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9-24 05:09:40

❶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的答案

第一个单元复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D C C D C B A C B D C B D C B A
二、判断正误题(5分)
21——25:× √ √ × ×
三、简答题(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7、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2分)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制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具体计划;(2分)再次要把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2分)
28、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2分);有助于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2分)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2分)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2分)
29、因为王明①对人要坦诚,平等待人,从不乱捧别人,从不轻易许诺;(2分)②与同学在某些方面有不同意见时,从不强求,从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2分)
①对人要坦诚,平等待人;(2分)②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2分)③同学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2分)
四、辨析题(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6、答:这种认为是错的。(1分)因为,首先,一个错误的行为,无论多么微不足道,其错误的性质都是不会改变的。(2分)其次,对微小的错误放松警惕,有了第一次,就会滋生出第二次、第三次。(2分)小错误越积越多,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低,最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违法犯罪。所以,考试中偶尔抄一次答案,作一次假,是有关系的。(2分)
五、材料分析题(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0、(1)原因是过度紧张。(2分)
(2)过度紧张会使大脑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受到抑制;(2分)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全面下降。(2分)
(3)①认知调节法(2分);②积极暗示法;(2分)③深呼吸调整法。(2分)
六、实践探究题(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1、(1)我支持老师的观点,因为老师对小明情况的分析是正确的。(2分)
(2)小明应该多学习青春期心理方面的知识,开放自己的心灵,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自我完善意识。(4分)
(3)例如: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性发育迅速,性意识萌动等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题,答对三点即可,6分)

❷ 七年级道德法治的考试题目和答案

学生,是处于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也开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知识教育。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选择题

1、金色的九月,带着梦想,怀着憧憬,我们步入了初中。初中生活意味着 ①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②学习负担重,没有快乐可言 ③开始了崭新的中学生活 ④没有好朋友,会很孤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进入初中,对同学们采说 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指

A.新同学 B.新老师 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D.新学校

3、下面属于我们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是 ①学习科目增多了 ②课程学习难度增大

③学校的生活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待着我们参与 ④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 ⑤老师不再像小学里那样关心我们了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4、初中生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环境带给我们的压力与困惑,我们要

A.学会畏缩逃避 B.学会积极面对 C.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D.改变环境,储存自己

5、小杰成为一名中学生了,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实验中学。进入新学校,孟杰可能会有下面的感受

①走进新校园,他内心会有一种新的期待和憧憬

②新的环境会给他带来新的感受

③看到新的课程那么多时,他会有困惑和担心

④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他一定会无所适从,退缩逃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爱因斯坦的中学时光是在阿劳州立中学度过的。那里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点燃了他好奇心的火花,他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孤僻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活泼开朗、求上进的好学生。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破格录取。26岁时发表了轰动世界的关于相对论的论文。这说明

①良好的校风能提升智慧、塑造性格 ②中学时代是爱因斯坦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支点 ③我们只要经历了中学时代就能取得成功④中学生活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个异性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D.①③

7、小明在小学时成绩一般,进入中学以后,他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进入新的环境,要确立新的目标 B.目标的确立要高,否则说明自己没有决心 C.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8、这山看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这说明,我们在调整目标时应该

①朝三暮四②见异思迁③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④过高时适当降低,过低时适当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沈克泉为解决家乡人们吃油难问题,有了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的梦想,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但他毫不在意,和儿子沈昌健经过艰辛努力,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表明

A.人生有无梦想并不重要 B.梦想的 *** 带给我们前进的动力

C.只要有梦想,就能成为科学家 D.人们都要树立培育优质油菜品种的梦想

10、目标是人生的方向标。关于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他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

B.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 C.只要有了远大目标,我们就能成功 D.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

11、“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头脑就会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么会实现?”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理想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 ②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理想

③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④勤奋敬业,扎实苦干是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间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我想当一名化学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为著名的化学家。这主要说明

A.少年的梦想都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B.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C.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D.只要人生目标明确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13、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下列属于学习活动的有 ①小刚记英语单词 ②李明参加电脑培训 ③王彬练习用筷子吃饭 ④小赵在阅览室读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学习可以使我们增长才干 ②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 ③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唯一途径 ④学习是我们成才的阶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下列对“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①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和掌握 ②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都是学习 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④学习点亮生命,学习伴随我们成长

A.①⑦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6·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海伦·凯勒的传奇经历说明 ①家庭学习要比学校学习更重要 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点亮生命 ③学习有助于自我更新、自我提升 ④学习给生命新增养料,造就自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小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小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只看到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D.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18、孔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认真学习 B.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学习中只有乐没有苦 D.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9、小龙上初中后,面对明显增多的课程和更加激烈的学习竞争,他总是抱怨说:“初中的学习生活太苦了,一点乐趣也没有。”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

A.没有认识到学习的压力越大越好 B.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C.学习不够努力,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D.没有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20京大学。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张立勇说:“人在任何环境下,从任何起点学习都不晚。”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B.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应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C.逆境是成才的最佳环境 D.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奋斗

>>>下一页更多精彩“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题目”

❸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60分)

1、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长得丑而烦恼,我们要()

①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②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③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特点鲜明的,是别人无法代替的④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

2、“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说明()

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B.外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C.心灵美,才是真正而永恒的美D.美在自然

3、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说三道四.叫这个“傻大个”,叫那个“小胡子”,说那个“满天星”。这种做法()

①是不可取得,是不道德的 ②会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甚至是伤害 ③这样生活才有乐趣可言④应该坚决杜绝⑤是对同学的不尊重

A. 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④⑤

4、小兰上初中后,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在很多方面仍旧要依赖父母,这种矛盾心理( )

①是不正常的②是正常的心理现象③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④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A. ①④ B. ②③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小刚约好周日和几个好朋友去看电影,但因为有女同学,母亲坚决反对他去。假如你是小刚,你会()

A.与母亲大闹一场 B.背着母亲偷偷去看电影C.与母亲谈一谈,相互沟通D.赌气再也不看电影了

6、下面关于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与异性交往B.异性交往过于密切是不合适的

C.与异性交往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 D.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学生的行为

7、科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无高低之分,却有类型之别。男生擅长抽象思维,女生擅长具体形象思维,男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方面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略强,女生在作文、描述、词汇运用方面有优势,但在立意新奇与结构的不拘一格上稍差。以上材料集中体现了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

A.有利于增进对异性同学的了解,提高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B.有利于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C.有利于男女同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D.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

8、以下关于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观点和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广泛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B.避免晚间与异性朋友出游或独处 C.交往时表情应自然、大方 D、交往时言语随便,距离过近

9、“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说明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

A.自然大方B.尊重对方 C.有相对广泛的范围 D.不拘小节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情绪。

A.喜B.怒 C.哀 D.惧

11、李白一生经历坎坷,面对长江沿岸的景色,他在流放途中写出的诗句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声。”而当他大赦、重新获得自由后写出的诗句却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说明()

A.由于前后两次长江沿岸的景色不同,导致诗人所写的诗句不同B.由于诗人的心理需求不同,导致前后两次所写的诗句不同C.由于境遇不同,诗人在面对同一事物引起的情绪不同D.由于时间不同 ,诗人所写诗句不同

12、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这说明()

A.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B.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C.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变的D.人无法战胜消极情绪

13、“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人承担,就变成了一半痛苦。”这告诉我们,当我们有不良情绪时()

A.进行自我激励B.可以把痛苦转给别人C. 可以向他人倾诉 D.进行自我暗示

14、这两天我有一些心事,烦恼得我睡不着,吃不香,我打算找我的好朋友,对他倾诉这件事,请他帮我出个注意。我的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一种()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 C.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 D.换位思考的方

15、下列行为中属于高雅生活情趣的是( )

A.参加书法绘画比赛 B.举办同学聚会,彻夜不眠,不醉不修C.通宵打扑克 D.传看非正式出版物

16、一次,胡适应邀在某大学演讲,他边讲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他在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时,便在黑板上写下“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胡说”,结果台下的笑声和掌声不断。这个故事说明了( )

①胡适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他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②有幽默感的人,能抓住生活中有趣的一面,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③人们在相互交往、交流中,难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情趣④幽默是高雅情趣的重要体现,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首诗在情绪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面对困境,不能使自己情绪太过低落 ②生活欺骗了我们,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必然是悲观的③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应该该哭就哭,该笑就笑④对待生活,我们应该多以微笑面对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D. ②④

18、关于好奇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好奇心可以促成兴趣,进而陶冶情趣②有没有好奇心无关紧要③好奇心是天生的 ④好奇心是把“双刃剑”,把握不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D. ②③④

19、俗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的道理是( )

①人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② 不同情绪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③消极情绪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④积极情绪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这句话说明人们的情绪( )

A.表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B.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0分)21、成长中的我(10分)

妈妈最近发现儿子亮亮有很多变化:蓄起了长发,还和同学去街上的理发店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衣服也是自己上街挑的时髦款式。于是就对儿子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着打扮可不好。”亮亮说:“妈,我已经长大了,穿着打扮那是我自己的事,你别为我操心了。我这就叫‘酷’和‘帅’,你懂吗?”除了这些变化外,亮亮还动不动就和父母、老师抬杠、顶撞,父母和老师一说他,他还很不服气,反驳说: “我已经长大了,独立了,有自己的见解了。”他还总是责怪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把自己当小孩子看。 看了以上文字,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亮亮说的“酷”和“帅”指的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亮亮所说的“你懂吗?”反映了青春期什么心理?(3分)

(3)假如你是亮亮的好朋友,请你帮助他消除这种不良心态。(4分)

22、荡起友谊的双桨(10分)

情境一:某校八年级(5)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周一下午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男生小明把雨伞让给了没带雨具、家又离得较远的小红,结果引起了同学的种种猜测和议论,致使小红和小明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情境二:王芳和林兵是同班同学,他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两人在学习、工作中互帮互助,彼此欣赏,成为了好朋友,但由于两人没能把握好交往的尺度,过早陷入情感漩涡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在中考中双双名落孙山……

阅读完上面两则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和异性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

23、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共10分)

林海喜欢玩网络游戏,常常一放学就到网吧玩几个小时才回家,有时还偷偷跑到网吧玩个通宵.由于经常盯着电脑显示屏,造成视力下降,大脑疲劳过度,以致上课时打瞌睡.没钱玩游戏的时候就对妈妈撒慌说是学校要交钱买书,甚至发展到勒索同学的钱物.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林海沉溺网络游戏是不是高雅的生活情趣为什么(4分)

(2)为了帮助林海摆脱“网络陷阱”,使网络真正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请你向他提出至少两条行之有效的好主意。(6分)

24、做情绪的主人(10分)

材料一:《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寒窗苦读几十载,屡试不第,不想54岁时,忽报金榜提名,面对梦寐以求的喜讯,极度高兴,以致喜而发狂,精神失常。材料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嫉妒贤才,对于处处高他一筹的诸葛亮又气又恼,机关算尽,慨叹“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由于长时间的紧张体验,使之积仇成疾,在盛怒之下,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继而“金疮迸裂”,命赴黄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C 2.C3.D4.D5.C6.B 7.B8.D9.B 10.A11.C 12.B 13.C 14.B 15.A16.C 17.A 18.A 19.B 20.B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满分为40分)21、成长中的我

(1)他说的“酷”和“帅”指的是穿着流行、时髦,与众不同。对 “酷”和“帅”不能狭义地理解,更不能刻意追求,应符合适宜。 (2)独立意识增强,产生“成人感”,充分反映了青春期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 (3)了解青春期的科学知识;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遇事多与父母、老师沟通交流;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

22、荡起友谊的双桨

答案要点:自然、适度;尊重、真诚;广泛交往。

23、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

(1)不是,因为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使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情趣,要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而小明沉溺网络游戏不仅损害了他的身体和学习,降低了思想道德水平,而且使他发展到违法犯罪的地步。

(2)①学会科学使用电脑和运用网络,利用它获取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② 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能沉溺其中;

③遵守网络道德,正确筛选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24、做情绪的主人

立意要点: 情绪的两种类型;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危害;调控情绪的方法;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善于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热点内容
不签公司规章制度会怎么样 发布:2025-09-24 08:20:46 浏览:474
新行政诉讼法对职业打假人的影响 发布:2025-09-24 08:08:55 浏览:821
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主体的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8:53 浏览:727
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7:49 浏览:494
社会与法千万富翁被害谜案 发布:2025-09-24 07:58:25 浏览:302
婚姻法是否属于公法 发布:2025-09-24 07:11:10 浏览:248
美容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4 07:05:24 浏览:856
如何提高法治工作能力 发布:2025-09-24 07:01:25 浏览:746
如何理解劳动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 发布:2025-09-24 06:46:26 浏览:249
郑州市司法局局长 发布:2025-09-24 06:39:09 浏览: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