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社会道德人教

社会道德人教

发布时间: 2021-01-21 18:38:34

1.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法治知识点汇编汇总

第一单元 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的好朋友

1. 在学校生活(三)年多了,你一定交了不少好朋友。

2. 与(朋友)在一起是那么开心、美好。

3. 友谊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

4. 我们都渴望获得(友谊),但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5. (不合理的要求)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

6. 友谊来之不易,需要(珍惜)。学会(与朋友相处),友谊才能(深厚长久)。

7. 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原因能让你们成为好朋友?

①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能谈得来;

②经常在一起学习;

③同学非常友善。

8. 哪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会让人难以交到朋友?

①嫉妒心强

②小气、自私

③瞧不起别人

④欺负弱小的同学

(意思合理即可)

9. 要珍惜我们的友谊,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当朋友有困难时,我愿尽力帮助。

②当朋友犯错误是,我要提醒他,并帮助他去改正错误。

③当朋友帮助我时,我会表示感谢。

10. 你和好朋友之间有哪些开心事?分享一下。(合理即可)

说话要算数

11. (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12. “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劝导人们为(人处世要讲信用)。

13. 我们敬佩(说到做到)的人,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14. 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15. 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自觉)了。

16. 如果你的同学说话不算数,你会做些什么呢?

①对他做出的保证进行监督。

②陪伴他完成他所保证的事情。

③在他做违反承诺的事情的时候提醒他。

(意思合理即可)

17. 从哪些由于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要说话算数。

②失信不但会伤害别人,还会伤害我们自己。

18. 一个人对他人说话要算数,对自己就可以说话不算数吗?你有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妙招吗?

①我们不但要对他人说话算数,对自己也要说话算数。

②我们可以对自己承诺的是做出一个计划表。

③在完成自己的承诺时,给自己一个礼物。

当冲突发生

19. 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20. 在我们身边存在这各种各样的(冲突)。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

21. 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22. 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确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

23. 在生活中,我嗯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24. 被人欺负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

25. 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

26. 在校外受到欺负时,也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27. 我们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28. 在校园中容易导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①不遵守校园中的规则

②做错了事强词夺理,拒绝道歉

③处理矛盾的方式不妥当

29. 面对冲突,你有哪些方法来化解冲突?

①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②交换意见,讲清道理

③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④商议办法,和谐相处

⑤请人调节,解决冲突

30. 看到同学被欺负了,你应该怎么办?

①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对欺负行为说“不”。

②向老师家长报告,希望他们赶来制止。

31. 如果你在校园里被欺负了,你应该怎么办?

①请同学主持公道

②向老师请求保护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买东西的学问

32. 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

33. 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的重要渠道。

34. 购买食品时,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购买商品时如有“(三包)”卡,以便(维修和退换)。购物时,要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总之,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发票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

36. 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37. 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8. 购物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在(正规商店)购物,购物后保留好凭证,了解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等。

39. 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首先应与(商家、厂家)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40.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

41. 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12315)

42. 怎样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①要讲文明礼貌

②商品要轻拿轻放

③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位

合理消费

43. 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总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需求)。

44. 当我们提出一些要求时,父母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定。(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会拒绝。

45. 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做到:(体贴父母,想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不赶时髦,不要攀比)。

46. 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47. 学会(克制),根(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48. (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而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样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49. 同学们,请你像想一下合理(有计划)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行为,分别举例描述。

合理消费行为:按实际需要采购日用品;饮食适量,按需就餐;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

过度消费行为: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暴饮暴食,不知约束;不仅没有储蓄,还可能到处借钱。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50. 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

51. 这种浪费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52. 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53. 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54. 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想法)导致的。

55.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6. 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57. 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8. (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59. 浪费有多种表现,请你就几个实际生活中浪费的例子。(合理即可)

把不爱吃的事物扔掉是浪费;卫生间长流水现象是浪费;教室没有人是灯常亮着是浪费。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我们的衣食之源

60. 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1.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联系密切。

62.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63.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位“(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这些东西哪里来

64.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6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66. 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67. 如今,走到世界各国,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些商品上都印着“(Made in China”)。

68. 过去,高科技领域“(中国创造)”的身影还不算多。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中国创造”也有了一席之地。

生活离不开他们

69.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才使这个社会有序地运转起来。

70. 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每天都会接受来自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

71. 尽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劳动者)”。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72. 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尽管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

73. 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74. 很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看起来也许非常普通和简单,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75.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

76.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辛勤地劳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他们的劳动。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当地的风俗

77.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78. 有很多伴随着我们成长的风俗,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79.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80.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81. 春节常见习俗:过小年扫尘、吃灶糖;贴对联、放鞭炮;除夕吃年夜饭,守岁;初一拜年等。(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82.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83.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84. 元宵节习俗:观灯展,猜灯谜,吃汤圆。

85. (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三月节。也被称作“踏青节”。

86. (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又称“双九节”或“老人节”。

87. 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88.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活动。

89.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90.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91. 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92.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心痛。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93. 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常见的关于敬老的一些行为。(合理即可)

94. 给过生日的老人祝寿、表演节目;扶老人过马路;给家中老人洗脚;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95. 在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每年都有因放鞭炮而发生事故,有人建议禁止燃放鞭炮。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合理即可)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96.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97. 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98. 著名的民间艺术:(北京京韵大鼓,东北秧歌,广东舞狮,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华县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江苏苏州刺绣,四川川剧变脸等)。

99. 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100.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102. 面多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103. 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家乡的发展

104. 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105. 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106. 学校开展“家乡发展建设”的调查活动,请你做出一份简单可行的调查方案。

(1)社会道德人教扩展阅读:

方案1:

以收集、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的变化。①方便人们休闲的设施建设(公园、广场、图书馆、体育馆等)

②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

方案2:

以采访家人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可以改为其他方面,如城市建设方面,出行方式方面)发生的变化。

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说,他们小时候的情形,再看看现在的情形。

方案3:一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或了解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

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_

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回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答、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3. 新人教《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案

活动准备
1.一组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图片。
2. 轻音乐《为了谁》《我和你》《感谢你》。
3. 拍摄校园里的劳动者录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再现:“哪些人为我们服务”。
1.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哪些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默默工作的人们,看看他们劳动时忙碌的身影吧!
2.在刚才的画面中,都看到了谁?他们在为我们做什么呢?
3.学生讨论交流,老师随机小结归纳:
(1)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踩在泥水中,辛苦插秧,没有他们,我们吃不到白白的米饭。
(2)交警:每天上学放学,都看到他们不管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为了我们的出行安全,一丝不苟地指挥交通,他们努力维持交通秩序,马路上很有序,我们才能平平安安地到达学校和家里。
(3)建筑工人:他们顶着烈日,为我们建设美好的家园,让我们舒舒服服住在里面。
(4)医生:我们生了病时,是他们辛辛苦苦给我们看病配药打针,让我们减少痛苦,早日康复的。
(5)清洁工人:为了大家周围环境的干净美丽,总是不怕脏和累。
4.小结:小朋友们,不管插秧种稻的农民,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不管是满面尘灰的清洁工人,还是保家卫国的解放军;他们为了我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默默无闻的劳动啊。
5.除了这些人,还有哪些人每天也在辛勤地劳动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6. 欣赏一组衣食住行各种职业人员图片或书上图片:农民、交通警察、建筑工人、售货员、医生、消防员、清洁工人、解放军、纺织工人、邮递员的图片若干张,配乐《为了谁》《我和你》
7.小结:小朋友们对身边的劳动者关注了解得真多,正是有这么多人的服务,我们才能健康的成长,幸福生活。假如我们的社会离开了清洁工,会……离开了医生……离开了警察……离开了售货员……是啊,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重要,为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从没说过累,也没说过苦,他们的贡献真大啊!(出示课题)值得我们尊重,让我们把贡献的勋章奖励给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各种各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对身边人的关注,把这些悄无声息辛勤劳动的人们由幕后推向前台,让学生感受到有很多劳动者为了我们辛勤地付出着,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
(二)小小采访:“了解他们的辛苦”
1.谈话:小朋友们,当我们每天背着书包踏进我们的校园时,关注到校园里这些熟悉的身影吗?播放。[播放一组校园忙碌的身影观察图片]
2.想了解他们吗?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做小记者的机会,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
(1)学生现场采访。
(2)采访完毕,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3.课前,我们的小记者对校园中的各个劳动者进行了采访,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请看采访录像。(师播放采访录像)
(1)录像一:采访食堂阿姨
看完录像,组织讨论:听了小记者的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2)录像二:采访清洁工阿姨
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有什么想说的?
(3)录像三:采访图书馆老师。
等下次轮到我们去借书时知道怎么做吗?
4.小结:为了给我们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的身影,虽然我们天天和他们见面,但平时却很少去关注他们。
5.谈话: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我们学校的保安叔叔、修理工叔叔,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小朋友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老师适当指导:每天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工作感受等)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访。
6.组织学生交流采访情况。
7.此时此刻,小朋友们最想说些什么?
8.总结:小朋友们,通过采访,我们知道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辛苦,为了你们的成长,他们从没说过累,也没说过苦。让我们说一声谢谢你!(轻音乐《感谢你》)
【设计意图:通过录像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校园里的劳动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依托,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意识,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总结
1. 播放歌曲《感谢你》,学生欣赏,跟随着哼唱。
2. 教师总结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里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当个体(这里一般指学生)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4)社会道德人教扩展阅读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怎样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

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

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

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

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也要特别注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既注重了传统节日、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也注意使用古代诗歌、传统格言及谚语等题材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还专门以“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单元,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热点内容
法院工作存在问题 发布:2025-09-06 21:34:56 浏览:686
预算法实施条例修正 发布:2025-09-06 21:26:31 浏览:573
黑洞黑法官 发布:2025-09-06 21:25:52 浏览:150
司法考试三大本教材 发布:2025-09-06 21:13:00 浏览:667
商品房合同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06 21:03:51 浏览:27
劳动法是不是基本法律 发布:2025-09-06 20:59:30 浏览:73
双学位法学算法本吗 发布:2025-09-06 20:50:26 浏览:302
法官逐律师 发布:2025-09-06 20:37:54 浏览:348
民法诉讼法解释 发布:2025-09-06 20:32:09 浏览:241
急救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06 20:20:07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