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道德素质作文
Ⅰ 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道德素质为话题1000字作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缤纷而又繁杂的生活空间,在优秀文化日益占据主流地位的同时,社会中的不良诱惑及“黑色”思想也纷至沓来。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群体也因此沾染了不良恶习,盲目崇洋,摒弃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不尽人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强国,在国际事务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政治、文化稳步发展的同时,国家对中国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政府不断加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但不可否认,在一系列措施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落后、腐朽的思想依旧存在。当代的青少年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国外的文化逐步加大了解,也正因此,中国青少年多了许多“哈韩一族”、“追星一族”,这个被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早已背离了“谦谦君子”、“窈窕淑女”的良好中国传统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染有七彩头发,身着极为光鲜奇特服饰的“新新人类”。人们也很难听到他们说淳朴的中国话,而被其它语言所代替。我曾亲眼目睹一个染紫色头发,手夹香烟的男子撞到了一个花甲老人,但令人发指的是,他若无其事的拍拍衣服,不屑地对老人说了声“sorry”,转身离开。而那个在中国历史中艰难行走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无助地站在原地,眼中一片迷茫。他是听不懂那句“sorry”,还是为青年的无力而感到无奈?我想都有吧。是啊,一个淳朴的的中国心怎能理解那个无知、鲁莽的行为呢?而现在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反而还有增加的趋势,不禁令人痛心、不解。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为何会如此猖獗而没有丝毫收敛呢?是国家的建设力度不够吗?其实不然。的确,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承,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其次,教育也是提高青少年到的修养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观青少年群体,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但相信通过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青少年一代定会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为祖国宏伟蓝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Ⅱ 如何提高道德修养作文
道德是金,令古今中外无数之人为之追求不懈。但尽管是金,却也有三流九等之分。
美好的道德是真金,历经万火锤炼仍不改其灿烂辉煌。败坏的道德要么是污浊不堪的砂石土砾,要么,即使伪装的再好也仅能成为表面挂有一层浮金的仿冒品,只经一火便足以显其不得入大雅之堂的本质。正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美好的道德,让人一生受用不尽。它可以让人本身变得更加完美,可以让别人对你赞不决口,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的命运,使之奔向更加美好明媚的未来,可以造福一方的人民,可以让人名留史册,接受万人的百世颂传,可以……这真金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你自己,也照亮了别人前进的道路。甚至,它可以照亮历史的一片天空。
《将相和》中蔺相如的谦让、大度、有错必改等美好的道德不就照亮了历史的一片天空么?道德,美好的道德,这真金,它们所散射出的金色的圣光改变了许多的不美好,也使美好变得更加辉煌。
而败坏的道德它可以让你失去朋友的支持,失去亲人的信赖,甚至让你自己也迷失前进的方向。这样的危害,小则害人害已,大则可以祸国殃民,威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卖国求荣的奸贼就是绝好的例子,他们造成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
上天并不仅仅赠予了我们“真金”或是“假金”,它赠予我们的是道德,有美好亦有丑恶。我相信,上天做了如此的安排定是希望我们在这滚滚红尘当中用美好的道德感化他人,洁净自己。也用别人的美好道德来消除我们自身道德的恶劣一面。让我们自身同这个世界一起变得更加完美。
希望我们都可以领悟道德的真谛,并且如人们所愿:让美好锦上添花,让腐朽化为神奇。
Ⅲ 以“道德品质”的作文
朴素是优秀的道德品质子曰:“闲哉回也!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闲哉回也!”孔子在古代便十分看重弟子养成朴素的道德品质,可见朴素自古以来便是人优秀的道德品质之一,我们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那三个进商店买饮料的人,都只是为了解渴而已,为什么要讲究什么口味呢!由这件小事便可看出他们的道德修养。我们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培养,任何人都不可能生下来就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司马光小时侯,有一次穿了亲戚送的丝织鞋,被父亲发现后训斥了一顿,从此养成他朴素的道德品质,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见,朴素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我们也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是成功的内在条件。古往今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伟人,都具有朴素的道德品质。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平时衣着朴素,穿得像个农民,有一次他到贵族学校找女儿,学校都不让他进去,就是这样朴素的道德品质让他登上文学的颠峰,获得了人们的敬意。我们也要像他学习这种朴素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是民族兴盛的必要条件。一个民族的兴盛与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道德修养,而朴素的道德品质是其中重要部分之一。德国人民拥有朴素的道德品质,冬天为了避免猫进出时间过长而引起暖气浪费,便把猫的尾巴给弄断了。正是从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朴素的道德品质让德意志民族兴盛。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也必须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朴素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朴素是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成功的内在条件,我们要从小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Ⅳ 建立社会公德,提高个人素质为话题的作文
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那?我认为,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所以,这也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与努力.我们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是它非常脆弱,现在更是受到各种灾难的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看看98年的洪水和去年的海啸吧,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堪重负,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毫无疑问,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
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这里,我要呼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吧.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公德或者个人修养的必修课.只有爱护环境,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否则就会被人们所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也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生活实践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无阶级的社会里,社会公德为人们所公认,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维护和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对立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要绳之以法.
Ⅳ 提高自身文明道德体会 作文 800
让文明之花在心间绽放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财富;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真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注重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因此,拥有美德,讲究文明,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有很多同学都能滔滔不绝地谈文明礼仪和各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总听见某些学生口中吐出的脏话,看见校内校外,街道边随见丢弃的垃圾,我就会不由得反思道,难道我们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吗?所以我们要践行社会文明,就要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践行更多的美好品质。 文明素质,她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我们若想拥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地践行各种文明礼仪,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高。 文明素质,她又是一面折射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民族的形象的镜子,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有着莫大的影响。又如在国外,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人们决不会过马路。只要行人在斑马线,即使车主又很紧急的事,道路上那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都会止步让行,也就很好的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这,试想,一个民族若是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素养,还怎能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文明和美德,不仅对个人,还对一个学校、城市、社会,甚至一个民族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就拿我们学校的礼仪来说吧,它不正是要求我们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的文明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如果我们中的任意一个人没能达到,就会直接影响到创建工作,甚至给城市带来更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严格按照学校礼仪教育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各种文明礼仪和美德。 让文明之花绽放在那我们心间,文明和美德相伴同行!
Ⅵ 道德修养作文
例文二
为“恐人不知”叫好
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三( 15)班 丁晨苏
西晋时,胡质与胡威父子在历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
武帝问胡威:“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惟恐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从材料中看,胡威认为自己淡利求名,与父亲的淡泊名利相比,不如父亲,因而他认为“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境界高。
到底哪个境界更高呢?我倒要为胡威的“恐人不知”叫好。因为恐人知与恐人不知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前者封闭,后者开放;前者仅仅是“独善其身”,后者却是“兼济天下”。
胡质固然清廉,也能严于律己,但由于未作宣传,他的清廉就鲜为人知,而别人也以自己的心思揣度他,因而出现手下都督变相行贿之事。假如他公开表明态度,进行宣传发动,何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后来他除了那个行贿都督的名,但这不是保护人做法)?胡威正是因人“恐人不知”,才识帝王、大臣们见识了他的浩然正气,皇上提拔他,重用他,他将以自身的清廉带动身边的人乃至整个朝廷的清廉风尚。这种效果是“恐人知”远远不能达到的。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生活,我们不得不去竞争,我们要竞争。我们考大学、抢着进高等学府是为了什么?――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在竞争中胜出,我们又如何进入高等院校?我们应“恐阅卷老师不知道”我们的才华,那些高考状元们为什么会吸引社会关注的眼光?因为他们是成功者,他们成功地表现了自己,若他们“恐人知”他们的才华,他们又如何能在竞争中胜出,又如何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恐人不知他们的才华,他们勇于刺青自我,勇于向世人证明:我是最棒的。对此,我们怎能说“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呢?当这些学子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社会时,我们又怎能说“恐人不知”的境界不高呢?
由此可见,“恐人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它也许给你带来安宁的生活环境,带给你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但却无法带给你生命的活力,无法带给你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恐人不知”则不仅仅是对名的追求,它追求的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更代表社会对你的肯定。人是一种“二表动物”,其中之一便是“爱表现自己的才能和品质”。为何要逆着人的本性去压抑自己呢?顺其自然或者勇于表现自己岂不更好?人亦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分子,应为大家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何要“恐人知”?我有某种高于别人的才能或有某种高尚的品德,这就是我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我就应“恐人不知”,就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样我才能不枉费我的才能。
我们现在已搭上开往高考的班车,我们已无法退却,此时此刻,我们又岂能“恐人知”?
简评:
该文反弹琵琶,针对胡威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证了“恐人不知”比“恐人知”的境界高。敢于在文中独抒己见,勇气可嘉,更为可贵的是文章能紧扣时代的脉搏,分析“恐人不知”是当今竞争社会所必备的一种素质,并联系同学们的自身实际加以证明,为“恐人不知”叫好,使得文章既有说服力,又有针对性。这是用小角度写大文章的一个较好的典范。
例文三
千古一梦
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三( 15)班 徐文兰
西晋初,荆州刺史胡质父子以清廉闻名天下,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威:“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惟恐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
恐人知,恐人不知,这二者高下之分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就在一个“名”字上。“恐人不知”虽讲求清廉,不图个人利益,但其目的在追求一个“名”,而“恐人知”则是什么也不看重,纯粹是在淡泊名利。
名者,誉也;利者,禄也。功名利禄,历来是中国文人士子追求不锲的美梦,从西周时渭水边垂钓姬昌的姜子牙,到清朝富可敌国的和?,功名利禄的美梦,穿插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浮现。
一句“恐人不知”,道出了古代多少清廉之士的心态。中国人是很有趣的,如果在名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是选择名而不要利的――并非是真心不要,只是在价值的天平上衡量了一番之后才不得不放弃。像陶渊明,他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有名声。难道真的是纯粹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吗?是不是嫌五斗米太少了呢?如果他做的是宰相,他会不会还那样毅然决然地“归去来兮”呢?答案不得而知,但聪明的读者可以从下面的细节中找出线索:陶渊明归隐后,他的一位朋友的儿子送信到他家。他看到人家孩子穿金戴银、举止优雅,而自己儿子却蓬头垢面,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的妻子对他说,既然当初你已决定离开官场,那么我们的儿子注定会是这样,你为什么还要羞愧呢?不知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后,心里会怎么想?反正我感到很好笑――笑那些文人的道貌岸然。
北宋的李若水,坚贞不屈,壮烈殉国,以前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写文章“假如我是李若水”,我们尽情地铺陈,提出了若干条建议,设想了若干种结局,其实李若水没有别的选择。我想,即使换成别人,比如宗泽,或者岳飞帐下的任何一员大将,都会这么做的。
当岳飞即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时,一连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背后针刺的四个大字依然隐隐作痛。聪明的岳母,仿佛知道几十年后的事情,一针一针地刺下去,刺去了岳飞所有的桀傲不驯。背叛君主,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忠不孝,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岳飞敢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的话就是圣旨,他说什么,你都要服从,不管他说得对还是不对。岳飞最终倒在了“忠君”之名的林旗之下,在功名的追求上,不得不吟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共月”的感叹。
在名利的选择上,我想最后悔的人应该是秦桧。他是当时的新科状元,被派去金国议和遭扣。他在山林里打柴,直到有一天兀术打猎遇到王氏。我想秦桧的本意仅仅是为了生存,他可以丢掉所有生前身后的名声,我不知道面对死亡和遗臭万年我会选择什么,但秦桧选择了后者。一千年了,栖霞岭下秦桧的铁像依然跪在岳飞的墓前,不断忏悔。如果秦桧知道
Ⅶ 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的作文
从优秀到卓越[如何提高个人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微软公司在用人时非常强调诚信,我们只雇佣那些最值得信赖的人。去年,当微软列出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时,诚信(honesty and integrity)被列为一位。
在我发表“第一封信”后,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一个公司要涉入员工的道德呢?我回答:这是为了公司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位应聘者在面试时曾对我说,如果他能加入微软公司,他就可以把他在前一家公司所做的发明成果带过来。对这样的人,无论他的技术水平如何,我都不会雇用他。他既然可以在加入微软时损害先前公司的利益,那他也一定会在加入微软后损害微软公司的利益。
另外有一位同学看了“对话”后问我,为什么我会把诚信放在智慧之前呢?难道我们会去衡量员工的诚信和他们的智慧而给诚信更高的比重?其实,我们的衡量都在直接的工作目标上,并不会对诚信或智慧做直接的衡量。但是,作为第一“核心价值”,诚信是我们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根本不会去雇用没有诚信的人。如果一个员工发生了严重诚信的问题,他会被立刻解雇。
当一个公司这么重视诚信,员工一定更值得信赖。因此,公司对员工也能够完全信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微软公司,公司的各级管理者都会给员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发展他们的事业,并在工作和生活上充分信任、支持和帮助员工。只要是微软录用的人,微软就会百分之百地信任他。和一些软件企业对员工处处提防的做法不同,微软公司内的员工可以看到许多源代码,接触到很多技术或商业方面的机密。正因为如此得到公司的信任,微软的员工对公司才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工作热情。
培养主动意识
坦白地说,中国的学生和职员大多属于比较内向的类型,在学习和工作中还不够主动。在学校时,学生们往往需要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或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课题研究。在公司里,中国职员常常要等老板吩咐做什么事、怎么做之后,才开始工作。此外,许多中国人并不善于推销和宣传自己,这恐怕和中国自古以来讲求中庸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但是,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培养推销自己的能力,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有了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之后要通过演讲、展示、交流、论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客观、直接的交流和沟通
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是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人与人之间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拨是非的做法都会严重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项目或企业经营失败。
比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会的所有人员都应当坦诚地交换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某个人因为考虑到某些其他因素(比如不愿反驳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在会议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唯唯诺诺,会后到了洗手间里再和别人说“其实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这种戴着假面具工作的人不但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会破坏公司内部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对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微软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叫“开放式交流(Open communication)”,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都能敞开心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微软开会时,大家如果意见的不统一,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公司可能错过良机。当Internet刚开始时,很多微软的领导者不理解、不赞成花太多精力做这个“不挣钱”的技术。但是有几位技术人员,他们不断地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他们的上司不理解,但是仍然支持他们“开放式交流”的权利。后来,他们的声音很快的达到比尔盖茨的耳里,促成比尔改变公司方向,彻底支持Internet。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对微软公司保持企业活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彻底的开放式交流也有缺点。开放式交流有时会造成激烈的辩论甚至是争吵,而吵到气头上有时会说出不尊重别人的语言,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软公司的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去年在微软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出我们要把这种开放式交流文化改进成“开放并相互尊重(Open and respectful)”。这要求我们在相互交流时充分尊重对方。当我们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时,一定要用建设性的语言提出。
挑战自我、学无止境
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程序员,再到一位管理者,在软件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大学期间,我们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以后,我们应当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新的技术并积累相关经验;即使走上了管理岗位,我们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软件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每天都会有新技术、新概念诞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的产业。作为软件产业的从业人员,如果只知道闭门造车、抱残守缺,我们就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许多中国学生喜欢与别人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零和游戏”,无法使自己和他人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建议大家最好能不断和自己竞争——不要总想着胜过别人,而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断在自身的水平上取得进步。
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好基础最为重要。从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我们必须学好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基础学科。数学是所有工程科学的基础,无论是软件产品的开发,还是软件技术的研究,都要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英文则是软件行业中的国际语言,要想了解国际上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就必须掌握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够在工作中熟练使用英文来解决问题。
Ⅷ 关于道德素质的作文
道德才是最淳朴的美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用道德镶边,人生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
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的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