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改进
『壹』 为什么要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包括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已经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包括成年人);在大社会氛围下,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在高考指挥棒挥舞下,不得不实质性地进行着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冠其名曰“素质教育”.如此等等,长期以来德育教育重视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屡见不鲜.放眼今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很令人担忧,重视和加强迫在眉睫.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贯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回顾过去,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是几代人艰辛创造的结果;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由后来者承担.现在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加强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取得最后胜利.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不仅要有发达的生产力,而且要有繁荣、先进的文化,发展这种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提出了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任务.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从娃娃抓起,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人才,我们才能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有所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未成年人如何成才呢?固然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的培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是说,一个人的“德”要靠“才”去发挥;“才”要由“德”去统帅.这种德才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是很有见地的.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保证一个人的发展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所以对人能否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至关重要.教育学表明,未成年人阶段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历史上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大都从小在思想道德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志向、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能够克服困难,做出创造性成绩.这一点已经为古今中外人才史所证明.现在,时代呼唤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家长殷切希望子女成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之能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和幸福的民心工程.完成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这是因为:
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与一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掺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难辨.其传播又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蚀.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在,“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是当今的文化现状.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丰富了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而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等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也乘隙传播.未成年人的优点是和弱点相联系的,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思想活动变化快,精神需求旺盛,求新猎奇心理强烈,自制力差,模仿性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这些特点使他们既容易接受高尚文化作品的熏陶,也容易成为落后、腐朽文化作品的俘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凸显,就业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过早地感受到未来竞争的压力,有些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说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错误思想观念也往往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有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广泛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有的在求学、就业、交友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消极体验;不少人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对自身前途难以把握.未成年人没有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和扭曲.
从主观工作上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风气尚未形成.特别是有些地方思想道德教育缺少时代特点,内容陈旧、形式落后、方法简单、手段生硬,未成年人不仅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育工作者也感到两代人之间差距很大,难以沟通,工作难做.这说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真正得到加强,就必须切实加以改进.
从工作对象看,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一些例子是触目惊心的.面对既使人高兴又让人担忧的现状,我们必须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我们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因为人是最宝贵的,未成年人更代表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说生态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那么对未成年人思想的腐蚀和心灵的伤害则更为可怕,搞得不好有可能造成无法治愈的后果,甚至葬送民族的未来.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这项关系国家兴衰和民族福祉的工作.
『贰』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哪几项原则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2)道德建设改进扩展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叁』 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重点抓好哪些环节的教育
未成年人是祖复国的未来和希制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战略眼光和长期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1 落实责任,把加强和改进未成
『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AB |
『伍』 海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的简介
中共海南省委办抄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琼办发[2004]21号
发布日期:2004-6-23
执行日期:2004-6-23
各市、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海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行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加以实施。各市县可参照本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上述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请于2004年7月5日前上报省文明办。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6月23日
『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
(l)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柒』 现在社会的教育方式的改进需要那些方面的改进 『捌』 为什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未成年来人是祖国的未来,自民族的希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 『玖』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 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 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9)道德建设改进扩展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4)从 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妇女联合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