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
A. 为什么经济增长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仰和道德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面前越来越不能当饭吃,回就算是当饭吃,也得保证答生存再说,而且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吃产业链,在这种环境下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只靠信仰和道德活着而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道德水平能提升反而是一件奇事。
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地守法、护法,从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新时期,尽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清晰,道德判断准确度较高。
(1)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要多学习,只有多学习,才能得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应该多关注社会热点,通常情况下,社会上一些负面消息都会被曝光出来。
应该注意,在生活中不要跟一些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在一起。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守社会上倡导的正能量,否则整个社会的风气将会受影响。还有就是应该多宣传一些正面的事情,少一些负面消息的报道,不要是非不分。
B. 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1、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道德素养可以一定提高。
这个观念有很大的问题,为富不仁和现在的富二代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经济基础是道德水准的基础。
这个观点的依据是:我都吃不饱活不下去了,你还能要求我怎么高尚呢?
这种观点为人们为恶提供了借口,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能造成社会物欲横流、男娼女盗大行其道。没钱的可以不讲道德,有钱的可以说钱不够多,继续为恶。
3、道德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逻辑上的混乱。因果倒置。相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提高。想一下我们现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成本有多大吧。
因此,道德与经济基础无关,非要说有关,只能说道德可以减少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成本,提高经济生活效率,增加经济活个体的幸福感。
C.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了却出现了道德滑坡问题,这是否违背规律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最新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的道德重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经济发展速度则与公众道德重视度呈显著负相关。
同时,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在共同预测公众道德重视度时还存在交互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公众的道德重视度受经济发展速度的负面影响较小,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则当地道德重视程度降低越厉害。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近日线上接受采访指出,最新研究既佐证了中国古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传统观点,也提醒发展经济要健康持续,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话,就会降低道德重视程度,造成道德滑坡,容易产生为富不仁的暴发户甚至形成“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风气。
他表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兴国”之基。研究发现经济是影响道德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发展与道德重视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们对道德的重视,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也有研究称,经济发展会对道德重视产生负面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增长降低了人际信任。
D. 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道:就是明事理。德:就是付出。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风俗和习惯有进步和也有落后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记录,从明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安徽凤阳地区以农业经济生产为主,但由于土地稀少贫瘠、加上频繁的天灾,当地人民经常吃不饱,于是产生了当地人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万里出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亲身到当地考察,当他看到当地人大多出外行乞和一家母女三口人只有一条裤子可穿的情况时,他责问陪同的当地官员,当地官员的回答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有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时万里气愤难当,痛责了麻木的当地官员。并发誓要改善当地的生活。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由于我们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凤阳人改变了外出行乞的习惯。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素质也有了很大改善。
这就是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的很好的例证。
再来看看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道德提升促进的情况。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血腥肮脏和不道德的。
对非洲黑人的惨无人道的奴役,对美洲土著的灭杀,对亚洲人民的残酷掠夺,对欧洲人民的无情压迫。所有这些,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迄今为此的人类经济发展最迅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使道德退化而不是促进的呢?
有压迫的地方注定要有反抗。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是安定的,人民也是安居乐业的。这是因为在贪婪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人民不能容忍的时候,尤其是有了马克思理性的指出资本主义的弊端的时候,资本主义觉悟了、改良了。
首先,限制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无限制的胃口,出台了反垄断法,给了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其次,在物质上,他们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上让利于人民。
再次,在精神上,他们出台了陪审员制度,让最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良知来执掌法律。
当然,上述资本主义的改良无法克服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对道德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商品生产促进了道德进步,还具体表现在:自由竞争促进人们增强自主意识,形成独立人格;等价交换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价值规律推动人们增强主体作用商品经济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着个性的丰富和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人们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树立奋发图强和开拓进取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推动人类道德进步是基本的历史趋势,道德进步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不是绝对平行,在大体上还是同步进行的。道德的提升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