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

发布时间: 2025-09-28 20:10:45

Ⅰ 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汉律从“无为而治”到“德主刑辅”,经历整个汉朝,其间以《九章律》为主体的汉律16篇,是两汉时期近400年间的立法成果。

汉朝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控制,也对后世的影响延续了近千年直至清末。

Ⅱ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纯烂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做笑漏、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升弊。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Ⅲ 汉朝廷尉的立法指导思想

法制思想
1、初期实行"与民休息"、"宽省刑罚"的政策。崇尚黄老之术,提倡"清静无为";
2、汉武帝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Ⅳ 30.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汉朝初年的立法指导思想是:约法省禁,也就是法令要简约禁令要宽松,到汉武帝时期指导思想为德刑并用,即道德教育和刑罚惩戒相互结合。

Ⅳ 汉朝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

汉初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封建统治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采纳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法制指导思想。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确定了“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等刑罚适用原则。

热点内容
立法繁荣 发布:2025-09-28 21:45:20 浏览:869
中学生法律知识辩论 发布:2025-09-28 21:43:58 浏览:768
璧山法院执行庭 发布:2025-09-28 21:43:46 浏览:245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发布:2025-09-28 21:43:44 浏览:711
法官工资套改表 发布:2025-09-28 21:43:41 浏览:827
宿迁腾法官 发布:2025-09-28 21:39:48 浏览:919
为我国依法治国提方法论建议 发布:2025-09-28 21:34:08 浏览:183
思想道德修养02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9-28 21:34:05 浏览:384
保险共保体法规 发布:2025-09-28 21:12:51 浏览:177
国家口岸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8 20:56:44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