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史专家

法学史专家

发布时间: 2021-01-20 07:10:52

A. 请问法学整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孟德斯鸠 他在来1748年发表的重要著作《论法源的精神》。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天主教和神学,更加重要的是,他在这部著作中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拿破伦 洛克等

B.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教授有哪些

法学综合实力最强的,当属华东政法大学。但是该校就业实在是惨了点。
复旦大学,名气响回。分数自然也答高。
上海交大、同济,学校本身的名气在这里,法学实力在全国范围内实在一般般。另外,鉴于法学就业不好,不建议你到老远的到上海读这么一个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
你是甘肃的,想到上海来发展的话,建议你还是报考经济管理类的专业。
想学习法律,等你本科毕业以后,读一个在职双证的法律硕士再考一个司法考试就可以了。

C. 法律史的就业真的很差吗

法律史?

法律史专业进律所的微乎其微,楼主你如果不是喜欢搞学术研究或者教书育人的话,还是报个其它的专业吧,比如民商、知产等

D. 请简述法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贡献的人物。

法家主张实行文化专制;提倡统治者必须牢牢钳制司法,。主张夷族连坐,宁枉勿纵。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汉武帝独尊儒术。
统治者是以儒家思想哄天下,以法家思想治天下。

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

战国时期法家

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战国时期法家主要有两派:一派以李悝、吴起、商鞅为代表,他们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强调法的重要性;
另一派以申不害为代表,他们主张“循名责实”,要求统治者以权术控制臣下,统治百姓。韩非在总结两派观点的基础上,吸收荀子的某些思想,构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理论

可以说,法家的历史哲学观相对于其他哲学流派完全是一种全新革命的观点。
儒家墨家道家三家虽然思想主张各有不同,但是具有一种共同点: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在逐渐退化,因此,人的拯救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回到古代。这就是三家的“历史退化观”

。三家的这种观念,来源于中国依循过去经验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人大多是农民,农民通常被耕种的土地所束缚,很少外出旅行。农民种地,按时令变化耕耘种地,只需凭借过去经验,遇到新事,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张“ 法治 ”的一个学派。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荀卿)是其先驱者,他的弟子韩非子(韩非)则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作为儒学大师的荀子在政治主张上对孟子的学说又有所发展。在尊王道、举贤能的基础上,荀子主张兼称霸力,法后王;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强调人的能动性,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成分。

韩非子与老师的政治思想也不尽相同,他尖锐攻击儒墨之道,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形成了较完整的封建专制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申不害、商鞅、韩非子、李斯、桑弘羊、周兴、来俊臣

E.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有哪些啊

专业来方向 老师姓名 职称
中国源法律思想史 陈金全 教授
西方法律思想史
少数民族法文化
中国法制史 曾代伟 教授
少数民族法文化
中国法制史 张培田 教授
外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龙大轩 教授
中国法律思想史
少数民族法文化
中国法制史 吕志兴 副教授
中国法律思想史
外国法制史 杨丽英 副教授
西方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 李胜渝 副教授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 邵方 副研究员
少数民族法文化

F.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法学家

1、史尚宽

史尚宽,安徽安庆桐城南乡,民国著名法学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为迄今为止独立完成"民法全书"的第一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余复从事著述",涉猎的领域广泛,几乎包含了法学的大部分领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劳动法等。

2、肖蔚云

肖蔚云,1924年10月生生于湖南省祁阳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获国家法副博士学位。

3、张释之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

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汉景帝即位后,因张释之曾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将释之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4、商鞅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5、韩非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G. 想考法律史研究生,但不知道毕业后有什么出路。请详细指教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是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座落于北京故宫东北角,景山东麓,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旧址的一部分。首任所长为张友渔。历任所长王仲方、孙亚明、王叔文、王家福、刘海年、夏勇。现任副所长:陈苏、陈泽宪、李林、邵波(按姓氏汉语拼音)。
法学研究所的主要使命:一是从事职业法律学术研究;二是参与党和国家的有关决策研究;三是开展高级法学教育,培养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接纳海内外进修学者和专家,以及为国家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研工作者提供高级培训;四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法学研究所于1956年筹建,1958年10月设立,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11个研究室和10个研究中心,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份国家级法学期刊,还拥有法学系、图书馆和人权资料中心、杂志社、律师事务所等。至2003年9月,除聘任的海内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外,受聘在岗的员工共132人。其中,终身研究员(教授)4名,研究员45名,副研究员31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43名。
法学研究所不仅拥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精品名作,而且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5年以来,法学研究所的著名专家先后5次担任中共中央法制讲座主讲人,6次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主讲人。荣获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并有多位专家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誉。法学研究所还应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和邀请,多次参与立法、司法工作和国家级人权对话和交流活动。
长期以来,法学研究所与国家机关、国内外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同行不断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诚交朋友,广结善缘。
通讯地址:北京市沙滩北街15号
邮政编码:100720
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088565

http://www.ezkaoyan.com/school/cass/Column1/2006-1-8/2006181056484.htm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http://121.52.209.79:8081/proct.php?classid=16

可以在读研的过程中考司法。不用拘泥于专业。毕竟能对口就业的只占少数。也不要拘泥于本职工作,可以做兼职。看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开法律史的院校http://www.kuakao.com/specialty-030102

H. 法律专业和法律史专业的区别

专业的具体划分是要到
研究生
阶段。
法律史
专业是
法学硕士
专业之一,偏
理论专
层面
。有
法学理属论

民法
、刑法、
经济法
等等具体的分类。法律史主要开设的
课程

外国
法律渊源
和中国
历代
法律变迁。而
法律硕士
偏实际层面,是综合的
学科

本科
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可报考。

I. 法律专业和法律史专业的区别

专业的具体划分是要到研究生阶段。法律史专业是法学硕士专业之一,偏理论层面。有法学理论、民法、刑法、经济法等等具体的分类。法律史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外国法律渊源和中国历代法律变迁。而法律硕士偏实际层面,是综合的学科。本科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可报考。

J. 法制史有哪些法学家及法学历史书籍

法律思想史上的法学家

第一个要说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内图,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容法律是人们幸福的标准;柏拉图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第二个要说古罗马。古罗马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法学家有西塞罗、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帕比尼安等。罗马法在查士丁尼时期空前发展,编纂了国法大全(四类),而其中就包括法学家著作,并明文规定,如遇疑难问题,成文法没有明确规定时,以五大法学家的著作来解决,观点不一致时,以多数法学家观点为准,相同者则遵照帕比尼安的学说。到了中世纪,主要有阿奎那的自然法观点。由于中世界后期教会与教皇权利的膨胀,出现了马基雅弗利和布丹提出的主权学说。紧接着就到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时期思想活跃,法学家众多,格老秀斯、霍布斯主张拥护君主专制政体;洛克杰弗逊则主张主权在民的共和制度,孟德斯鸠则主张君主立宪,介乎二者之间,是改良主义。19世纪的德国出现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为主导的历史法学派。萨维尼和耶林则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发展。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法学,和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法学。之后便进入了20世纪,可以参考相关书籍阅读。

热点内容
法学院背法条 发布:2025-05-24 23:12:00 浏览:728
重庆永川律师 发布:2025-05-24 23:03:01 浏览:699
内蒙古综合行政执法条例 发布:2025-05-24 22:52:36 浏览:82
经济合同法违约规定 发布:2025-05-24 22:52:36 浏览:720
关于法律知识答题情况的说明 发布:2025-05-24 22:38:24 浏览:962
质量责任相关的法律 发布:2025-05-24 22:31:07 浏览:448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十四 发布:2025-05-24 22:28:46 浏览:689
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发布:2025-05-24 22:26:25 浏览:563
山西省抗震设防条例 发布:2025-05-24 22:20:28 浏览:188
涪城法院王 发布:2025-05-24 22:14:22 浏览: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