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大于能力
『壹』 辩论 道德和能力哪个重要
道德重要:人才需要先成人在成才,没有道德的才人只能危害社会
能力重要:只有道德而没有才华的人只能是庸人,而且只有道德只会让社会停滞不前
『贰』 急需“能力比道德更重要”的辩论资料
不知道来得及不。
其实道德有一个最大的软肋,或者说是最明显的薄弱环节,就是可操作性。具体来说那就是,怎么让一个“不道德的人”变得“道德”呢?这个问题道德不能从上根本解决。从这个出发,我们实际上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的角度和曾面上来说我们实际上要求的是“道德的行为”而不是“道德本身”。
从“道德的行为”这个转化开始,我们的能力就很多阐述出发点了。对于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权衡是依靠我们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来得出结论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其实都是因为上述两种能力不足导致的,这个时候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的基础就是我们的能力了,那么基础(能力)显然就比上层建筑(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更重要了。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回到我开始说的道德的软肋上。当道德是一个号召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响应,也可以选择不响应,因为道德不具备(其实是具备的,但是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人都会忽视)强制力。当道德成为一个要求的时候(比如市场上的对和约的遵守),道德本身不能/难以约束行为人的行为,所以我们才设立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行为人的行为。这里可以成为一个攻击点,如果道德是强大的有效力的,那么我们怎么让不道德的人完美遵守道德的要求,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呢?如果这个做法是可行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设立法律和相关制度呢?对方的说法就陷入一个大矛盾了。同时,我们设立这些强制手段避免对方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这个方式确定了“道德(其实是道德的行为)”需要能力来保障,能力有多大,保障制度有多完善。道德依靠能力来保障,道德更重要。
另外,实际上我们的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不是上面的回答所谓的“经济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而是道德是为了维护社会及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利益而产生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利益而产生的。
理由如下: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论述,人与人形成社会的基础在于我们放弃伤害别人的权利而获得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权利。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道德当中很多东西可以从这个角度上找到出发点,典型的有:尊重他人,诚信,尊老爱幼。这些实际上就是对别人利益的保护,所以在辩论中要扒下“道德”的神圣光环去深入讨论“道德”的本质,实质,意义对我们的观点更加有利。从道德本身对利益的维护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利益,这就是理性的力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靠的更多的是理性(实际上这个是从物质和权利保护的实用主义角度来说的,前面的所有论述都是把“道德”拉到这个角度来说的,千万要避免在精神层面的讨论)
我觉得这样入手的话这个准备就没有多大的问题和难度了。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我刚建的辩论QQ群一起讨论,群号是:70528536
『叁』 能力比道德,谁比谁重要没有能力,能有道德吗
一说到道德,人人都认为自己好有道德,别人好无道德。一说到孔孟儒德,自个都是君子,别人都是小人。似乎是有了道德就有了一切。有了道德,就可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孔孟儒德的书,我们能看到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被封建帝王们册立的道德典范,是千古圣人,万世师表。 读历史记载,则能看到孔子是“野合而生”的“累累若丧家之狗”。尊孔越高的帝王,衰败的越快。屠儒越多的帝王,建立的盛世越强!归纳中国历史记载的逻辑,则有:屠儒越多越盛世,尊孔越高越衰败! 为什么会有中国历史记载的逻辑与孔孟儒德的说教发生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由此命题,我们不能不深思一个与其相关的命题:有道德代表有能力吗? 举证1、鲁哀公尊孔子为“尼父”,这是史无前例的尊孔高度,鲁哀公的命运如何?这是人们可以查阅历史记载而得知的。提示:就连孔子的孙子子思都不尿鲁哀公。 举证2、汉平帝尊孔子为“褒尼公”,这是史无前例的尊孔高度,汉平帝的命运如何?这是人们可以查阅历史记载而得知的。提示:就连汉平帝的舅舅王莽,都要推翻汉平帝、推翻大西汉王朝,建立大新王朝! 举证3、建立开元之治的唐明皇尊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史无前例的尊孔高度,唐明皇的命运如何?这是人们可以查阅历史记载而得知的。提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头宫女说明皇。 以上1、2.、3举证,说明了孔子是个丧家狗,尊丧家之狗者,必然是丧家之狗!尊孔是尊道德,还是尊能力?道德是能力吗? 唐明皇建开元之治,是用道德建立的开元之治?还是用能力建立了开元之治?唐明皇是先建开元之治?还是先尊孔子为文宣王?唐明皇在啥时候把孔子尊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文宣王”?啥时候“开元之治”的盛世不再?大家沉思吧,不用道德就不能建立盛世了吗?把道德吹上了天,盛世就能永固了,还是衰败了?没有能力,能有道德吗? 举证1、如果一个普通人,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不具备,他能有“孝道”来养活自己年迈的父母吗?连养活自己父母的能力都没有的人,他能有孝道这个道德吗? 举证2、如果一个官员,连战胜敌人的能力都不具备,他能有“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的忠君道德吗?无怪乎,建立大清盛世的乾隆大帝要举御手、提御笔、作御诗、御批曰: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皆无据,文章哪有光?.....原是蒙人狼!上述这两个举证,给我们提出的命题就是:没有能力,能有道德吗?什么是道德?何以为道?何以为德?这是个命题。立论:
拳脚相加谓之道,摇舌鼓唇谓之德。打不赢不足以开道,骂不赢不足以立德!
为“拳脚相加谓之道,打不赢不足以开道”举证:
所以“拳脚相加谓之道,打不赢不足以开道”成立!
为“摇舌鼓唇谓之德。骂不赢不足以立德!”举证: 孔子是有德的,孔子自诩:天生德於予,谁能与我孔子之德相比高?!之后的几千年中,历史中国封建帝王都把孔子册封为“德之典范”、“千古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有著名的立论被其徒子徒孙们记载于《论语》之中而流传至今:(译文如下) 如果不把孔门党徒这帮“穷斯滥矣”们臭骂到,不得不装出一副“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并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这帮“难养也”们就会得不到启发,就会“举止轻狂”、“头脑简单”地“把个牛皮吹得是天花乱坠”,连我孔子要这帮“下滥矣”们“举一反三”这样的小事都“不知如何裁决”,本孔子都懒得再教了! 面对孔子这狂轰滥炸般的贬义词叠加表达式,有哪个孔兄孟弟儒儿德孙们不是“噤若寒蟑”?到如今,“刘项从来不读书”若不先开口,哪个“孔兄孟弟儒儿德孙们”敢作声? 孔子骂赢了,孔子立德了。哪个“孔兄孟弟儒儿德孙们”胆敢说孔子没立德?所以,“摇舌鼓唇谓之德。骂不赢不足以立德!”成立。嘿嘿。“拳脚相加谓之道,摇舌鼓唇谓之德。打不赢不足以开道,骂不赢不足以立德!”在传统文化渊源领域的对照与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名言:“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这句话是父母对自家的孩子常常使用的,也是父母在打完了自家孩子后,对外的辩解的说词。深层的含义就是:孩子不被打不足以走正道,孩子不被骂不足以立正德。这就反映出一个关系式:打与道之间的相互关系紧密相联,骂与德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联。故而,“拳脚相加谓之道,摇舌鼓唇谓之德”
又由于,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打是亲,骂是爱”的能力对比上,父母总是强者,总是打得赢也骂得赢。所以,“打不赢不足以开道,骂不赢不足以立德!”在传统文化的定量(或叫定度)关系上依旧成立。“拳脚相加谓之道,摇舌鼓唇谓之德。打不赢不足以开道,骂不赢不足以立德!”在中国历史事件领域的对照与运用: 道是用来打的,德是用来讲的。打得赢才有得讲,打不赢没得讲。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文字排列次序,给了我们现代中国人传递了信息:先道后德——先打后说。打得赢,说话才硬气,打不赢,只好当武训: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边扒光自己的上衣,一边哭天呛地,一边敲自家的头、捶自家的胸,嚎啕着:
你们打吧~~~打一拳儿,俩钱儿,踢一脚儿,仨钱儿,你出钱,我出力,办个啥儿事都容易儿。 于是,诸如燕京、清华、同济等等现代著名的大学,在慈禧年间,以办义学的名义,如雨后春笋般地立德了起来。甚至,妓女赛金花舍身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伟大德事迹,也就被广泛地传颂开来。 纵观古今中外,亡国之君有道吗?穷途末路就是亡国之君的道。亡国之君有德吗?有!如前苏联的末代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先生,至今还不是在美国的美金资助下著书立德吗?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亡国之君李昱,“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地著词立德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美朝鲜战争,美国人在停战协议签字之间,先以美国人的道对中国人说:“让飞机大炮说话吧!”后又按中国人的道对中国人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随之签字了。综上所述,“拳脚相加谓之道,摇舌鼓唇谓之德。打不赢不足以开道,骂不赢不足以立德”的立论,不但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定度)分析上成立,而且是道德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现在,再来推论中国历史记载的逻辑为什么是“屠儒越多越盛世,尊孔越高越衰败!” 原因非常简单,打不赢不足以开道者们,在他们开道之后,怎样骂赢“丧家之狗”?这是个难题。中国几千年来,能骂赢孔子的人太少了,那些在开道征程上,驰骋沙场的开道者们一直没骂得赢“丧家之狗”们,这该怎么办?摆在开道者面前有两种办法,当然也会有两种结果: 一、骂不赢则屠,“仗义每逢屠狗辈”嘛。结果是屠出了一个被历史记载下来的逻辑结果: 屠儒越多越盛世! 二、骂不赢则服,只好把“丧家之狗”册封到“道德典范”、“千古圣人”、“万世师表”的高度。于是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高度对“丧家之狗”的册封结果,必然造成了一个被历史记载下来的逻辑结果: 尊孔越高越衰败! 现代中国,当开道者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还需要用“丧家之狗”来立德吗?不用了!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立德,我们就继往开来,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盛世中国!逻辑归纳:实干得以兴邦,空谈足以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