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有关社会道德的例子

有关社会道德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1-01-20 23:02:28

❶ 反映社会公德事例

一、捡破烂老人姚义德

人物介绍:姚义德今年52岁,是河南社旗县朱集镇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孙庆荣今年58岁,也是河南人,夫妇俩20年前来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捡破烂、干杂工为生。老姚的亲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岁,最小的也20多岁了,都已在海南成家。

从1988年开始至今,老姚夫妇先后收养了10名弃婴。他说:“见死不救是一场大罪,自己少吃一点,多苦一点,救一条生命,该多值呀!不过有些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

二、好司机吴斌

5月29日中午11时10分,吴斌驾驶杭州长运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11时40分左右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有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车载摄像头记录下了全过程,画面显示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

由于吴斌的肝脏损伤实在太严重了,按医生的说法,他的肝脏已经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输入的血已经相当于给全身的血换了一遍。需要渡过最关键的5天排异观察期。由于吴斌抢救已输血1万多cc,院方血液紧张,为此,杭州长运正在动员职工为吴斌献血,还打算今天专门安排大巴车开到无锡解放军101医院献血。他的同事们也都一直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能给他力量,创造生命的奇迹。

可惜吴斌还是没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点十三分,吴斌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虽经医院全力救治,吴斌终于还是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过世,享年48岁。

三、退休老兵殷昌杰

今年79岁的殷昌杰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1999年从台湾来到厦门,租住在厦门集美大学附近的一所学生公寓内,打算在此安度晚年。在一次和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老人发现很多大学生家境贫寒,便萌发了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想法。

他先后拿出几十万元的收入资助上百名贫困大学生。值得深思的是,6年来,老人资助的几百名贫困学生,居然很少有人向他表示谢意。6年来,老人只收到过一张贺年卡,还没有署名。

四、退休老人乔秀文

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五、村支书杨圣满:奔波20年为乡亲引来汩汩清泉

河北省蔚县柳河口村支部书记杨圣满任职后,自费为乡亲们找水奔波20年。20年来,他几乎花掉自家全部积蓄,最终为村民引来汩汩清泉。

柳河口位于蔚县大南山脚下,全村800多人,由于地势较高,地质构造复杂,饮用水极为匮乏。从上世纪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开始四处找水,先后挖了20多眼井,却没有打出一滴水。村民夏天只能饮用涝坝水,冬天只能喝积雪融水。

1988年,杨圣满当选村支书后,把自己经营多年的木材经销生意交给妻子料理,带领乡亲们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水之路。1993年,村里决定从相隔4公里的邻村引水,4公里长的石头水渠,他带领乡亲们一块一块挖,一尺一尺刨,终于把水引到村子里。

2002年,邻村水井水位下降,吃水难又成为柳河口村村民面临的问题。这一次,杨圣满下了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难题。之后数年,他奔波于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苦苦寻求找水良方。亲戚、朋友得知他打井的消息后,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妻子更是极力反对。可是,杨圣满决心已下。

2004年3月,他根据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资料,拿出自家12万元钱,请来打井队,着手实施打井计划。在打井的6个月里,他把铺盖卷搬进工棚,日夜坚守。可是,直到打井钻头钻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坚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这样宣告失败了。随后两年,固执的杨圣满接连打了6眼井,仍然一无所获,却为此用掉了自家50万元存款。

有的乡亲动摇了,有的人在背后笑他“一根筋”,这时候,杨圣满开始谋划新的引水方案。2006年8月,经过周密论证,柳河口村决定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子里,杨圣满带领乡亲们投入到新一轮找水“战斗”中。山上本来没有路,杨圣满和乡亲们硬是用铁锹、锤子一寸一寸凿出一条山路。

到2006年10月,投资20万元、长达8000多米的管道铺设完毕,同时还建起两个扬水池和两个蓄水池。泉水翻山越岭引到柳河口村,村民们从此喝上了甘甜水。

❷ 社会生活领域道德有哪些具体实际的例子

例如: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室内禁止大声喧哗,
随手关门,
禁止随地吐痰,
人行横道,礼貌让行等。

❸ 举一些近期发生的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乔秀文

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版的生活权,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

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二、拖车不收车主的费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的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3)有关社会道德的例子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作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❹ 关于道德的社会事例

汶川地震时,一个乞丐拿出自己乞讨来的皱皱巴巴的一百块捐给了需要的人

❺ 关于道德是立足社会根本的例子

我们知道,现在一些享受高科技和高质量生活的人都躲在各自的真空里,他们身上的病菌虽不一样,却都很清楚病毒的致命性。一但“双X”临门,暴露在阳光下,其生命就会慢慢消亡。如果这时候我们用语言来批评它,用不道德和不法律这二个词语来形容,会用那个呢?准确的应该是不法律,但我们实际只能说不道德。这是我们的汉语不够严格规正精确,在此出现了诘诎拗牙,还是历史上本身对此就是一说,使得我们容易在今天将道德和法律混淆。最近的一些关于新时期社会伦理观道德观的文章,在论述中也普遍存在着将道德与法律混淆的问题,把许多违反法律的事情,归结到道德范畴。特别是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骗取银行贷款,破坏生态环境上,如某某文章谈道德的六种关系时候:
一、商业关系中的道德:假冒伪劣产品;
二、金融关系中的道德:不归还贷款,银行便无法保证存款的提取,更无力发放新的贷款;
三、雇佣关系中的道德:雇佣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和义务;
四、环保道德:不注意环境保护,不重视环保工作,不讲环保道德;
五、公益和互助道德;
六、文化市场中的道德。
专家学者专班尚且如此,也就难怪普通平头百姓了。万万不可说生活都不保还怕什么法律,随处可以听生活都不保还谈什么道德。谁来向他们解释道德和法律区别和共同点呢?道德与法律谁的范畴更大一些呢?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党作为法宝的宣传舆论工具看来有待发挥其导向作用,然而声音太弱,太弱了啊!在利益的驱动下媒体(拿国家的钱,发言权政党管得;取社会的财,绮诳语富人买得;谋个人的利,悄悄话自己进得。如此也混淆怎见其神圣职业道德。)一味追求发行和收视率,忙的可是金钱和美女,暴力和血腥,迎合低级趣味,就像“超女”我看涉嫌动用国家资源,谋取集团利益。我们怕的是极端,但中国人却就会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是红色海洋,要么是金瓯一片,矫枉非得过正。学习他们我也把它放下不表,能看我的文章的人应该明白道德与法律区分,是吗?你和我最怕的就是那些懂法律,谈道德,背后干勾当的人。还是希望现在能睡好安稳觉的人多一些,我就有过草木皆兵的感受,当年偷看黄色录相,同时几人被抓,漏我一个,深更半夜听见敲门声就心慌,恐怖。今天,我们睡得着觉的人,不能在睡梦中错过历史,把伦理观道德观作为话题来讲述对每个人都不为过,让恐怖远离人们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警醒,让我们有所觉悟,在这片本应该是全世界尊敬的文明古国的土地上,不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留下耻辱的脚印:……
我希望媒体在那些无声无息的弱势群体和受害者逆来顺受的时候,再不要谈那么多的商界精英,企业名流的神话,这无异于号召人们去疯狂的敛财,那金字塔永远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真正的记者监督他们,陪笑的记者歌颂他们。但是我也思考千千万万的弱势群体和受害者的力量,怎么还能这样消散于无型呢?我并不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可我还有过下面的经历:一天,我刚刚发动车子,两个背对我的人突然叫起来,说压着他们一个人的脚了,我下车后,那人指着脚面说被压的地方,咦,这就怪了,你背对我怎么会压到正面上去,接下去当然就争执不休,要我赔钱,我当然不肯,最后有人报了警,我想也好现在“撞猴子”警察会处理的。没有料到警察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收我的执照,扣我的车子,根本不听我理论,理由很简单,他说:我那有时间听你们的,我忙着呢。我车子既然被扣,道理的天平自然就倾向他们了,你还能坚持真理吗?想办法取车吧!因为只有这样警察才会将繁多类似的事件,在“公平自愿”的情况下结案。那种屈啊!怨啊!恨啊!无奈,我将那人带去定点医院例行检查,检查费400元,我一看好多名目都没有用到,和医生交涉,他反而又开了一百多元的药,去交吧,我等着写报告,……只好乖乖地把钱交了。这真叫打掉了牙只能往肚里吞,检查结果当然什么损伤也没有。第二天再到警察那调解,看到报告没有问题,让我们双方自己协商解决,最后,我付对方300元完事。给钱时我竟对那人笑了,交警还执照的时候也对我笑了,就是他的一笑我也心动了一下:哦,他还是怕我的。因为这个时候我如果冲动的对着他,骂“X你妈!”他也同样很无奈,因为和我争吵的结果于我无损,他可是要扣奖金的,其同行就可以多分一点点。再到停车场交费取车,因为在送那人去医院的时候我没有配合,拖车的人不耐烦的代我送了一程,我想他们会不会难为我啊,检查车子后没有发现什么,我就往家里走,半路我的车抛锚……
以上的事例就存在着法律和道德的取向和价值,那么你认为我对谁可以用法律,对谁可以论道德。衡量一个社会文明道德水准的高低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法律的尊严。在这个事件中,我自愧没有毅力和勇气去追究什么,我想即使我能够打赢一场官司,我也不会得到超出我投人的赔偿。

❻ 急急...!求几则关于社会道德的故事

181、有点力量就要帮助群众

❼ 社会道德的小事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有一次,我和妈妈到银行存钱,银行里人头攒动,我和妈妈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轮到我们。就在我们走向柜台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我开始还认为他是有什么东西丢在那里要拿回去,可他还没站稳,就发话了:“请问一下养老保险怎么取?”
我可不高兴了,明明是我们先来了,怎么让他先办起业务呢?而且这么大人了,先来后到这点道理不懂吗? 可妈妈却好像让着他一样,什么话也没说,而且还把身子往一边让了让。 妈妈的举动,更让我惊讶和气愤,难道妈妈也不懂这点道理吗? 妈妈好象看见了我表情的变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微笑着对我说:“你是不是有点不高兴啊?”我用劲地点了点头,气愤地说出了我的想法。妈妈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对我说:“你这就不对了。虽然先来后到是规矩,但是他毕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着他,尊敬他。”我这才点了点头。妈妈的表情终于由严肃化为轻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愿意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和别人争吵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经办好了,正招呼我们过去。他这时向我们解释:“刚才真对不起,我有点急事,让你们久等了!”我笑着说:“没关系!这不算什么!” 同时,我也看见了妈妈赞许的目光。
可见,道德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但是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报纸上看见一条反面的新闻:“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什么也没捐。”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没有错,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空大波,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不绝于耳。经事后调查,火炬手并着手再走了一边。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记者怎么这样呢!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
这是道德负面的例子,通过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现,我们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❽ 有关道德的故事

一:姜肱大被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二: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三: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四: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❾ 一篇有关社会道德问题的作文(最好有事例)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没有道德,就好像没版有灵魂。权没有灵魂的人就好像动物、植物和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所以我知道,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最近,我并没有参加社会或任何团体组织的道德实践活动,但是,在生活...

❿ 谁能告诉我有关道德的名人事例

赖宁,英雄少年。来14岁(自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不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热点内容
劳动法处罚力度 发布:2025-05-25 19:21:26 浏览:580
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04:56 浏览:755
丁志刚法学 发布:2025-05-25 19:04:53 浏览:500
海商法中的船方义务 发布:2025-05-25 19:02:37 浏览:234
江山法院面试 发布:2025-05-25 19:01:05 浏览:430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与财务会计 发布:2025-05-25 18:59:33 浏览:338
2018注会经济法视频百度云 发布:2025-05-25 18:55:08 浏览:160
军人道德与修养 发布:2025-05-25 18:53:37 浏览:8
民法典哪有 发布:2025-05-25 18:50:14 浏览:638
教授法学院 发布:2025-05-25 18:48:46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