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之尊严

道德经之尊严

发布时间: 2025-10-13 14:40:19

㈠ 《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什么意思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

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如果人们没有了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人们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1)道德经之尊严扩展阅读:

赏析: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热点内容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 发布:2025-10-13 16:27:56 浏览:625
刑事诉讼法考研笔记 发布:2025-10-13 16:27:08 浏览:310
法治社会的特征 发布:2025-10-13 16:22:16 浏览:596
法治湖南柔性治疆 发布:2025-10-13 16:19:31 浏览:348
邬律师 发布:2025-10-13 16:09:45 浏览:484
法学法医 发布:2025-10-13 15:50:57 浏览:512
广东省劳动法关于婚假假规定 发布:2025-10-13 15:48:40 浏览:597
北京房产拆迁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发布:2025-10-13 15:43:24 浏览:131
培养科学思维深入法律知识学习 发布:2025-10-13 15:37:43 浏览:902
婚姻法结婚年龄规定2018 发布:2025-10-13 15:32:13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