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的地

道德经的地

发布时间: 2021-01-19 08:08:34

❶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古代文言文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很简短的几个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所以许多人对老子的道德经也有各种讨论说法,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此讲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娱乐。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个人认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炼之道。

修炼之道

老子所说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道教弟子修炼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称为“道”,也叫“修道”;这种修炼之道如果放到佛学里面来表达,就会被称为“法”,有时候也被称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来便有“道法自然”一说,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还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有所成就。

❷ 道德经所讲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版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权则,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所谓“法”,可作为动词,是效法、学习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从古至今,有多少人都作过阐述和解释,但所站角度各有不同,理解也可有所说,但真正从人体生命科学研究和修真实践学方面来说,还没有人对它进行解析过。从修真的角度去理解,玄灵修真理法学认为,这四句话所阐述的真义,是修炼的四大复返先天的过程和阶段,直接言明了人如何回归自然,如何天人合一,以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后天复返先天自然大道的修证法则。这个先天大法理论体系可贯通为:“我法母,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这五大阶段。如果从功内解析,也可以把它称为:“我法于母,人法于地,神法于天,仙法于道,圣法于自然。”这就更详细、更准确地说明了修炼的层次和等级的差异,更完整地描述了由后天返先天、由低层向高层的人天合一境界迈进的过程。

❸ 道德经·天地不仁的原文

所谓“刍狗”,就是用稻草扎成的狗,它有着特殊功用:古代用于祭祀。祭祀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情,在这种场合,它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稻草扎成的小狗。然而一旦祭祀过后,稻草恢复了它本真的意义,不再被人顶礼膜拜,它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被人遗弃,甚至践踏,最后被当成普通的稻草焚烧了。稻草之所以会落下如此的命运,并不是人们对其存在好恶心理,而是为了祭祀的需要。
天地本身没有情谊可言,它是毫无意志的纯粹的自然物,它没有偏好和任何选择。然而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无法抗拒和控制。它所表现的一切:地球的形成、人类的产生、物种的灭绝以及若干年后人类的消亡,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现象。绝不是天地的意志,它不存在怜爱和刻意践踏的情感取向,万物的生成和消亡都是依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的结果,它赋予了万物自由,因而它才能在自在无为中达到无所不为。客观存在对万物没有施加恩惠,也没有强加干涉,所以万物才能按照自身的发展轨迹共同发展,正因为如此,万物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恩泽。
圣人(统治者)治理国家管理子民也是如此,古代的帝王称天子,是天地的儿子,也可以看成是天地的化身,他效法天地管理天下百姓,不对百姓施加仁爱,把百姓当成祭祀用的刍狗,这不是不爱惜百姓,相反这是真正的珍惜。怎样理解呢?圣人对百姓不施加仁爱驰不横加干涉,给予一定的自由,这样百姓才能感受到真正恩赐。教导百姓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就不会破坏大自然之道的无为之治。因而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太平,天下太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繁荣昌盛。与此相反,如果统治者没能按照大道的无为而治的原则,而是施与仁爱,自然会对百姓枉加干涉,就会使百姓脱离正确的行为轨道,导致天下大乱。统治者为了安定民心,平息这种混乱的局面,就会很自然地强加自己的意志,比如制定各种刑罚,这样一来,民心不但没有被安定反而更加骚动不安,农民起义势在必然,结果是民不聊生,统治阶级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这种貌似仁爱的统治策略,不但害已而且害民。
橐龠就是风箱,它是一种冶金鼓风用的工具,中间是空洞的虚无的,充满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天地之间是空虚的,恰似一个大风箱,充满了元气的流动。
正因为天地的空虚,才会有元气流动其间,而且元气无穷无尽,用之不竭,这元气就是主宰万物的灵气,它看不到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越用越灵。
我们应该像天地圣人一般,像个大风箱,心里空无一物,而又能包容一切。所谓空无一物也就是不置一物于心中,而应包容万物,做到心中坦荡,不偏执一物,才能海纳百川。心里的容量像一个大风箱,无穷无尽,这样我们才能放眼宇宙,心无挂碍;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不会为外物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对别人的对错是非才不会品头论足,枉下断论。别人的是非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是人,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动物,我们有喜怒哀乐,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无所为,也就是真正的无所不为了。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不仅适用于治理国家,为统治者的制胜法宝,而且适用于我们一个一个的个体,将自己与大道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就是大道的完善境界。

❹ 道德经在国际上的地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在国外,《道德经》比《论语》影响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

《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老子是2500年中国历代君王的导师,影响中国2500年的历史。德国电视台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当代管理巨著《第五项修炼》风靡全球,他的作者“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最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学。在松下公司花园里有一尊老子的铜像,下面石座上刻着中文:道可道,非常道。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任时,曾在电视讲话中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道德经》,可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国际论坛说:“俄罗斯应该用中国老子的智慧走出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里根把《道德经》奉为宝典,在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他的治国理念。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

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

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海德格尔认为老子与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将老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的字句挂于墙,悬于壁,是老子忠实信徒。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日本学者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欣赏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了当时他最喜爱的格言。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

参考链接搜狐客户端:http://www.sohu.com/a/114862265_488530

参考链接腾讯:http://news.qq.com/a/20070510/001383.htm

参考链接中国网—国际道德经论坛: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jddjlt/node_7017047.htm

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道德经第几章说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内》)容
【译文】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❻ 《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怎么理解

在没有进入“人法地”阶段之前,必须有一个“我法于母”的过程。人体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后天之躯,从父母身上获得先天真一之炁,全息性地继承了父母系中隐显生理组织结构遗传的基因信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降生落地,来到人世间。得到母乳的哺育,完成了由婴儿、孩童、少年至青年的发育成长过程。可以说人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给,由父母之情所生,由父母养育而成长。正如空净师所云:“父母一念人成形,菩提原是觉有情。悟彻人根证大道,宏志方能登云城。”人降生之后,已由先天转为后天,尘世的繁劳,欲心妄念的损耗,使婴幼时期的先天状况逐渐消失。中年之后,先天真炁已变得残缺不全。人体生命要复还先天,只有通过修炼,夺取先天真一之炁,使生命质量逐渐复返到娘未生前的婴儿先天状态。
修炼“我法于母”,要在修心养性、摄身养生等方面,效法母性的仁善慈爱之心。母爱是伟大的善德,要像母***护子女一样去爱护天下众生,爱一切万物,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仁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修炼者本应继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断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后天主观意识的改造,在三元回归和三源再造领域,完成“法于母”的过程。同时在命体方面,经过修爻补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达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状态。
“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步工程。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体生命的生存,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衣食住行所需,无不是得之于大地母亲。可是人类回报给大地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污水粪便之类的东西,死后又把又脏又臭的腐烂了的脓血和败坏了的朽骨,埋在它的身上,破坏污染她的躯体。人如此对待大地,而大地毫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地长养万物,而且还承担了一切万物的罪过。人难道不应该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
人法于地”是一个科学的修炼层次。比如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这与地球情况完全相符。地球以水养育着群生和万物,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内的体液就是一种水的特性,是人体生命的重要质元物资。由此可知,修炼“人法地”的科学性是非常完整的。如何法于地?首先要修“十二经络”,其次要修“八脉道”,这样就可以从生理组织结构上,完成“人法地”这个层次的先天变化过程。

❼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那么我们怎么法地呢老子给出过方法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回天答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人在陆地生存,要效仿大地承载万物的厚实和博大,适应地理环境而生存。但完整来看,道生天地,而道法自然,老子最终是要我们法自然,回归原来的状态,才是终极的目标。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❽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

最初的道演化为一,由一演化为二,由二演化为三,由三演化为万物.
人依从于地,地依从于天,天依从于道,道依从于自然.

热点内容
如何树立法治思维亲情与法律 发布:2025-05-22 22:49:34 浏览:944
长沙中级法院法院 发布:2025-05-22 22:40:06 浏览:384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 发布:2025-05-22 22:40:04 浏览:187
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 发布:2025-05-22 22:38:24 浏览:314
乌鲁木齐律师收费标准 发布:2025-05-22 22:29:02 浏览:24
血脂异常有办法治愈吗 发布:2025-05-22 22:27:24 浏览:609
全国十大杰出法学家 发布:2025-05-22 22:27:21 浏览:590
2018哺乳期赔偿劳动法 发布:2025-05-22 22:16:56 浏览:147
广州律师管理 发布:2025-05-22 22:05:57 浏览:557
法律顾问合同百度文库 发布:2025-05-22 22:04:59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