有,万有都属于他,他的话语托住万有、赐予人生命,认识了上帝的名也就认识了上帝的创造、管治、启示、拯救和审判(来1:1-3)。

1.上帝
我们相信只有一尊真 神,他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有父上帝、子上帝和灵上帝三个位格。圣子是在永恒里由圣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出于圣父和圣子。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上帝是灵,就无限性而言,他是绝对的、超越的、自有永有、永不更改、独一、完美、伟大和永恒的;对被造而言,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帝的道德属性包括圣洁、公义、爱和真理;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管治者、罪恶的审判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真理的启示者。

2.我们的中保耶稣基督
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独生爱子,是三位一体上帝中的第二位格,是太初与上帝同在的道,就是上帝。万有是靠他造的、借他造的、为他造的、并靠他而立。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我们相信基督的单一位格,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基督不是受造的,而是受生的--作为完全的上帝,基督是自有永有的;作为完全的人,基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特殊启示;他完全地献上自己成为我们的赎罪祭,用他自己的宝血救赎了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后第三日身体复活;他又升上高天,现在坐在父上帝的右边,为他的圣徒祈求;为了上帝国度的实现,他将会再来;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3.关于圣灵
我们相信圣灵是万有被立之前创造宇宙的三位一体上帝中的第三位格,是出于圣父和圣子,历世历代被信仰、爱戴、尊崇和敬拜。因着上帝的恩典,圣灵是唯一能施行救恩使人重生的那一位;这救恩就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所完成的。圣灵住在信徒的心里成为我们的保惠师并使我们成圣。圣灵来是为了启示和荣耀主耶稣基督,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并用公义和审判显明世人的罪。借着圣灵,所有的圣徒联合成基督的身体,在基督里所有信他的人被建成上帝的居所。上帝借着圣灵向人说话,其中的特殊启示就是圣经。

以上这些就是父子圣灵的名,就是上帝的名。“上帝是灵,要用心灵和真理来敬拜他。”(约翰福音第4章耶稣基督的话)上帝原来没有形体,而天父差派他的独生爱子来做人,使上帝在一个活人身上有形体地彰显出来,这就是道成肉身,此人就是耶稣基督。
上帝没有姓名,也就是没有名字,但上帝有名。上帝的名不同于人对上帝的称呼,虽然上帝的名称往往和上帝的名密切相关。

谁都知道,上帝是三位(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他们本为一,却又有不同分工,就经上所说,圣子是圣父意念的执行者,圣父有什么想法,都通过圣子来执行,圣子是通过他说的话来执行一切的事,而他的话就是灵,这灵也就是经上说的“智慧”,经上说:“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又寻得知识和谋略。……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8:12、22-31)
很显然,圣灵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完成者,也是上帝住在世人之间的媒介,使世人仍能得聪明智慧,这聪明智慧就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永生上帝的印记也自然就带有圣父的印记、耶稣的印记和圣灵的印记了。有经上说的为证:“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著永生上帝的印。他就向那得著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著说: ‘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上帝众仆人的额。’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启7:2-4)“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启14:1)
从这两处经文,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永生上帝的印记包括圣父的印记和耶稣的印记。圣父就是耶和华,他的名所显示的就是爱;圣子的名是耶稣,这名所显示的顺从。这里没有说出圣灵的印记,但如果我们想拥有圣父与圣子的印记,就必须经过圣灵的工作才能拥有,只有圣灵才能使我们拥有耶和华的爱和耶稣的顺从,这顺从是顺从耶和华意念。所以经上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上帝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著称赞。”(弗1:13、14)这“使他的荣耀得著称赞”就是叫我们学会耶稣的顺从,以至于生出爱来。就如保罗说的“只有生发仁爱之心才有功效。”
所以,叫人生发仁爱之心的是圣灵,是圣灵叫我们学会了顺从,学会了爱,以至于荣耀上帝,因为我们身上带有耶稣的印记――顺从,也带有父的印记――爱。

⑶ 圣父是谁

圣父是耶和华。
基本介绍:
基督宗教所相信的三位一体之独一上帝的版第一位格。权圣子是在永恒里由圣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出于圣父和圣子。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
耶和华源自《旧约圣经》,耶和华是至高、全能、公义、圣洁、信实、慈爱的神。参考:《圣经》以赛亚书42章8节: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将我的称赞归给雕刻的偶像。《圣经》诗篇106章1节: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圣经》诗篇115章13节:凡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主必赐福给他。《圣经》申命记5章11节: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⑷ 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神,圣父圣子圣灵的各个位格

第十三节 子生于父的理智一、教会的训诲圣子产生于圣父的理智(Intellect)——确定意义天主在永恒就对自已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他在永无止境地静观自已的同时,产生了对自已的“印像”或“概念”,我们把这“印像”称为天主的“思想”或“智慧”,或称为天主的内言(圣言),这个“印像”、“肖像”、“概念”、“思想”或“智慧”实际上就是圣子。他自已的这个“概念(圣子)”能完全表达自已的一切完善。他自已与自已的概念完全同一。罗马要理问答(1:3,8,3):“以人灵智力活动为例,来解释圣子自永世生于圣父的性质与方式,似乎最接近事实,因此圣若望称天主圣子为‘圣言’。正如人的精神在自知中产生了神学家称为‘言语’的自我形象,在人性事物与天主事物可以相比的范围以内,天主在他对自己的认识中,生了永恒的圣言(ita Deus Seipsum intelligens Verbum aeternum generat.)所以圣之生于圣父应视为一种纯粹的理智的产生或藉理智方式的产生(generatio per mom imtellectus)。台湾省台南教区成世光主教指出在中华文化思想中也早有三位一体的暗示,他把老子《道德经》的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成天主圣三的生发,他认为,天主生圣子的行为,就是道生一,圣子既已受生,就是一生二了;圣父圣子共发圣神就是二生三;然后,天主圣三创造了万物,就是三生万物。他还引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话说:“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二、圣经的启示圣经称天主第二位为“天主的圣言”。这个名字揭示圣子是“言”(Verbum mentis),是由圣父的认识行为(act of cognition)所生,或者可说是圣父知识的结晶。天主第二位的特殊称呼:“智慧”(旧约中有关智慧的言论;格前1:24)表示圣子出发的方式是诞生于父的认识行为;“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哥1:15),”“天主本体的印象”(希1:3)都明示子的出生是父藉理智行为而产生自己的肖像的一种活动。安提约基亚的依纳爵称基督为“天主的言语(o logoV tou qeou)”(致玛尼西人书8:2),“父的赐予(tou patroV hgnwmh)”(厄3:2)、“天主的知识(qeou gnosiV)”(弗17:2)。儒斯定将圣子之生于圣父与理智产生言语相比(语录61:2)。雅典的亚瑟纳哥拉斯称天主子为“父的思想与语言”(Supplique 10)。圣依来内则称基督为“圣父思想的最初表示”(Epideixis 39)。圣奥斯定解释圣子之生为圣父对自己的认识行为:“圣父发出与他完全相等的一言而生了圣子”(Seipsum dicens Pater genuit Verbum sibi aequale per omnia. 论三位一体15:14,23)。三、理论基础天主三位的出发(Processions)是认识或意志的一种纯粹精神活动。天主的认识行为足以产生“产生”概念,就象人的认识一定会产生概念一样,当人认识某一事物时,必然地要产生印象(概念),这是因为人分享了天主的认识功能。但天主的认识与人的又不太一样,天主是借自已而认识自已,产生“自我”的概念,而人则是先通过外界的事物,才知自已的存在,然后能过后天的人际关系交往,经过别人的肯定或否定才认识了自已的“存在”及存在的价值。天主借自已只能产生与自已完全相同的概念,是永不会错误的,所以天主的概念与自已完全合一的。而人对自已的认识则常是错误的,在希腊万神庙的入口处写着:“认识自已”,可见认识自已是人类最大的难题。亚里斯多德对“产生”所下的定义是:“一生物发源于性体相同的生活本原”(Origo viventis a principio vivente conjuncto in similitudinem natruae.),这说法只可适用于天主,因为只有天主的概念与自已相同。天主父在自知中产生了他自己的完满肖像即与父同性同体的子。使父产生圣子的认识行动的对象只能是天主自已,天主不可能从他自身以外的事物获取自已的概念,真正使天主值得认识的也只能是他自已,他只能有一个自我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天主只能有一个圣子;父子也只能有一个爱的对象,即父爱子、子爱父,父子相爱的互动关系只能是一种, 也就是为什么只能有一位圣神;也就解决了为什么天主只能是三位一体,而不是“四位一体”或“五位一体”的问题。根据圣多玛斯的理论,这个认识的对象是圣父认识中所包涵的一切:天主认识的必然对象,首先是天主本质、天主三位、其次是可能的事物及天主自永世已经决定创造的实在事物(真理论4:4—5;神1:34,1之3)。第十四节 圣神发于父与子的意志或互爱圣神发于圣父与圣子的意志或互爱——确定意见罗马要理问答(1:9,7)说:“圣神是由那为爱火所燃烧的天主的意志所发生”(a divina voluntate veluti amore imflammata.)。前面已经说过,天主在永恒的自我默观中产生了自已的概念——圣子,当天主(圣父)发现自已的子能完全表达自已的一切美善时,就把自已完全交拒给了子,子也无条件地接纳了父。当子发现自已的一切美善都是来自父时,就把自已完全交付给了父,父也无条件地接纳了子,子这种交付也就是回归于父的行动,在父、子的彼此通传、彼此接纳的过程当中,圣神出现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圣神是父子彼此相爱的结晶,是父子爱情的相遇点。由于父、子这种相爱是必然的,所以也可说圣神是父、子结合的原动力。圣父、圣子在圣神内相爱,完全共融合一。圣经特别称呼天主第三位为“圣神”(Pneuma意即风、呼吸、生命的本原、灵魂),这个名字指示一种运动或活动的本源。Pneuma既是圣神位格固有的名字,它显示出圣神是藉着天主意志的精神活动而发生的(per mom voluntatis)。而且(发生)这个动词也表示意志的关系。试与宗9:1:“口吐恐吓和凶杀之气”(spirans minarum et caedis)一语,与amorem spirare(发爱心),odium spirare(发忿恨) 相比较。“圣神”一词中的形容词“圣”同样地表示由意志所发生,因为圣德根植在意志里。圣经与传承都将爱情的工程归属于圣神。罗5:5:“天主的爱情,藉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将爱情的工程归于圣神是基于位格性的特征,归根结蒂,基于圣神的起源关系。因此可以推知圣神是以一种爱的方式(per mom amoris)。第十一次多来道大公会议(675年)宣布:“圣神既是父与子之间的爱与圣德,可推知他发于他们两位(父与子)”(邓277)。教父们根据圣经字汇,以“恩惠”或“赠与”(donum,munus)二词来指示圣神,而这两个名词都与“爱”有关系。如宗2:38:“你们将领受圣神的恩惠”。宗8:20:“你的银钱与你要一起丧亡!因为你想天上的恩典可用银钱获得。”(参见圣奥斯定论三位一体15:19,33—36)。因为恩惠是爱的表征,圣神的这个名称暗示他原是藉爱而发的,同时他是父与子之间的爱之赠礼。《天主教教理》733条:“「天主是爱」(若一4:8,16),而爱是第一个恩赐,它包括所有其它的恩赐。这分天主的爱「借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5:5)。父与子藉以共发圣神的意志对象,首先(principaliter et quasi per se)是天主必然地愿意与钟爱的事物,即天主本质与天主三位,其次(ex consequenti et quasi per accidens)是天主非必然地愿意与钟爱的事物,即被创造的事物,某些神学家认为,一切仅仅可能的事物也包括在内。第十五节 圣神由父与子所发而非所生圣神由父与子所发,而非所生——信理“任何人”(Quicumque)信辞中有关圣神的那一句是:“不是出生而是共发的”(nec genitus sed procedens 邓39、277、703)。因而圣神不是天主子。圣经与传承都只讲到惟一独生子——圣言。在传承中,出生与子性都不属于圣神(亚达纳Ep. ad. Serap. 1: 16; 驳马克西摩书2:14,1)。“产生”与“发生”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圣子产生于父的理智,是属于父的认识行为。圣神来源于天主的意志行为。理智和意志是两种不同的内在行为。不过,都是天主的行为,天主的行为与天主是同一的,所以圣神与圣子一样,都与圣父同一本质,然而圣神之所以与父、子具有同一本质,并非由于他们的发生方式相同(神1:27)。而是由于圣神的出现并不符合产生概念的特征,圣神并不是父所产生的“概念”,而是留恋“概念”的结果。主动的产生与主动的发生之间的不同,不是实在的(其间没有对立关系,邓703),也不仅是理论的(圣神不是产生的,邓39),而是天主的认识与意志之间存在一种能力表显上的差别。第二章 天主的内在关系与天主的位格第十六节 天主的内在关系一、关系的意义所谓“关系”,是指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之间的联系(respectus unius ad alterum. 神1:28,3)。关系的概念里包含三个因素:(一)主体(subjectum)、(二)终点(terminus)、(三)关系的基础(fundamentum)。关系的性质已包涵在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上(esse relativi est ad aliud se habere 神1:28,2)。关系可分实在关系与理论关系,相互关系与偏面关系(relationes mutuae-non mutuae)。在一个关系的主体与终点之间,存有一种相应的对立。二、天主内的四种关系天主内的两个内涵出发建立了四种实在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天主内有四种实在关系即(一)父对子的关系,父对于子永远是主动的,因为父是生者,这和特性就是主动的产生性(active generation)(父性)(generare)。(二)子对父的关系,永无是被动的,子是被生者,而不能是生者,这一特性就是被动的产生性(passive generation)(子性)(generari)。(三)父与子对圣神的关系,是主动的发生性(spirare)。(四)圣神对父与子的关系是被动的发生性(spirari)。在圣经里,有关天主内在关系的训诲,都蕴含在父、子、圣神(Spiritus-Spiratus)之名中。第四与第五世纪的教父们,如东方教会的三位卡帕多细亚教父与亚力山大里的济利禄、拉丁教会的圣奥斯定、圣福京斯与波厄底乌士(Boethius)等,曾将天主内在关系的道理,加以科学化的阐明。圣葛利哥里·纳齐安松说:“‘父’这个字既不是本质的名字,也不是活动的名字,而是关系的名字,表示父对子、子对父的关系”(Or. 29: 16)。圣奥斯定说:“虽然父与子是两个不同的位格,但并无本质的差别,父与子的不同并非在本质上,而是在关系上(non secunm substantiam dicuntur,sed secunm relationem. 论三位一体5:6)。教会的训导权威嘉纳了教父们与神学家们所发挥的理论,第十一次多来道会议所明定的信辞(邓278),以及翡冷大公会议为雅各俾派所宣布的文告(邓703)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三、天主内四种真正不同的关系依据三位一体的信理,天主内的相互关系,不仅是理论关系,抑且是实在关系。否则天主三位将会被认为是理论上的三位。第一个位格之所以称为“父”,就是因为他的绝对主动性,即对于第二位及第三位的绝对主动性。第二位之所以称为“子”就是因为他被生于第一位的理智,且对于第三个位格有某种主动性。第三个位格之所以称为“神”,是因为他被动地来自第一位和第二的心神。事实上,天主三位间的区别不是的本质的区别,而是由于三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换言之,“父”之所以是父,是因为有了子,“子”之所以是子,是因为有父在。“神”之所以是神,是因为父子有了“爱”,父、子、圣神没有本性上的区别,而是因为他们彼此的相互关系,才有了身份上的区别。当父面对子、子面对父、父子面对圣神、圣神面对父子时,就产了四种实在关系中,也产生了身份的不同。这三身份(关系)就是父性(Fatherhood),子性(Sonship),被动的发生性(passive spiration)。父子圣神并非本质是的不同,本质上都有神性,而是在面对另一方位时,所产生的角色及身份的不同,也就是特性的不同:父的特性是父性,子的特性是子性,圣神的特性是“灵”(心灵、心神)性,即“沟通性”、“联合性”、“共融性”,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父与子心灵相相、心领神会的结果。四、天主的内在关系与天主本质天主的内在关系与天主本质实际上完全一致——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下是因为天主内的这四种关系,才构成了天主无法探测的本性,天主的本性就是这四种关系,这四种关系也就是天主的本性,即父子圣神永远相爱的本性。天主的内在关系与天主的本质是同一回事。一般所称的兰斯(Rheims)会议信理宣布(1148年),对于主张天主三位与天主内在关系(如父与父性)有真正差别的意见,予以针砭。阿迪艾的吉尔培(Gilbert of Poitiers)据说,曾经作过如上的主张。兰斯会议宣布在天主内,并无永恒的而且非天主本身的关系、性质、特征、或其他类似事实之存在(邓391)。吉尔培的敌对者以下面这句话积极地表达了会议所公布的道理:“在天主内的一切都是天主”(Quidquid in Deo est ,Deus est)。翡冷大公会议也定断:“天主内的一切,除了关系的对立外,完全一致”[In Deo ] omnia sunt unum,ubi non obviat relationis oppositio. 邓703)。但是天主内在关系与天主本质中间,并无相应的对立。也就是说,哪一种关系找不到与哪一种本质相对应。因为那种关系本来就是天主的本质。天主内的关系与天主本质完全一致的内在基础,是天主存在的绝对单纯性,这种绝对单纯性不容许关系与本质的组合。然而在天主内的关系与天主的本质中间,不仅有一种理论的差别,而且还有一种能力表显上的差别,因为在关系中包含了与关系的终点底连系,而在本质的概念里,没有这种连系(manifestum est, quod relatio realiter existens in Deo est idem essentiae secunm rem et non differt nisi secunm intelligentiae rationem,prout in relatioe importatur respectus ad suum oppositum,qui non importatur in nomine essentiae. 神1:28,2)。第十七节 天主的位格一、位格的概念在天主三位一体信理的陈述里,教会采用了哲学名词:如本质(essence)、性体(Nature)、自立体(Substance)、位格(hypostase,person)。本质、性体、本性、自立体皆指一物的本性本体,即一物的自身或自身所属的范畴,物各有各自的本性,如猫的有猫的本性,猫的本性是兽性。人的本性是人性,天使也有自已的本性,天使的本性是神性。位格则有理性的自我意识,凡有理性的东西,都会意识到“我”的存在,这个“我”即是“位格”。凡有理性的东西才可有位格,因此,我们可称“一位先生”、“一位老师”、“一位天使”、“一位魔鬼”。而无理性的东西就不能称“位”,如“一位猪”、一位牛”、“一位骆驼”。人也不能对一个没有位格的东西发展位际关系,如人不能对狗说:“你怎么怎么,我怎么怎么。”位格与位格的关系就是“位际关系”或“位格关系。”也就是你内的“我”与我内的“我”的关系。位格则是个别、完整、属于自己,不可转让的或替代的,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我”,“我”唯一特性就是非“你”性。位格与性体的关系是:有本性本体的东西,则未必有位格,有体格的东西则一定有自已的本性本体,性体是位格藉以存在与行动的本原(principium quo)否则,位格就无从表达自已的存在,如“我写”、“我听”…….,假如“我”就不存在,也无从说起这些。位格是性体的呈现者,是整个存在与其活动的最后主体。波厄底乌士在其《De abus naturis》 3:说“位格是具有理性的个别、不可转让的存有。”(Persona est naturae rationalis indivia incommunicabilissubstantia.)1215年,第四次拉脱朗大公会议的Caput Firmiter宣布:三个位格,即是一个本质,一个自立体或完全单纯的性体(Tres quidem personae sed una essentia,substantia seu natura simplex omnino.)。本质、性体与自立体是指天主三位所共有的实体(physical essence),即天主的本质。(principium quod),而位格则是父子圣神彼此相互通传神性、彼此共融的三位的活动。二、关系与位格的联系父性、子性与被动发生性三个彼此对立的关系,就是天主的三个位格。父性形成父的位格,子性形成子的位格,被动的发生性形成圣神的位格。位格是不可转让的。天主的关系就是自身,因它们与天主本质完全一致:“凡在天主内的就是天主的本质”(quiquid est in Deo,est eius essentia. 神1:28,2)。然而神性是可以互相通传的,因为本来就只有一个神性。不可转让的是父子圣神的各自特性,父性仅属于父、子性与被动发生性三个关系,父永不能把自已的父性转让给“子”,子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父”,也永不可能具备“父”的特性,否则就会父不父、子不子了,父子对于圣神也同样如此,天主圣三各自的特性、身份、角色不永远不能相互替换的,天主的这种规律,就是他的永恒律。由于他的稳定性,才有了万有的稳定性,才有万物的自然律。三、天主三位的基本定则天主内除了关系的对立以外,一以贯之——信理从天主内在关系的信理,可以推知天主三位的基本定则。此定则首先由坎塔布里的安瑟伦所陈述《De Processione Spiritus S. 2》。并经翡冷翠大公会议谴责雅各俾派所颁布的文告(1441年)加以正式采纳:“除了关系的对立外,天主内完全一致”(((In Deo))ommia sunt unum ubi non obviat relationis oppositio.)。根据此语,我们知道,天主三位间的真正区别仅基于关系的对立。

⑸ 圣父是什麽意思啊

基督宗复教所相信的三位制一体之独一上帝的第一位格。圣子是在永恒里由圣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出于圣父和圣子。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上帝是灵,就可传递属性而言,他是无限的、绝对的、超越的、自有永有、永不更改、独一、完美、伟大和永恒的;就自在本性而言,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帝的道德属性包括圣洁、公义、爱和真理;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管治者、罪恶的审判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真理的启示者。又叫圣天父、父上帝。 天主教也称教宗为“圣父”,但不能称教宗为“圣天父”。即便如此,天主教也引起了基督宗教其他传统的垢病。

⑹ 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阿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基督徒所信仰的神(或者称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神。这“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他们是不同的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但却是同一本体(本质)的,就是一位神。这位神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圣经上说:【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章18节)】。“父”就是指圣父;“独生子”就是指圣子耶稣。耶稣是神的灵(就是圣灵)使童贞女马利亚怀孕而降生。耶稣降生前就与圣父、圣灵参与了“创世纪”。耶稣降生后,不仅是完全的人,而且还是完全的神。阿门(Amen),又译阿们(天主教昔译亚孟,今译阿门,东正教译为阿民),希伯来语,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是犹太教、基督宗教的宗教用语,在礼拜和祷告时表示同意或肯定的意思。亦有名为"Amen"的作家和音乐作品。

⑺ 耶酥的母亲是圣母玛利亚,那么圣父是谁

耶稣的父亲抄是耶和华。基督袭教认为,玛利亚只是耶稣肉身的目前,不能称之为圣母。天主教尊称为圣母。
首先基督教信仰认为耶稣和耶和华一样,是自有永有的,从太初存到永远。在未有天地以先,耶稣和耶和华已经存在,并且创造了地球上的一切。

基督教认为耶稣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敬畏上帝,所以福气临到玛利亚。她是童女,因圣灵而受孕。耶稣是天上的元帅,因人类犯罪,唯有他能代替人类死,因为他说人类的创造者,因他的死亡,人类可以因此被赦免,重归天国。因此他通玛利亚来到人类当中,向每一个人一样从婴儿开始慢慢长大。他唯一和我们的区别就是他没有犯罪,最后为全人类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人类因此可以借着耶稣而重回伊甸园。

⑻ 什么是圣父圣子圣灵

圣父,基督宗教所相信的三位一体之独一上帝的第一位格。圣子是在永恒里由圣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出于圣父和圣子。

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管治者、罪恶的审判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真理的启示者。又叫圣天父、父上帝。

一个人不能有三个不同的思想、主张、感受、意志……,而「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却可以有不同的思想、意志、感受、主张等等。然而,虽然他们三个位格不同,却在爱中相处,绝对的和谐和合一。

(8)道德圣父扩展阅读

中国天主教称之为“圣神”。基督宗教相信:圣灵是上帝的第三位格,与圣父圣子同受钦崇,同享光荣,是完全的上帝,是基督徒的主。天主教和新教认为圣灵由圣父圣子所共发,东正教认为由圣父所发,历世历代被信仰、爱戴、尊崇和敬拜。

因着上帝的恩典,圣灵是唯一能施行救恩使人重生的那一位;这救恩就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所完成的。圣灵住在信徒的心里成为我们的保惠师并使我们成圣。

与“圣父”想对应的是“圣母”。

圣母指的是圣母玛利亚(英文:Blessed Virgin Mary),日本称为玛利亚观音,是基督教《圣经》新约和伊斯兰教《古兰经》里耶稣(尔萨)的生母,她的名字מרים(Maryām)在亚兰文就是“苦涩”的意思,而汉语的《古兰经》中翻译为“麦尔彦”,景教翻译为末艳。

⑼ 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是什么

圣经和信经关于三位一体的上帝的论述:

1) 圣经告诉我们:起初,神造天地,万物及人类。宇宙及其万物的浩大、奇妙,规律性,充分证明了它的创造者——神的智慧和能力(罗1:20)。圣经也启示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太28:19,林后13:14).在未有宇宙以前,圣子由圣父而生(西1:15),圣灵由圣父,圣子而出(诗104:30)。圣父,圣子,圣灵共同协作,在太初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星辰,创造了地球和地上的人类及万物,并且管理和维系着宇宙万物(诗33:6)。除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外,没有别的神(出20:l一2)。这个观念与《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的观念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2) 亚他那修信经 3. 大公教会信仰即:我等敬拜一体三位,而三位一体之神。 4. 其位不紊,其体不分。 5. 父一位,子一位,圣灵亦一位。

3) 尼西亚信经 2. 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 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 而非被造, 8. 我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 同受尊荣,他曾借众先知说话。

4) 耶和华是上帝的名字,意为自有永有者。耶和华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旧约启示了耶和华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一位,圣子一位,圣灵亦一位),而不是一个位格,耶和华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希伯来文神(ELOHIM)是一个复数名词,圣经中神以“我们”自称(创1:26,3:22)。诗45:6~7 “6 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7 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第6节中的神指圣子(来1:8),第7节中的神指圣父,圣父膏圣子,圣子是受膏者,“受膏者”希伯来语是弥赛亚,希腊语是基督。 圣父耶和华要圣子坐在圣父的右边(诗110:1)。圣父耶和华差遣圣子耶和华和耶和华的灵来(赛48:12,16)。

5)新约更加清楚地启示了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约1: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道(圣子)与上帝(圣父)同在,说明圣父是一位,圣子是一位,圣父,圣子太初就在一起。道就是上帝,说明圣父圣子为一体。太3:16~17 清楚说明了神的三个位格:“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的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圣子耶稣受洗,圣灵降在圣子耶稣身上,圣父在天上说话。

6) 彼得认耶稣为基督为神的儿子后,立刻得到耶稣的肯定和赞扬(太16:15~19)。耶稣被捕受审时,大祭司问耶稣:“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肯定地回答说:“你说得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6:63~64) 使徒保罗指出,耶稣基督本有神的形象,与神同等,降生成为人,施行救赎(腓2:6~11)。

⑽ 圣父、圣子、圣灵分别是谁

圣父:上帝耶和华圣子:上帝之子耶稣圣灵:神的本体,类似“道”、“梵”、“天”的概念,是抽象的,是有一定智商的人想象、推理出来的抽象概念,类似佛教的“法”的概念

热点内容
合同法中赔偿金的范围 发布:2025-05-10 18:52:27 浏览:280
卡租借他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0 18:46:11 浏览:438
今天与林法官 发布:2025-05-10 18:44:46 浏览:620
现代司法理念 发布:2025-05-10 18:44:41 浏览:404
金融中国网法治 发布:2025-05-10 18:44:39 浏览:951
杨雪元律师 发布:2025-05-10 18:29:47 浏览:167
通知函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0 18:29:46 浏览:464
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范本 发布:2025-05-10 18:24:01 浏览:849
法律法规辨识 发布:2025-05-10 18:19:28 浏览:602
律师非诉收费 发布:2025-05-10 18:18:02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