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不断运用法治思维

不断运用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 2025-10-19 04:10:48

Ⅰ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一)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各级党委、政府应始终牢记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强化源头防范。要持续关注并切实解决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将更多财政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并将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构建政府、社会、民众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法部门应依法查处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要积极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机制,预防减少利益冲突。
二)着力打造法治政府。
政府应遵循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方式,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公共权力,以增强法律的公信力来保障政府的公信力,以提升法律的执行力来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涉及全局的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确保不因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出台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教育,严格依法办事,明确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依法预防化解矛盾。
法治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权威、最长效的手段。各级党委、政府在处理矛盾纠纷和解决信访问题时,应当坚持法律思维、坚守法律底线,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依政策解决到位。对于寄希望于“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要坚决纠正,绝不能为保一时平安,乱承诺、乱开口子或突破政策、法律底线,确保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对于进入法定渠道的矛盾,司法、执法部门应严格依据事实、法律,不偏不倚、公开公正处理,通过依法化解矛盾的实际效果,让群众信服法律,自觉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纷争。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准则,依法、理性地反映自身诉求。政法部门对于为实现个人目的,甚至合法诉求解决以后,仍然无理取闹甚至聚众滋事,构成违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维护法治权威。
四)依法构建体制机制。
要着力构建对群众利益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吸引更多人通过法定渠道解决利益矛盾。在此基础上,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畅通配清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作用,并依法按政策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要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

Ⅱ 谈谈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的必要性政治

A 谈谈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的必要性


在法治框架下查处腐败,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

1、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法治反腐,加强改革限权,强化监督制约,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彻底压缩腐败滋生空间。

某种意义上说,法治反腐也意味着制度反腐,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程序和方式,在公正、透明的运行机制中,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达到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

2、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我们就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特权思想、预防权力腐败、维护法律尊严。

相比其他反腐形式,法治反腐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更加强调一切皆断于法,权力法定,程序法定,更加注重发挥反腐的司法手段和司法威力,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对于公权力的引导、规范和制约作用。这一方式,也符合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制度安排:通过不断加大查处力度产生威慑效应,及时打消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和社会公众对反腐‚一阵风‛的担心;通过巡视监督、干部约谈、报告抽查等密集组合拳,抓早抓小,持之以恒,激发公众反腐热情,建构社会反腐信心。

3、在反腐这场艰巨战中,如果打虎者自身不硬气,缺乏法治思维,不可能取得反腐决定性胜利,也无法为改革保驾护航,打虎者同样也应受到监督。

Ⅲ 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

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就必须深入理解法治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日常决策和行动之中。

法治思维的核心在于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并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社会行为。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更要求我们在执行政策时坚守法律底线,不偏不倚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例如,在处理社会矛盾时,我们应依法调解,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凭借个人好恶或权力大小来做出裁决。

运用法治方式,就是要将法治原则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生活,还是在社会管理中,我们都要坚持依法办事,用法治来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比如,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政治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动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在社会管理中,我们要依法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是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深化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

Ⅳ 怎样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这体现了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敢担当,对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理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主要内涵。
[法治],简言之,就是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主要依靠法律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规范和规则。
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时,根据法律规则认识和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思想认识活动或思想认识过程;
[法治方式]是指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方式。
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必须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遇到问题找法的思维方式,养成解决问题用法的工作方式。
二、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当前,我国正处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
1.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法]是全社会**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随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要更好凝聚改革**识、确保改革不断推进,就必须在发挥政策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
2.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法治]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等特点,与科学发展有内在联系。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利於推动科学发展。
[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
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法治是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根本依据,也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现实,领导干部应更加注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热点内容
皇权干预司法 发布:2025-10-19 07:27:51 浏览:382
性病传染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10-19 07:19:42 浏览:550
婚姻法的概念几特征 发布:2025-10-19 07:15:38 浏览:390
承诺不再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 发布:2025-10-19 07:14:15 浏览:203
道德经道法术器 发布:2025-10-19 07:00:24 浏览:956
澳门的婚姻法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 发布:2025-10-19 06:59:41 浏览:201
劳动法幼师 发布:2025-10-19 06:47:50 浏览:901
劳动法工人基本工资 发布:2025-10-19 06:46:15 浏览:521
深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发布:2025-10-19 06:44:55 浏览:819
彩灯法治 发布:2025-10-19 06:22:55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