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含义
①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是什么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依照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活动。
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最终是在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中得到升华。自我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和社会作用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无论是职业道德规范,还是职业道德教育,都表现为客观的、外在的、强制性的道德要求。它以职业义务为核心,表现为一定的应该负担的职业道德责任,并往往以政府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性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作为后盾,体现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这种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它使从业人员将这种职业规则看作是外在的、不受内心支配的东西,而被动地去遵守、服从。
在职业道德建设初期,这种遵守和服从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应用也最为普遍。但教育他律并不必然使这种外在要求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要求,也难以让人们自觉地产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应该向以职业良心为特征的自律型职业道德发展。
职业良心是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认识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它不仅会使从业人员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而且能够使其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其行为,成为从业人员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动力,在从业人员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实施这种转换的途径,就是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要求会计人员学习职业道德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在履行义务时,克服困难障碍,磨炼职业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使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这种职业道德习惯是一个人职业道德高度自觉性的表现,是职业道德教育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此时,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已成为自己的职业本能。
②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对会计地位的认识;
(2)会计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
(3)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培养;
(4)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会计职业环境的适应。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并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则一种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非强制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