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乘道德而浮游

乘道德而浮游

发布时间: 2025-09-26 05:24:01

㈠ “乘道德而浮游,浮游乎万物之祖”的意思

“乘道德而浮游”就是指:与自然之道化合而逍遥于物外。

这是庄子在《山木篇》告诫弟子的处世哲学,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联系。庄子所谓的道德不是一般的道德观念,而是符合他所谓「自然之道」的修养,乘道德而浮游的人,顺应自然之道,能够保持心地明净,思想感情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免于苦恼尘世的种种不必要的矛盾思考,不被用与不用牵制了苦恼。

“浮游乎万物之祖”就是《齐物论》所说的与道为一,游心在万物没有的境界。庄子告诫弟子,在无奈的环境中,将自己的心思从纠结的现实中提升一级,维护其精神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凌驾为“万物之祖”,顺乎自然之理,不为世俗牵制。

这两句顺应了庄子的无为,无己.完成天地间一翻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世间万物一体的到家思想,同时庄子向世人展示了其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的魅力。

㈡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关于材与不材庄子敏渗答悟出了什么道理如下:

有人认为“材与不材之间”听起来似乎有中庸之道的意思,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是要在两者之间摆动,随机应变。所以庄子对此持否定态度。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庄子给出了答案:“乘道德而浮游”。

如果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生活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也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物物而不物于物”),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

热点内容
菲律宾法律婚姻法 发布:2025-09-26 09:49:34 浏览:203
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 发布:2025-09-26 09:49:33 浏览:257
2019年婚姻法夫妻多久不见算离婚 发布:2025-09-26 09:40:59 浏览:163
电大合同法选择题复习 发布:2025-09-26 09:36:01 浏览:121
司法肩标 发布:2025-09-26 09:28:16 浏览:238
遵守职业道德需要处理好关系 发布:2025-09-26 09:21:15 浏览:410
学校卫生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6 09:10:58 浏览:931
法院执法现状 发布:2025-09-26 08:45:48 浏览:725
新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解读 发布:2025-09-26 08:14:31 浏览:298
如何回复法院 发布:2025-09-26 08:14:23 浏览: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