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有被道德

有被道德

发布时间: 2021-01-14 05:19:17

㈠ 顾耀东被道德绑架,你有被道德绑架的经历吗

因为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拒绝别人的人,我的性格也像顾耀东那样软弱,所以我经常遭受到道德绑架。

因为我的性格不会拒绝别人,每次别人在我耳边吐槽的时候,我就会因此妥协。所以我经常被别人道德绑架,也做了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㈡ 被道德绑架该怎么办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不应该让道德枷锁束缚了你的思想,要敢于冲破阻碍大于对抗。

㈢ 爱情被道德绑架是什么意思

爱情被道德绑架的意思是就是别人用情理让你付出所谓的爱情。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补充内容:其实不是圣人的标准,圣人也不一定掏钱救助所有有困难的人,应该说用是超乎人类和说话人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3)有被道德扩展阅读: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

㈣ 你有过哪些被道德绑架的经历

都是为你好,世上最无耻最恐怖的一句道德绑架

㈤ 你有过被道德绑架的经历吗

我也没有过啊,被道德绑架的经历,但是我听说过。也看见过。也知道别人被绑架的事情。

㈥ 在工作上你有没有被道德绑架过

有一次在一个单位干了很久,真的不想干了,发现了好的发展方向,但是走的时候许多员工都在指责我说见利忘义。

㈦ 作为学生你被道德绑架过吗,怎么处理的

我曾经遇到过被道德绑架的事情,我坐公交车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没有给老奶奶让座,结果就被她骂了,我当时非常的生气,我选择了告诉她我身体不舒服。

㈧ 中国有没有害怕被道德绑架被迫移民的

很多中国人的道德意识越来越淡薄, 现在大家很多趋于麻木,自保 看到要饭的,我们有专过同情心,给过他属们钱,可是发现他们只是骗子呢 看到车站有小孩跌倒,我们也是要去扶的,可是害怕所谓的父母过来讹你一笔 很多时候,不是说大家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了,是我们的善良被一些丑恶弄得退却了

㈨ 被道德绑架的体验有哪些

面对道德绑架,即便做个他人眼中的“逆类”,也要远离。

娜娜刚毕业的时候,有一份工作应聘上了,上司彬彬有礼,但是只做了两天的培训她就离开了。就在去参加培训的前一天,她还是对未来各种的期待,跟我讲她以后的规划。作为朋友,我肯定是要劝一下她坚持下去的,不过她说出理由之后,还是被理解了。

那一家公司是做黄金投资的,金融会计专业毕业的娜娜很受欢迎。

第一天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讲了一些关于感恩的事情:感恩父母感恩朋友。尤其是感恩父母的环节,大家哭的稀里哗啦,娜娜也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怎么怎么不懂事,以后一定要好好工作,报答他们。

第二天的培训就是要背诵一些电话推销的话术。她发现,上面的一些词汇和逻辑千疮百孔,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学习过投资的一些皮毛,肯定就相信了。而她和一起培训的新同事聊天的时候发现,只有一个是金融相关专业毕业的,但是还学得是报税之类的。甚至,有一个年纪小一点的同事,还是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工人转行的。

培训老师的逻辑就是,为了父母,应该努力工作,放弃现在的工作就是不感恩,不孝顺。

就这样,娜娜在一片不知道感恩父母、不知道踏实工作的骂声中离开了公司。临走前,培训老师还给了她一个不屑的白眼。

其实那一家黄金投资公司在娜娜离开后一年的时间就倒闭了,很多员工的亲人也参与了投资,但是高层领导卷钱跑了,到现在被害的里外不是人。娜娜非常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我们也替她捏了一把汗。

即便是道德,也不能不合时宜。甘于被“道德绑架”的虚荣感,受苦的始终是自己。

● ● ●

郜叔叔的故事让我很纠结讲,因为他就是那个宁愿被“道德绑架”的人。

郜叔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身体又不好,弟弟妹妹就由他照顾,他很晚才结婚,习惯了一个人去为一家人遮风挡雨。

现在他的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由于他们是在老城区的本地人,原来四间瓦房的小院子经过他这么多年的积累翻成了两层的楼房,两个儿子结婚后仍住在一起。不过,他发现家里越来越不对劲了:两个媳妇都存着钱,不给家里添置任何东西,家里很多东西都旧了坏了还要自己的那点养老金去修补。

街坊邻居都劝他给孩子们分家,让他们各自顶门立户去过日子,每个月或者每年给他象征性的交点生活费。

但是他不同意,他不想一个家就这么散掉。他觉得别人家儿子结婚以后都单独过,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才叫别人羡慕。

就这样,他用这种“高尚”的道德把自己“绑架”起来,根本没办法改变。他享受别人看到他们家一家十口生活在一起,婆媳妯娌没有争端的时候,他非常得意。

● ● ●

其实他不知道这也仅仅是自己的一个虚荣的梦而已。

道德这东西,说不好。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正确标本,对与错全部都在人们的眼中。即便你在一部分严重是对的,在另一群人眼中,又变错。

㈩ 被道德绑架应该怎么办

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欺侮,为了和孩子斗争,面对一些孩子,加害者的父母可以合理地说:“他只是个孩子。”面对老人,他说年轻的乘客不放弃,人们尊重老人,热爱年轻人,不懂得与他人同舟共济。这些都是道德上的不一致,处于弱势群体伤害他人的保护之下。面对这种道德上的绑架,很多时候你很难选择忍耐,但不仅让你非常疲惫,还会让你背上一个不好的外号。人的价值不值得尊敬和宽容,和年龄和地位无关,是和这个人的行动有关的,价值不值得我们尊敬。虽然过去也有过类似的让步的新闻,但面对尴尬的几乎都站在年轻人这边。给别人让座是一种好事,但这会被误解为年轻人的义务,这会削弱所有行善的人的热情。

你可以节省时间和他们非常满意的人交往。同时,如果你知道如何拒绝,与这些人交流,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对收益的追求。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实际上有一点利他主义,并且愿意为所有人付出金钱的人是好的。就像我提议的那样,如果必须依赖“好人”和“坏人”的评价,那真的好吗?我认为过去十年大众的态度肯定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因为“利他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是人们为了适应小社会的人际关系,需要牺牲“自我关心”的生存本能的一种习惯。

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关系模式中遵循过去的关系模式,从而发展到与过去的关系模式的新的关系。之后,不同团体之间的“道德劝导”确实没有减少。因此,我们需要一颗能够接受自己的内心强大的心。

热点内容
电力依法治企 发布:2025-08-18 23:28:09 浏览:345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五大体系 发布:2025-08-18 23:25:46 浏览:750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