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名
发布时间: 2021-01-22 09:52:06
『壹』 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
强豪之民中有人掌握着官吏的短处,因而作奸犯科,谭澄察出他们的姓名,都依法予以治罪
『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
(1)材料一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中“法”的职能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评价: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原因: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材料一的法治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而材料四的法治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4)史实: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识: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在今天的法制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借鉴中外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所规范的是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 |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