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名家法学课堂

名家法学课堂

发布时间: 2021-01-21 01:27:23

㈠ 南京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首先,郭秉文不是南师校友。这一点请题主知悉。

另外,给大家补充一些小众些的校友,他们同样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很能体现南师的时代气息、人文气息。

朱青生

国务院经济智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金融界的大鳄其实是81级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从朱镕基秘书、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到中金、申万宏源董事长,这位纵横金融界几十年的重量级“大佬”,于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他本科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而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并取得硕士学位。他是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如果是商学院的同学,有机会可以听听先生回馈母校的讲座,一定会受益匪浅。

㈡ 谁能推荐我一个版本好一些《法理学》教材,最好是法学名家的著作,万分感谢!!!

张文显的法理学 我们学的就是这个

㈢ 武汉大学出过哪些名人

1、吴倩

吴倩,1992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武汉大学艺术系2010级本科班,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内。2012年,容凭借在饶雪漫的长篇小说《雀斑》中担任书模而受到关注。2013年,签约浙华策影视。2014年,因出演传奇剧《隋唐英雄4》而崭露头角,随后,凭借金庸剧《鹿鼎记》被观众熟知。



2、雷军

雷军,男,汉族,1969年12月16日出生,湖北仙桃人,无党派,大学学历,理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

雷军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电子商务创新领袖人物,曾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等多项国内外荣誉,并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㈣ 法学名家高铭暄:我是怎样喜欢上刑法学的

作者:高铭暄,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名誉副主席暨中国分会名誉主席。高铭暄是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国际刑法研究开创者。

本文原载于《法学家茶座》第一辑

我从事刑法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已逾半个世纪,但对我怎样喜欢上刑法学这门学科,我却从来没有形诸文字。

说来话长,童年在故乡(浙江省玉环县鲜迭村)上小学时,我就听人说我的父亲在上海做“官”,至于当的什么官,我并不知道。后来稍稍长大一些,才知道他是在上海特区地方法院当书记官。这件事给自己思想上多多少少打下了一点烙印,觉得自己是“法”门子弟,与“法”字天然有点联系。当然,那时对什么是“法”,我一无所知,不过感性上感觉得到: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门,是打官司的地方,打官司就得去法院。以后去温州读中学,从初中到高中,亲眼看到过法院门口挂的牌子,也看到过不少律师事务所的牌子,报纸上也有一些有关的报道,我的升学志愿就形成。我立志将来考大学要报考法律系。

1947年高中毕业时,我按自己的志愿去办,先后报考了南方的三所著名大学即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律系,有幸都被录取了。因为那时我的父亲在杭州工作,任杭州市地方法院推事(也即法官),我想借父亲的一点“光”,将来求职容易一些,同时也想图个生活方便,就选择了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就读。

当时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是李浩培。李先生是被浙大校长竺可桢从武汉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岗位上聘任过来的。李先生早年留学英国,是国内著名的国际法专家。说来也巧,我入学后第一学年的刑法总则课就是李先生讲授的。据李先生后来讲,当时没有聘请到刑法教授,他就亲自上阵,他一辈子也就讲过这一次刑法课。李先生的讲课分析细致、条理清晰、娓娓动听,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本来就对他仰慕,此时就更肃然起敬了。所有的课,我最喜欢听的是李先生讲的刑法课。刑法学的对象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生动,逻辑严密,并且所见所闻与实际生活距离非常之近,听起来毫无枯燥之感。所以听了李先生讲的这门课之后,我就暗地下了决心:好好学习刑法这门课。当时模模糊糊地也意识到将来选择职业也许就在这一方面呢!

我上了大学之后,父亲有一次对我作了明确的表态:“我不管有什么困难,一定供给你到大学毕业。至于毕业以后,你是出洋留学,还是将来当大学教授,那就看你自己的了。”这段话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首先是激励我必须很好完成大学学业。这个强烈愿望在下述一件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1949年5月杭州解放,其后不久浙江大学法学院即被当时的省军管会文教部撤销(可能与废除旧“六法全书”有关吧),对此,李院长和我们广大同学都表示不能理解,但又无可奈何。同学们纷纷参加当时省里举办的人民干部学校,以便接受短期培训后去从事革命工作。但我坚持要完成大学学业。既然浙大法学院宣布撤销,我就在李浩培教授的帮助下,想方设法转到北京大学法律系继续就读。在解放后的北大,我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法律专业教育,其中也听到了著名刑法学家蔡枢衡教授的刑法课和黄觉非教授的刑事政策课,进一步提高了我对刑法学的兴趣。

1950年,新中国第一所新型的正规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宣告成立,该校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任教。这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令我心驰神往。当1951年7月我在北大毕业,法律系领导征求分配去向志愿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提出愿意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当刑法研究生。法律系领导经过研究满足了我的志愿。这样,从1951年8月起我就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当了刑法研究生。在两年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先后接受贝斯特洛娃、达马亨、尼可拉耶夫、柯尔金四位前苏联专家的专业教育,对刑法学有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就为我的专业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一再沉思,我已与刑法学结下不解之缘,今后我恐怕只有吃刑法学这碗“饭”了。果不其然,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被留校任教,而且一干就是50年。我已由一名青年变成老者,如今还在“老骥伏枥”。

回顾我走过的路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父亲的叮咛激励我完成大学学业,我没有辜负他的遗愿;二是李浩培教授的讲课使我对刑法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了我的人生走向;三是三所大学(浙大、北大、人大)的教育奠定了我的专业基础,使我对母校哺育之恩永志不忘。就我自己来说,我只是有股傻劲而已,认准了刑法学,就执着地追求,专业思想自始至终没有动摇,既不想当官,也不想经商,就想做一名合格的教授。平凡如此者,也就没有资格再罗嗦什么了。

㈤ 给推荐几个名人关于刑法著作

张明楷 《法益初论》、《刑法的基本立场》、《刑法学》、《刑法格言的展开》、《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麻烦采纳,谢谢!

㈥ 求那里有学习法律的网站,最好是名家讲座

中华律师协会律师培训网,有名家的法律讲座。有公开课,有内部培训课程。

㈦ 给推荐几个名人关于刑法著作

张明楷和陈兴良的刑法著作现在是比较权威的,他们有很多刑法学方面的论文。若需要我过几天给你发过去如何。

㈧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法律

法律,说通俗点就是规矩,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规矩。所以,学习法律其实没必要带着什么神秘感,你就象学习其他的什么规矩一样学习它就行了。
既然它是规矩,那么它就得告诉大家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怎样做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学习一部法律之后,这该是我们最起码要搞明白的问题。其实,如果你学习之后知道了这些东西,那就表明你的学习是有成效的。
很多人对法律不可能有很系统的研究,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大面积违法的现象,法律的大部分规定都应该是合乎常理的。也就是说,即使你不认识字,即使你根本没有专门学习过任何一部法律,你也应该知道大部分法律条文的要求。知道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对大多数条文,其实你没有必要寻章摘句咬文嚼字的念叨,你只要知道生活常识就行了,因为生活常识往往不会让你做出违法的事,结合生活常识你再来理解这些条文你就会发现你能很快的掌握你最应该掌握的部分。
有些法律的规定比较专业,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需要你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比如说证券,比如说专利,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根本没有涉足的话,把这些法律学多少遍你也是白搭,因为你连这些法律所规定的一些规则到底做什么用你都不知道,你学了也没用,你也不可能学好。对于这一块,如果你确实要掌握,你就要先掌握这些领域的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这些专业知识掌握得差不多后,你再来学习有关它们的法律规则不迟。
法律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一些语言学的知识,象什么逻辑呀、修辞呀、搭配呀你必须要精通,否则你学习法律永远就达不到真正的专业水准。一个法律大师应该同时是一个语言大师,学好法律是有语言天赋并且通过钻研已经颇有造诣的人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系统学习语言学的意识,结合起来学,一起提高。
精通法律的人与不通法律的人在一种情况之下差距最大,那就是在法律规定与生活常识相违背或是在一般生活中找不到根据的情况下,我称之为例外情况。什么时候才显示水平呀,那是在例外情况下。正常情况下的东西大家都清楚,学过没学过区别不大,在例外情况下,没学过就不知道,学过的才让人感觉到区别。对于这种例外情况,学习法律的人应该记牢,而且钜细靡遗,记得越多越好。
最重要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一些案例,运用所学过的法律理论和条文对其进行分析,找出是非曲直,分清黑白高下,对正确的言行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对不正确的则进行有力的批驳。在这个过程中,学的东西会有一个由死变活的飞跃。

㈨ 请问名家推荐法学生读书:法学专业大一新生读什么书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 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 ,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 [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点介] 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点介] 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点介] 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5.柏拉图:《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点介] 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 1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17.弟子规 [点介]“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㈩ 为什么说法学名家和法律诉讼有关

为什么说法学名家和法律诉讼有关?法学名家,他一般的都是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处等等。

热点内容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19:44:18 浏览:283
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5 19:44:05 浏览:400
人力资源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37:04 浏览:851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37:02 浏览:685
海淀法院主任 发布:2025-05-25 19:35:36 浏览:437
扰民有关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25 19:33:22 浏览:983
唐山市路南法院 发布:2025-05-25 19:33:15 浏览:274
法治博白网 发布:2025-05-25 19:30:17 浏览:583
劳动法处罚力度 发布:2025-05-25 19:21:26 浏览:580
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04:56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