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治手抄报
A. 有关政治法律手抄报,急需
会见网友的目的就不纯洁,见面当天就发生关系并且同居。想不到美丽网友勾结同伙对其实施抢劫,温柔梦破灭之后,20岁的小伙子成为植物人。读九月二十八日黑龙江晨报[痴情青年掉入温柔陷阱],实在令人惋惜,实在令人警醒!
网络恶梦不是今天才被这个可怜的姜某做破的,网络结缘,结怨的遭遇也不会因为姜某的噩运而结束。我们在听过许多次这样的故事之后,不禁想深问一句,网络之所以做成恶梦,仅仅是个别的偶然的吗?网友见面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也许,作为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级别的网友见面的动机就比较单纯。就我的经历,上网几年来,俩人见面的,大家聚会的,本市的外地的也见了许多次。彼此之间由于见面增进了友谊,扩大了交流,都很愉快,都继续交往。可见,网友见面并不可怕,无非是认识一下,加深印象。为什么小年轻们就总要出事?他们的第一眼都看见什么了?就姜某来说看见了网友的美貌,而美貌的那个看见的是姜某的钱财。这不是什么会见,这不过是一个交易。自以为自己捡了便宜的姜某应该想到现在的“午餐”不可能有免费的,应该知道,就凭他自己的打工身份怎么能养起一个花枝招展的“太妹”?如果是正常交往,两个人正常发展友谊,那么,对方有意,自然来往。没有意思,或是另有企图也会露出破绽,可以及时勒马。
还有,我们还看见以往的很多的网友会见,不少都是发生了凶杀命案,这是因为什么?客观地说,就是心存不良的歹徒在开始约会网友的时候,也绝不会以杀人为目的,不过是劫财劫色。处在危机之中,全靠自己的化解招数。这时候的被劫一方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去激怒对方,好言相劝,机智应对。网友没有利害冲突,没有往日恩怨,没见面之前两人没有任何牵连。一旦要去赴约,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实力”,应该有必要的防范意识。见面的场合地点应该尽量是一个比较公众的地方,相对安全的地方。会见的时候,“感情”不要急剧升温,更不要去越轨。你没有占便宜的意思,对方就少了下手的借口。你正气凛然,即使面对小人,他也要有一个逐步撕开伪装的过程。这样你就会发现他露出的马脚,就会让自己清醒,就好随机应变,保卫自己,趁机退出。
奉劝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控制感情。不要轻易去见陌生人,特别是你除了好奇之外还没有其他的自卫能力的时候,还是呆在网上!
B. 法治在心中 手抄报内容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 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在家长的关怀下, 在老师的教导下、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的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法。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在社会的角落里,仍窝藏着一批批社会的“垃圾”, 他们不时的在玷污着我们文明的社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扰乱社会治安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冬季的夜晚,某市女中学生——年仅14岁的马某,与其表弟在逛完书店回家的途中,路遇一手持棍子,看似保安队陌生男子。二人在什么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竟接受了那名男子的强行搜身。随后,马某的表弟被遣回家讨钱,而马某却跟着那名男子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第二天,人们在附近的一座山丘上发现了马某的尸体。只见她躺在洁白的雪地里,被罪犯用杂草胡乱地覆盖着……
类似这样的案例也许已屡见不鲜,但当我们听了马某老师的一番叙述后,却不得不在痛惜的同时感到震惊。马某是该市××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记忆中的他,十分听话且学习优秀,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班长。就在案子发生的前一天,她还被评上了优秀团员。而此时老师手握着尚未发出的团员证,已是泣不成声…… 14岁啊,如花般的“成熟”季节;14岁的年轻生命哟,就这样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了句号。
我们在哀叹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提出质疑: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学生,怎能如此轻易地相信一个陌生人?因为父母、老师的关爱,给世界罩上了一层朦胧的假相美,才致使了她今天的悲惨结局!望着雪地里那已逝去却尚不安分的生命,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觉醒吗?! 马某的悲剧似乎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年轻冲动的我们,是否就一定能正确地诠释这个“防”字呢?
当今,最普遍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大概就是“校园勒索事件”了吧。前些天在电视上播放的《今日说法》栏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16岁的中学生小天(化名)因多次被所谓的学校“老大”勒索而不敢向家长说明,终于老羞成怒,用匕首将期中一人刺死…… 小天就这样亲手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中学生马某更是由于自己的单纯、幼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某的逝去、小天的失足,让我们为之喟叹,为之惆怅,为之痛心,为之惋惜……但我们能做的,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些吗? 我认为,要根本地避免悲剧重演,无非是四个字:觉悟,行动。
方才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孩子,然而悲剧“不偏不倚”,恰恰发生在他们身上。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也真够倒霉的,个个前程似锦,却遭遇如此劫难!”试想,假如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是否就真的能够“前程似锦”呢?二人的悲剧,看似单纯、冲动造成,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这种思想意识上的淡薄,不仅取决于他们个人,更是由于周围的环境造成的。这固然是他们的悲剧,也是他们父母、老师的悲剧,更深一层地,就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再设想,如果陌生男子在产生不法念头的时候,能用“法”克制自己;如果马某在遭遇不法分子的时候,能用“法”保护自己;如果小天在被逼无奈时能用“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一切的悲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吧。现在,我们总该明白当今社会,知法、懂法,是何等的重要了吧!
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这,便是所谓的行动。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但在学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勇气、社交能力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朋友,你我都处在花一样的年华,让我们在物质财富丰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实自己的思想!让我们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携手齐呼:法在我们心中!
C. 政治手抄报《法制教育》内容
http://www.chinadmd.com/file/xtusiaosiras6ii6vsix6rvt_1.html
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