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社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18 05:04:58

㈠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它被认为是每个社会的最低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发展的最基本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最低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社会道德水平也反映了社会道德水平。

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个社会里,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属于哪个阶级、什么职业,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3、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历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普遍关系的经验结晶。

这种最普遍的关系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形态中,因此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道德在历史上比其他道德分支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而且,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道德始终保持和发展其进步性和合理性,消除其落后性和不合理性。

4、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5、渗透性。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作为调节公共生活的准则,它包含了遵纪守法,保持公共卫生,敬老爱幼,尊师爱生,言而有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礼貌待人,互相谦让,济困扶危,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等。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1)社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的作用和重要性:

1、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一方面是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

2、社会公德的重要性: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发展,人们的公共交往领域在不断扩展,人际传播半径也大大突破了以往的地域限制。人们之间,特别是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复杂。

相应地,规范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规范必须丰富而复杂,其中一些规范被纳入强制性法律规范,另一些规范则以社会公德的形式制约人们的行为。因此,正是公共传播领域迅速扩张的社会背景,决定了社会公德在调整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中除了法律法规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㈡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他选项均不是社会公德的内容,排除,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内容。

㈢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1、文明礼貌

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

3、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

4、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5、遵纪守法

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社会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3)社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的主要特点:

1、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

3、相对稳定性

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

4、渗透性

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作为调节公共生活的准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诸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公共卫生,敬老爱幼,尊师爱生,言而有信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社会公德

㈣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您好!我给您的答案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编制的,内容如下:专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属有五个方面: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
其中,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
爱护公物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祝您快乐!^.^

㈤ 公共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共道德,又称善良风俗,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公共道德观,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其价值取向就是社会、集体、他人、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礼貌谦虚
为人要有礼貌,这是做人处世的最起码的要求。礼貌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对人有礼貌表现了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情感和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礼节礼貌的重要性。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要求人们要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言谈谦虚,待人和气,亲切热情。彬彬有礼的人,必然赢得人们的依赖和尊重。谦虚不是自卑,更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一种外在的内在修养,表现为与人交往时虚怀若谷,尊重他人的人格,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不夸耀自己,自吹自擂,举止言谈谦恭有礼。

坦诚相见
人与人之间相处和交往,不仅要讲究礼貌、谦虚和气,尤其需要坦诚相见,使人放心,这样才能赢得朋友,易于找到患难之交,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如果你能给予他人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真意的赞扬,而不是用虚伪的奉承来满足一个人的自尊,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易于与人合作。

成人之美,助人为乐
我国古代的孔子就大力倡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一个人应当与人方便,切勿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或见死不救。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会时时快乐,事事顺心,总有需要别人帮助救济的时候。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主动帮助别人,以助人为乐。同样的道理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好事,就会使人由于你的存在而愉快,因你的存在而欣喜,因你的出现而鼓舞。反过来,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因为,感恩图报,礼尚往来,是人的共性要求与意识。

遵守秩序
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保持相对稳定与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遵守公共秩序,为的是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是自己从事公共活动的必要条件。遵守公共秩序要求人们要有纪律观念,有较强的律己自控能力。纪律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的共同利益。一个没有纪律观念的人,很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纪律观念的强与弱,又同人们的律己自控能力的高低有关。讲究卫生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内容,是造成优美环境,使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它历来是社会风尚的一个方面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敬老尊师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素有敬老爱幼尊师敬贤的美德。孔子把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作自己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语》有云:“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所以,尊师敬贤是“天理”之所使然。一般来说,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社会或多或少地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应该受到后辈的尊敬。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大人的关怀和照顾。师长是人生的向导和知识的传播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尊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贤者,一般是指那些德高望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类精英,对他们表示钦佩亲敬,表达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类的追求精神。今天,尤其应该恢复发扬敬老爱幼尊师敬贤的传统美德,以造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爱护公物
公共财物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生产改善,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每个公民都有法定的责任有义务,保护和增加社会公共财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3条)从此我们不难看出,爱护公物不仅是公民的道德规范,也是宪法规定的法定道德义务。
公共场所的建筑物、古代文物、花草树木、娱乐器具、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公共财物,所以,为保护在公共场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制订公共场所的纪律。人们应该正确认识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而言的,并受一定纪律的约束和限制。纪律是广大群众利益的体现。没有纪律,人人为所欲为,也就没有广大群众的自由了。人人遵守纪律,按公共场所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人人都可以得到相对的自由。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共场所的各种服务和便利。爱护公物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爱惜公共财物,还要同侵犯公共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遵法守纪
遵法守纪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它要求人们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通过法纪的他律,确立公民的道德自律,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政治、经济和其他活动,以至于公民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秩序,都有赖于法律的规范,国家的稳定,也有赖于法纪的保障。广大公民必须培养守法的精神,严格地自觉地遵纪守法。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有正常的秩序和稳定的环境。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综合晴雨表,是社会风尚的最起码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反映。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和蔓延,有助于造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
作为社会公德的新添内容,它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广泛遵守和维护。在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它依赖于每个社会公民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主动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㈥ 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

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3、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4、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5、遵纪守法

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6)社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

一方面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这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德的规范方式来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强制性地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有效地为满足社会与社会成员的需要服务。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的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

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总是先从社会风尚中表现出来。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进行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㈦ 什么是道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回。美德,美就是美的答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成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
其中,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
爱护公物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㈧ 什么叫做社会公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㈨ 社会道德的社会道德内容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最近看到两个关于“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事例,读后让我感慨良深。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还有一份资料,内容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用“化学武器”烧熊。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烧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烧熊杀手”都是一个人--- 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这又是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却与上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两个正反事例都说明了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那个司机的品质很好,为了不发生危险事件,在他宝贵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保证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个事例中的那个学生令人发指,难道他与熊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吗?可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怎么能说烧就烧了呢?难道这个学生就没有想到烧熊的后果吗?为了烧熊而犯法,这样值得吗?这可真是一个有着八九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的耻辱啊!

㈩ 什么叫做社会公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主要包回括:

(1)懂文明讲答礼貌,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2)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3)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损坏公共物品。

(4)保护环境,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

(5)遵纪守法,这是对每个公民的最低要求。

热点内容
西峰区法院曝光 发布:2025-05-21 06:57:38 浏览:33
了解法律知识的好处 发布:2025-05-21 06:56:57 浏览:133
落实法规要求 发布:2025-05-21 06:56:16 浏览:395
栖霞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21 06:56:09 浏览:591
经济合同法39条 发布:2025-05-21 06:54:01 浏览:351
劳动法请病假需要什么证明 发布:2025-05-21 06:54:00 浏览:868
新香港立法会大楼 发布:2025-05-21 06:53:06 浏览:920
英国法院网 发布:2025-05-21 06:23:27 浏览:568
刑法必背119 发布:2025-05-21 06:18:52 浏览:560
国家电大家庭婚姻法 发布:2025-05-21 06:16:52 浏览: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