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与道德
答:一、道德抄的起源
道德起源是袭道德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对道德起源有各种不同着法。宗教神学的伦理学把道德归结为上帝或神灵的意志和启示。
二、法治的起源——源自古希腊的“众人之治”
和不少在现代社会因为西方世界的崛起而广为人知的概念一样,“法治”这个概念的起源,也要追溯到那遥远的古希腊时代,和那位在西方历史上不可不提的哲学巨人——亚里士多德。虽然近些年有不少研究对古希腊文明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知识是西方学术研究的起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由“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的贵族民主制度“合乎正义”,而在这种制度下被指定出的法律和制度,就是“以法律为治”即法治了。
② 班集体道德怎样建设
班集体道德是指调整本班与其他班之间、本班学生与教师之间、本班内部学生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评价和规范学生行为。
班集体道德与法纪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么强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班集体和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干部应该对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加以引导,让全班学生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和道德品质。班集体制度建设班集体制度是班集体内部的法规,是班集体文化的内容之一。从班集体文化的层次结构看,班集体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班集体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班集体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班集体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带有强制性,本班学生必须遵守和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干部要组织全班学生反复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小学生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认真学习、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班干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强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养成守法、守规、守纪的行为习惯。
③ 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可以看出集体的道德品质,和领导人的道德品质吗
不能完全这么说,但是也可以从一个人看出一个集体管理艺术和领导人道德品质。
④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哪几个层次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
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4)集体与道德扩展阅读:
集体主义原则是与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间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集体不断调整各种政策和措施,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尽量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⑤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版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权标。
2、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3、是公私兼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5)集体与道德扩展阅读: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这样的道德定义及其展开阐释,把经济关系置于起决定作用的地位,并从经济关系中引申出道德关系,从道德关系中引申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道德现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⑥ 求助:集体纪律与个人道德哪个重要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 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纽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 罗素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 恩格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 加里宁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 列宁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 罗大经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 徐特立
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谟克利特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卢梭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 约翰·洛克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 萨迪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夸美纽斯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 达尔文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⑦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1.确立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客观依据。
2.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权济条件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集体和个体的辨证关系。
5.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客观依据。
6.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
7.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⑧ 作为一种道德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集体利益源与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
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集体主义原则尊重劳动者正当的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十九大报告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8)集体与道德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集体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集体主义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并最终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凝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新时代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爱国主义”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三个更好构筑”的根本。
⑨ 集体生活的道德原则有什么
集体主义的内容抄是:一方面袭,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共产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形式。集体主义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主义最高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和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牺牲精神。
⑩ 一个问题:什么是自治道德,集体道德,神性道德
人类文化学家RichardA. Shweder等(1997)以严肃的态度考察了印度文化的传统和经典,通过分析南亚文化中与道德相关的主题后,总结出印度文化中有三种道德话语(moral discourse):自治(Autonomy ethics)、群体(Community ethics)和神性(Divinity ethics)。
自治道德主要包括不得伤害他人、权利和正义等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使得个体选择和意志得以实现,这些道德包括通常为西方文化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权利等;
群体道德包括个人对群体的责任、尊重等级并与他人合作等道德规范,从而保护社会或团体的整体性,东方文化中所强调的群体主义道德与此相似;
神性道德则包括遵守宗教的规矩和传统文化要求等,以保证灵魂的纯洁性和自然的秩序,避免堕落,如违反宗教教规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不道德。
Shweder进一步认为,这三种道德同时存在于各个文化之中,只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不同的道德的侧重不同。例如在现代西方社会中,自治道德及其相关的个人主义是最被人们所强调也最显眼的一种道德规范,而群体道德和神性道德则没有如此高的地位,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在印度社会中,自治道德的地位相对于群体道德和神性道德而言,则更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