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要求
① 报考法学专业有什么要求
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自己喜欢这个专业,符合报考入取的条件就可以。可以参考学校的往年招生情况。
② 学法律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个人素质能力
在我看来,法学专业素质包括了学习(研究)方法(知识工具)的掌握、知识的积累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习(研究)方法也就是知识工具,是指学习知识所应具备的将这类知识从自己脑海之外,进入自己脑海之内,形成自己的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慢慢积累的,每个人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一项知识本来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之外,你完全不懂它的意思,那么,你如何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呢?这就要提到“语境”的问题。任何知识均是在某个语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是故,学习(研究)方法(知识工具)第一重要的就是语言:包括所有你要涉猎的知识存在的语境。我们现在存在的当然是汉语语境。于是,你的汉语言知识就是既非常重要也非常基本的一项素质了。简而言之,当一项知识用汉语言的表述方式呈现在你眼前时,你必须能准确地理解它、消化它,并且能用汉语言传达给其他人并为他人理解和消化。仅仅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可能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等项能力,但实际上,这种能力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综合能力。当然,汉语言能力一般是在大学入学之前就应完全具备的。如果发觉自己的汉语言能力还不够强,那么应当在这方面苦下功夫。多看一些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胡适、朱自清等人的杂文、散文或是文艺评论,可能对你有帮助。因为现代汉语就是以他们这代人的文章为模范的。如果觉得他们的文章读起来非常吃力甚至闻所未闻,那说明你的汉语言能力亟待提高。在具备汉语言能力的同时,作为对自身视野的扩展,还要掌握一门外语——比如英语。虽然中国的英语教育非常陈旧,但这并不妨碍你掌握好这门语言。关键是自己要懂得为什么要掌握它,而不是一味应付考试。掌握英语的方法与学习汉语的方法有某些相同之处,但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要让自己了解英语语境下人们的人文环境(如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学通英语,这不是通过背单词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将来你完成研究生课程要继续攻读博士,那么还要掌握另一门外语,比如德语、法语或是日语。对于学习研究法学的人而言,英语、德语、法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这与民法法系(德、法)和判例法系(英、美)代表国家有关,中国法学界向来就将这些国家的法学研究结果奉若神明(当然现在学者开始反思这一现象了,有兴趣可以看看邓正来等人的文章)。知识积累,就是将你懂得了的知识积累在脑海的过程。记忆是必须的,学习法学,记忆只是开始,绝不是结束,更不是目的。从记忆一个概念入手,掌握概念的特点,再将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分,进而将这个概念放入整个知识体系之中,掌握它的来龙去脉,这样才是掌握了概念。比如考研试卷上的分析比较题,给出两个概念要求考生比较(如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就是考察考生对这方面知识掌握了多少。做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含义和特征,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书本上有老师的结论,但那只是老师的知识,你尽可以不加思索地把它完全背下来,也能把它完全理解消化。或许考试的结果在分数上不分伯仲,但两者的学习效果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读死书”与灵活掌握知识的区别。真正掌握知识当然是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并且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任何一对概念之中去,这就叫“举一反三”。最后聊聊人文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我看来,法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本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当今世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法学周边学科知识等等。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生阶段,不接触实务,最好是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了解中国历史及社会现实,可以读一读历史书籍、古典文学作品,比如读《红楼梦》,从法学学习者的角度看,就是要通过书中描写,掌握中国古代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方式,而不能像学中文的人一样,只看当中的诗词歌赋。世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理论和观点,这也是当今法学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法律的价值和理念完全就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成为这些观念的记载体,法学者也成为这些观念的忠诚“卫道士”。我不知道你们的参考书目当中是否有商务印书馆的那些书籍,如果有,可以选择其中几本看一看。我在大学时曾经读过《法学阶梯》、《论法的精神》、《论犯罪与刑罚》、《乌托邦》等几部。之所以选这几本,一来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二来是这几本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如果选择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那么恐怕本科四年下来都读不懂,可能会失去对法理学这门课的兴趣。还有就是法学周边的学科知识,比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学、美学等等学科的知识。
③ 高考志愿 法学 有什么限制,法学包括什么
报考法学没有什么限制的,是法律基础学科,主干课程一般有宪法、法理、行政法、民商回法、刑法、经济答法、诉讼法、国际法、法制史等等;出来的学生可以做公安、检察官、法官、律师、各种单位的法律顾问等等,很多公务机关也都招法律方面的人才,考公务员的话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但是如果你法学专业毕业,想考公安系统的话,会对身体有一些要求,其它的还没听说有什么限制。
④ 公务员考试 要求法学 法学包括那些专业
首先要看职位表中专业要求那类写的是“法学”还是“法学类”
如果是法学:就要专求报考属者的专业职能是法学,一个字都不能差,
如果是法学类:那么参照公务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本科目录
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诉讼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研究生目录
法学类: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法律硕士
⑤ 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学专业的要求是什么
您好: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自治县(旗),各自治区所辖县(旗),各自治州所辖县;国务院审批确定的十四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辖县(市、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区)(不属于国家或者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县级市、区除外);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九省、自治区所辖县(市、区);重庆、陕西省(市)所辖县(包括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级市、区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县级市、区);西藏自治区所辖市、地区、县、县级市、市辖区,可以将报名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法律专业专科学历。
放宽报名学历条件政策的适用以户籍为准,期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
(5)品行良好。
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报名的,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符合报考学历(学位)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并没有专门对法学专业的要求。
⑥ 法学专业的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专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属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⑦ 公务员考试要求法律专业的法学专业能报名吗
当然可以,法学专业是法律相关专业中最正宗的专业,因此只要是法学专业,都能满足法律专业这个要求。但是具体到某些更细化专业的职位,法学专业不一定能报,比如要求诉讼法院、民法学、刑法学等
⑧ 学习法律专业需要具备的素质
责任感,理智,洞察力强,想做法律人最起码应该有对法的尊重和敬畏,理性缜密的思维 ,敬业精神,能吃苦,有耐心,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有敏捷的思维,善辩的口才,良好的社会关系
为人要坦诚,对人要热情大方,不计较个人得失,存点道德,讲点良心.法律的本意是惩恶扬善! 语言的表达是可以训练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律师,一定要正直,起码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先,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委托人的问题,正确判断委托人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虽然受托于委托人,但律师职业内在地要求律师具有独立的判断和独立的行为,不能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志行事。律师在执业时还应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其次,要有强烈的执业意识。律师应当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要善于与客户交流,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不是标准化服务。
再次,要有熟练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是否听清了客户问题,能否清楚、准确、通俗地表达专业的法律意见,做没做好资料的收集、识别、筛选、澄清、分析工作,完没完成尽职调查报告、法律意见书、合同文件、工作备忘等工作成果是评价律师服务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最后,律师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律师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律师提供的是专业法律服务,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相比咄咄逼人的口才和赤裸裸的权力交易更为重要。
合格的素质体现在对律师和法律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上,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一、 天赋
做律师还需要天赋吗?当然!我是说你想成为一个像样的律师。天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心智,如果心智发展不平衡,性格的某一方面过于极端,那么就不适合做律师。譬如,对事对人毫无热情,那么你不适合做律师。如果你总想伸张正义,你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律师人,因为律师要面对的许多问题,不是简单到只有正义或不正义。
其次,如果你是一个残疾人,你的长相对不起观众,你也不会成为一个像样的律师。现实社会就是这样,人与人最初的交道,人的相貌比才学往往更重要。即使长期相处,谁都希望自己的律师相貌堂堂,而不是形容猥琐。如果爹妈给了你不凡的相貌更好,如果你相貌平平,那么你需要时间的历练,你需要不断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是内心的修养可以反映在外表,但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外表应当有基本的基础,才可能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影响自己的外表。有些通过司法考试的朋友,几扣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而不得其入,始终搞不清原因。有的就是因为我讲的原因,尤其是一些注重名望的所,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关心应聘者的相貌。 我并不是歧视残疾人士和长相不佳的人士。
二、后天的能力
虽然我将律师应当具备的以下能力定义为后天的能力,实际上,后天的能力往往又与天赋有关。我们就把它叫做后天的能力吧。
律师应当是最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这种善于打交道并不仅来自天赋。如果你不但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且不愿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你根本无法做一个律师。
如果你不善于表达,包括言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包括一对一的表达和面对成十上百人的发表意见,也没有下定决心改掉这一对律师来说是极大缺陷的问题,你不能做律师。如果你现在还写不好一份检查或家书,你就扔掉做律师的想法算了。当然,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都可以不断的学习锻炼,这既需要时间,更需要你自己自觉的认识。
三、善于不断学习,包括书本上的、他人的、自己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