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法学会
㈠ 张新民的人物简介
张新民,男,汉族,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兼任重庆市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市政府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西南大学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高校财税法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统筹城乡发展法律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国土房管学会征地分会副会长。
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1项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4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级“五个一工程”项目,3项校级项目,1项博士基金项目,多项横向课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部级重点课题;正式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著1部,主编教材2部、专著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报刊转载,有关社会保障法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人和国家机关的高度评价。获国家工商局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司法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其他各种奖励多项。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法律问题、“三农”法制问题、人身权问题研究。
㈡ 西南政法大学是211高校吗
西南政法大学不适211工程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学术科研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校级研究所5个、校级科研基地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1个。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横向课题353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项。
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多次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工作。
截至2018年8月,近两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97项,其中,2017年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居重庆市高校榜首。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1项,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3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蒙大拿大学联合成立了美国西北部第一所孔子学院。
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收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学校设有“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地方政府国际培训重庆中心”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学校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
㈢ 北碚是哪个省的
北碚重庆市的一个区 距离重庆主城 大巴车10元1个小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