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

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

发布时间: 2021-01-17 16:45:12

A. 求一篇关于民主和法治的文章(400字左右,议论文,不要写太深奥。)谢谢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强制行为规则的总称。”这是《新华词典》对法律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对年少的我来说太模糊,太抽象了。法律,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至高无上,人人都要遵守?是儿时的游戏,让我懂得了规则多制定和遵守;是《青少年保护法》让我真正明确了法律条文;是学校的普法教育,让我学到了更多法律常识。渐渐的,我知道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纪守法要从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勉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然历经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小恶不制,必然发展”,看看社会中的那些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开始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一个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起来,船就会沉没。我们青少年预防犯罪要从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做起。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班里曾做过一次试验。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竟然有半数同学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那些同学便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一些,不能受窝囊气。”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我庆幸,爸爸妈妈从没有用这样不正当的思想教育我。但是,同龄人的话仍让我吃惊。

再看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吧。一些不法商人大肆造假、售假;贪脏法,金钱获得了很多,但等待他们的是法院的判决书。他们破坏了社会治安,全然不顾法律的存在。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自由自在,不把法律放在眼里,那想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呢?那些由于缺少知识而心灵受到污染的孩子们,又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呢?

目前,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犯罪。自私与无知多么可怕,对法的无知又更是多么可怕啊!无数事实说明,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法无处不在,但不要将它变成生活的负担,而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在未来做一个懂法的人;因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而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言!

未来的社会,必然是法制的社会,而法制的社会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创造出来,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的多”。所以,我们青少年应当把法“根植”在心中。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法在我心中”,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

B. 民主与法治,宪政的关系

民主与宪政并非一致,民主是一种形式,而宪政则是一种制度;
宪政的核心版价值在于权个人自由,而民主则着重于政权归属。
宪政的精髓是“有限政府”,即政府应当受到约束,以避免侵犯民权;这并不涉及政府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产生,例如17世纪立宪时期的英国。只有民主而没有宪政,则民主往往沦为“多数暴政”或民众被少数人引导操纵。
宪政的存在,在制度层面上最大程度减少民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并保护少数群体的人权,使得民主不被扭曲。
有关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政治学者让·布隆代尔(Jean Blondel)曾经分析过人们对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关系的三种看法:
1、声称民主与宪政之间互相依赖、密不可分,伊利(Ely)和霍姆斯(Holmes)就持这种观点。霍姆斯认为民主主义者与宪政主义者应被视为互相支持的力量;
2、包括卢梭、潘恩、杰斐逊等在内的经典作家认为民主与宪政这两个概念完全背道而驰,在他们看来,宪政是死者统治活人的工具;
3、存有一种中间观点,即所谓的“立宪民主”,弗里德里克(Friedrich)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民主与宪政之间存在着一个交叉的领域。

C. 试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

第一,党的领抄导是人民当袭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一。社会主义的法律通过人民民主程序来制定,通过人民民主监督来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总之,党对国家的领导是依法领导,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就会在民主法治轨道上发展。
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D.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是 什么

社会主义民主来是法制的源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政权,才谈得上制定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制。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制只存在于民主政体中,决不能存在于专制政体中。

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一方面法制规定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规定对行使民主权利的制约,保障人民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

(4)民主和法治不分主次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意义

首先,民主法治促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其次,民主法治培养和规范社会的诚信友爱

再次、民主法治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激励机制和规则

第四、民主法治是保持安定有序的前提条件

第五、法治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主法治

E.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向互保证的,民主可以让人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法治是对民主起到维护的作用,保证了人民追求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才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F. 法治与民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法治是和什么样的治理方式相对立的能不能笼统

法制与民主都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民主需要有法制保障,而法治需要民主的支撑。与法制相对立的是人治。社会越文明,法治越严明。

G. (16分)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

(16分)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版1分)核心是皇权至权上。(1分)
(2)公民法,自然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2分)
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3)主权在民的思想。(1分)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3分)
(4)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2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标志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分)
(5)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H. 怎样理解宪政与民主、法治、人权的关系

法治与人权
狭义的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提供“公正”,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而实质的法治扩展了狭义的概念,包括某些与此相关的个人的实质性权利。这个扩展则在法理上承认天赋人权,也为宪政国家的宪法最终包括了人权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据。也因此,只有在有法治的国家,人权才能获得保障。就人权保障而言,法治则使普世价值的人权和各国宪法或基本法上的基本权利不受来自他人或政府的非法侵犯。目前,狭义法治比实质法治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法治与宪政
宪政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理念和政治实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在宪政国家,政府和公民的行为都是有边界的,不能互相僭越,政府所代表的行为世界是公共部门,相对来说公民的行为世界称作公民社会。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权力的滥用(即有限政府),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传统上,宪政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但现代宪政理论往往与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宪政。
法治与民主
法治原则要求法律对政府权力与对人民具有普遍拘束力,要求政府权力与人民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因为如果不是透过民主机制所制定的法律,往往沦为政府权力对人民的统治工具,不能有效拘束政府权力,这并不符合完整、正确的法治。因此民主也可说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实质内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在人民能直接或间接(透过民选的议员、代表)制定各种法律,如果法律不被尊重或遵守(特别是不被政府所尊重或遵守),民主制度也形同虚设。因此民主制度的内涵也包含了落实法治原则。
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与人权一样是通过实质法治体现的。狭义法治并不包括民主内涵。
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发生实际效力的方法。

I.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民主优先还是法治优先

(一)民主是法制的基础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政权,才谈得上制定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制。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制只存在于民主政体中,决不能存在于专制政体中。
2.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原则。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指在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制的种种环节上。都实行民主。坚持法制的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决定的。
3.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有成功的保障。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不断完善、健全、发展。相应地,法制也必然随之发展、健全、完善。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 社会主义法制确认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要得以存在、实现和发展.需要法制加以确认、肯定。
2. 社会主义法制规定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3. 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一方面法制规定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规定对行使民主权利的制约,保障人民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
4.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危害民主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就需要用法来制裁这些行为,使民主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法制也是同官僚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通过这种斗争,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只是一种确保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里的政治机制,它并不能自动实现“正确使用权力”这个最终理想。而要让后者得到真正落实,前提必须是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保护,这就离不开独立与健全的法治。

因此,法治应当是优先于民主的更为本质的东西

热点内容
个人相关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8:44:10 浏览:138
法硕非法学题型 发布:2025-05-20 08:27:09 浏览:962
行政法规设定的证明 发布:2025-05-20 08:12:52 浏览:538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与法律后果 发布:2025-05-20 08:08:02 浏览:53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劳动法 发布:2025-05-20 08:07:27 浏览:186
合同法对要约撤回与撤销的规定 发布:2025-05-20 07:58:50 浏览:701
欠钱被起诉到法院了 发布:2025-05-20 07:54:33 浏览:730
高平书法学校 发布:2025-05-20 07:45:55 浏览:85
汽车法规书籍 发布:2025-05-20 07:45:55 浏览:722
2019司法考试真题 发布:2025-05-20 07:45:21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