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好词

道德经好词

发布时间: 2021-01-22 11:42:44

1. 你好,刚才你回答了道德经的一个词语,我想问问你觉得哪个版本的道德经好些呢

主要分为五个版本:竹简版 帛书本 河上公注本 王弼注本 郭店竹简
其中郭店竹简版本的比较好些,是最近出土的

2. 庄子和老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老子故事圣人辞世“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哲学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3. 孔子和老子谁的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民族文化谁的影响更大

孔子和老子谁的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民族文化谁的影响更大?: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上,亿万华夏子民生生不息,优秀的中华文化繁荣昌盛。老子、孔子这两位至圣

3

孔夫子在旧时代,统治文化高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称孔圣人。

4

我个人认为孔子和老子两个人的文学成就同样高,对后来民族文化影响都很大,孔子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称为孔圣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理义与理智,泓杨儒家理义之道。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老子是道家始祖传播道家文化,讲究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与人争。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等等。如果要说谁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最深驰名中外的,我觉得还是当属孔子。

5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伟人圣人,他们在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老子和孔子就是他们中最好的代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都与他们有关。

他们都是大圣大贤,如果一定要从他们中比较谁的贡献更大,影响更大,要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地位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文化名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二、思想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三、著作: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传颂,可以与《圣经》比肩。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由于孔子的思想更有利于古代政治阶级的利益,所有明面上看孔子的影响好像大,但老子的影响却是世代相传,用不磨灭的,已深种在中国人思想中,是真理的从在,其价值是远超孔子的。孔子也曾向老子问道,对老子的思想也称道不已。著名的文学奖鲁迅先生说过:“读懂了道教,你就读懂了中国”,以其独到的见解和锐利的目光,这样评价道教,可见道教在中国的影响之大,而老子被尊为道祖,道教的发展可以说是老子思想的传承。可见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大,是远远超过孔子的。


6

孔子与老子,一个是儒家说学的开山鼻祖,一个是执道家学派牛耳的创代宗师。两位都是了不起的大思家,两位大家的相遇是否有火星撞地球般的惨烈和激情四射?历史会给他们相逢的机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两位都是春秋时人,老子应该比孔子大二十岁左右,据传孔子曾四次问道(礼)于老子。当时儒家还未创立,孔子应该是执晚辈之礼见的老子。

孔子所留传的文学作品不多,大家所熟知的诗书礼易春秋所谓《六经》,估计孔子也是在前人的基础编撰而成。《论语》是其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行对话,收集整理的一部册子,算不算原创还有待争论。

孔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他光辉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不说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只凭他“有教无类”四字,就为后来无数社会底层民众受益良多。

他的修齐治平,仁政治天下,客观的说比老子那清静无为要实用的多。直到今天,天下大同和小康社会这些名词都是孔子最先提出,可见其思想的前瞻性。

儒家一脉在后世程朱理学的改良后才被带歪,逐渐沦为统治阶层对付被压迫阶级的圭臬法宝。但总掩盖不了孔子的伟大。后到王阳明的心学创世,格物致和之类直到今天还影响深远。

老子传世之作也不多,仅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其中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广为人知。

老子十来岁入学时,就以好学深思出名。他问他老师,天是什么?老师答就是空空的啊(清清者也)。又问那天外呢?老师又答是更空的天啊(清又清者)。那更清的天之外呢?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啊,前人书上又没说。

孔子是了不起的大教育家,老子是最勤奋敢于思考的学生。总体来说,经世致用方面,孔子总的成就和后世影响力是大于老子的,从今日的道家势微便可见一斑。

单以文学成就方面,老子应更胜一筹,一部《道德经》足以脾睨天下。孔子自己都说过:鸟,我知它会飞。鱼,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但是龙行云布雨我就不知道了。老子就是那龙啊。

7

问问群众,相信几乎都对孔子略知一二。

孔子学院不仅中国有,在国外也有一席之地。

言简意赅

传承千年!

8

1.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当下,没人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答案。

3.举个例吧!《三国演义》这本书,原著宣扬正统的。历来曹操是红脸,但伟人说曹操是英雄,这个时代就吹熏风了。

3.庄周,民国以前是把他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反对正统,歌颂象盗跖那样人物。伟人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9



孔子和老子这两位至圣先贤在同一时代的横空出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他们的文学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上下,没有哪一个最高。对后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同样的巨大影响力,推动着历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儒家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孔子的思想比老子更接近社会现实,更符合民生百姓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生前述而不作,但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提问与回答,再通过各个弟子所作的记录综合在一起,写出了一本儒家最经典的著作《论语》。

巜论语》所记述孔子的儒家思想理论和语言,博大精深。既富有哲理,又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孔子晚年修订的《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当时以及后来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教材。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大部分考题都出于四书五经之中。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一种积极入世,兴家立业,兼济天下的胸怀大志。这是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最高尚的境界。统治者的为政以德,得民心得天下,老百姓的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最终达到社会大同,天下为公。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一本只有五千字的巜道德经》,道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现律。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崇尚按自然规律办事,不随意破坏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清静的自然环境之中,既要充分地发挥自己,又不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太高。这种看似无为,实际是无所不为,大有作为。统治者在发布国家的方针政策之后,实施轻徭薄赋,没有更多的干预和限制,老百姓才有着更大的创造。这种看似是无为而治,实际是更好地治理国家。

孔子五次礼问于老子,得老子真传而进一步发扬光大。孔子与老子是中国历史文化上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他们思想的光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儒家与道家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10

你说谁的文学成就最高,你自己都把标题,把孔子排在了第一位了。你怎么不说,老子和孔子谁的文学成就高呢???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里面学习孔子的东西好像比较多吧!

4. 道德是什么意思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版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权、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4)道德经好词扩展阅读

“道德”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5. 请用或者给我家牛宝宝取个好名字,谢谢!

老子之学,玄妙之极也. 比如刘备的 姓刘 名备 字:玄德 老子说"澡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男;王玄正 老子水的哲学,空前绝后.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而女子形象水 女;王玄柔 为取此名我可费了一番心思哦.

热点内容
劳动法年终奖是多少钱 发布:2025-09-08 19:28:32 浏览:71
律师可以探监 发布:2025-09-08 19:16:49 浏览:329
超道德价值 发布:2025-09-08 19:03:22 浏览:764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条 发布:2025-09-08 18:54:13 浏览:30
李澜律师 发布:2025-09-08 18:53:15 浏览:273
上海市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 发布:2025-09-08 18:45:45 浏览:968
云梦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8 18:32:53 浏览:276
合同影印件具备法律效力么 发布:2025-09-08 18:30:51 浏览:551
特朗普重新计票法院否决 发布:2025-09-08 18:18:19 浏览:347
小镇太法官 发布:2025-09-08 18:16:55 浏览: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