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优秀法治教育案例

优秀法治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 2025-10-07 11:06:55

㈠ 法制教育班会主题内容

法制教育班会主题内容可以正神州关于盗窃、抢劫和故意伤害等。

案例三:(故意伤害罪)。

2009年圣诞节晚上9时某高校某班级圣诞节晚会结束,班上同学张某与王某到商业街归还所租用音响设备,因器材有所损坏牵扯赔偿问题发生口角,后双方情绪激动大打出手,张某给其辅导员打电话告知举蔽此事,辅导员随带领班上10余名学生赶到现场,现场秩席一度混动,无法控制,其中一同学孙某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刺向租音响的老板。

店老板心脏左下方被刺伤,当即倒地不起,后经法医鉴定为重伤。此案件中,孙某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将店老板刺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家属也赔偿受害者医疗各项费用数十万元。

法治教育成功案例

导语:深入贯彻市委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会议精神和市院具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成果,下面我为你整理的法治教育成功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案例实录一】
2012年2月18日凌晨零点三十六分,某校音乐系2009届学生孙某、李某酗酒后到学校门口的农行ATM机持卡取款,因该时间段为银行统一扎帐时间,所以未能如愿取款。两人遂用手、脚、打火机等攻击防爆显示屏,导致ATM机损坏。事后,共赔款人民币14000多元,并分别受记过、严重警告处分。上述恶意破坏金融设施行为,已经构成违法犯罪行为,鉴于该校与银行良好合作关系方面的原因,对方才没有起诉,否则上述两位学生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两位同学没有遵守校规,按时返校就寝;缺乏起码的法律常识,法制意识淡漠终酿此大错,给家庭造成损失,给学校和社会均带来不利影响。
【案例实录二】
2012年3月23日晚九时许,某校政法系2008级学生金某、张某,数学系2008级学生丁某、钟某,在学生寝室以“斗地主”形式进行赌博活动,影响十分恶劣。其中,金某因系二次同类性质违纪受到记过处分,其余三人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以上毕业生均同时作暂缓派遣处理。
高校本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圣地,寝室更是学生休息的场所,但是,少数学生却将其变成赌博等不良行为的乐园,此行为严重干扰了学生寝室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秩序,侵蚀了良好学风的形成。金某等置学校纪律于不顾的行为更是错上加错,也必受到校纪的严肃处理。
【案例实录三】
2012年4月4日晚八时许,某校教育系2009级学生沈某在校外网吧上网时,遭到体育系学生房某的殴打,致使沈头部及上身多处受伤,伤害程度已达刑法界定的轻伤。而事情只是起因于三个星期前在同一网吧争上机位而埋下的仇意。事后,仅医疗费一项的赔付已过万元。鉴于房的认错态度,对方没有追究刑事责任。事后,学校给予房某记过处分。
一件小事本来很容易解决,却由于房某的不理智做法,酿至如此严重的后果,事后房某追悔莫及,但已经于事无补。
【案例实录四】
2012年4月9日13时许,某校中文系2010级学生蔡某因前一日同寝室同学高某、董某就琐事发生争吵,遂怀恨在心,乘寝室无人之机,将其吃剩的果导(一种泻药)药渣稀释后倒入高某的暖水瓶中,以泄报复之愤。事后,幸亏高某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蔡则因一念之差受到严重警告处分。
蔡某的行为置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别人的健康权于不顾,是无知的极端表现。集体生活难免出现矛盾,但应宽容为先,不应斤斤计较,应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
【案例实录五】
2012年4月25日晚8时许,某校体育系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女生李某从阳光健身中心下班,途经利源大厦附近突遭两名歹徒袭击,双腿被砍5刀,左股阔骨、左膝外侧韧带等多处断裂。此案的发生引起《安徽商报》等多家媒体关注,阜阳市 *** 及市公安局、颍泉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由10余名精干民警组成的“20120425”专案组,放弃假休,历尽艰辛,迅速圈定了该案涉案嫌疑人某高校在校生高某等5人,并于5月5日将涉案主要嫌疑人全部抓获,经连夜突审,犯罪嫌疑人任某等5人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犯罪的直接原因仅有一个:李某和其竞聘同一个工作岗位,担心其就业竞争力超过自己,遂生歹意,酿成大祸。
高某的教训警世我们,应该“用理智关照生活,以法纪绳规自我”,自觉以合法、合理、合情和合适的途径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案例警示】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身兼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我们高校和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一时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便起了歹意。
“这是出于一种犯罪变态心理。”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光中教授,在听说了近期的几起大学生犯罪事件后说。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想的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观念也大大不同于从前。“他们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颓废、自私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以此为起点开始走向犯罪。” 而据前两年对全国17.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20.23%。可以说心理迷乱,情绪不稳是青年学生典型的心理疾病,也是当代大学生失足的又一大诱因。
曾有人做过调查,不懂法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犯罪的大学生大多对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大致的了解,有的甚至攻读法律专业。在犯罪大学生中,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那样做是违法的,但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比较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心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因此,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学生犯罪令家庭、学校和社会痛心。痛定思痛,我们真诚地告诫广大同学: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守纪意识!要培养自己处理问题和对待挫折的能力!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选择合法、合理、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切莫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一时快而成千古痛!

㈢ 法制教育案例【短一点】

有一个是入室抢劫。他是因为抢劫时被发现而被抓。他之前还抢小学生的钱,去打劫,等等。还有另外一个是杀了人。当听到他所犯下的罪名时,我心中不禁打了个寒战,我们这么大年纪还有杀人的?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在抢劫的时候别人不给钱,一时情急之下杀了人,另一个人被他的匕首砍成重伤。最后他去公安机关自首了。

㈣ 结合案例阐释依法治校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依法治校案例分析 十里堡中心小学 李春艳 一、案 情体罚学生致其自杀该由谁承担责任?9岁的张某就读于临清市唐园乡千集小学的学生,在同学的眼里,她学习刻苦、团结助人、遵守纪律,是个好学生;在父母眼里,她懂事听话,是个乖巧的女儿。2008年6月1日,张某来到千集小学后,上午第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后,该小学老师李君突然来到教室,把包括张某在内的几个小学生叫到她的办公室问话。据同学们私下议论,是李君老师丢了100元钱,怀疑是这几个同学偷的。被李君叫去办公室的几个同学都陆续回到教室,只有张某被李君带到教室门口,指令她站在门口,不许进教室。上课铃响后,李君来上课,但她仍未让张某进教室,罚她站在门口。张某先后几次报告李老师,要求进教室,均未得允许。后来张某自行走进来,李君发现后,怒斥到:“谁让你进来的?出去!出去!”她见张某未走出去,就拧着张某的耳朵,将她拎到门外,就这样张某被罚站在教室门口一节课。上午第三节课开始后,由于仍是李君老师上课,李君仍然安排张某在教室最后面站着听课。下课后,李君又将张某带到其办公室单独问话。等到张某从办公室出来时,已是泪流满面。随后,她背上书包,脚步匆匆地回家了。回到家里后,父母还未回来,张某就找到瓶久效磷农药喝下去,接着就从家中走出来,但没走出多远就因药性发作,摇摇晃晃地摔倒在地。同村人发现后,立即告诉了其父母。两人闻讯立即从地里赶回家中,并火速将女儿送到医院抢救。次日凌晨,张某终因中毒太深,医治无效,丧失了幼小的生命。二、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教师体罚学生而造成不可收拾恶果的教育法律案例。李君老师的体罚行为是造成张某自杀的主要原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观念,严重违反了《教师法》第八条关于教师应履行“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的规定,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不应有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反映了教师队伍中法制观念淡薄和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9岁的张某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的发生不仅触及和违反了《教师法》,还违反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李君出于个人利益对学生惩罚,但同时代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李君与学校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小 结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在振兴民族、振兴教育的整体事业中,教师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法》确立了教师的法律地位,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并以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务制度作为相应的法律保障,以确保教师专业化的实现程度。教师的聘任、考核、培训制度,同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机制,有效实施这些制度,有利于依法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反 思工作之余,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教师的行为,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组织教师的法律学习再也不应该走过场,对待教师的错误行为再也不可以置若罔闻。我们要做的是,必须把学习落到实处,把法律记在心中,把认识落在行动上。 依法治校案例分析默认分类 2009-08-03 20:07 阅读68 评论1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密云县第一小学 袁明燕 【案例再现】某日课间,学生休息,四年级某班的两名男生甲、乙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当经过两个楼间时,甲跑在前面,随手将楼门带上,以阻截乙的追打。可两人追跑的速度很快,就在甲关门的瞬间,乙也跑过来了,一时控制不住速度,径直撞了上去,玻璃门破碎,乙的左脸被划伤,从眼角一直到下巴。事情发生后,老师及时联系了双方家长,乙的家长不干,开始告学校。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发生的地点是校园,家长状告的原因也在此,那么我们根据法律规定来看此事,究竟学校有什么责任。《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第六条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从这两条来看,学校已经教育学生课下不能追跑到闹,尤其是楼内不能追跑打闹,并安排了一定的学生进行课件纪律的管理,学校已经尽到了告知和维护的责任。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乙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到学校身上,他自己也有过错,对他造成直接伤害的是甲,应追究甲的主要责任。 【案例结果】乙状告学校败诉。

热点内容
按劳动法搬厂要赔钱吗 发布:2025-10-07 13:08:14 浏览:493
法律服务所人员管理制度 发布:2025-10-07 12:57:13 浏览:217
抱卷人法院 发布:2025-10-07 12:51:09 浏览:513
经办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12:47:05 浏览:6
法律责任豁免函 发布:2025-10-07 12:46:00 浏览:150
民事诉讼法第71条 发布:2025-10-07 12:22:14 浏览:275
东城区法院地铁站 发布:2025-10-07 12:04:14 浏览:226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收费标准 发布:2025-10-07 12:04:04 浏览: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10-07 11:57:07 浏览:233
经济法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发布:2025-10-07 11:51:55 浏览: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