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2016年7月
①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德育等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②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③2017年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④2017年教育部中考改革补充通知中指出,除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4科课程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科纳入录取计分科目。
北京市目前实施的3+3中考方案中,语数外必考,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5科中选3科(两门理科中选1或2门,3门文科中选1或2门)。北京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闭卷考试,在3门文科中选择率是最高,被誉为“强势回归”。而刚公布的北京市2020年实施的中考改革方案中,考试科目确定8门按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成绩必须计入。
1.有利于落实德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有利于统一考试的公平要求,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带入考场的材料准备不全而丢失分数。
3.有利于引领教学变革。考试形式的调整可以带动教师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提高研究课程标准的能力,提高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严谨的学风,对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5.有利于初高中衔接。2020年,山东高考增加学考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高中政治学科是闭卷考试,是学考中的重要一科,如果学考不合格,将不能作为高考等级考科目。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学科发展规律,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使考试方式改革这个变量变成学科发展和学生成绩提高的最大增量。
B. 求2016年7月版的七年级上册鲁教版《道德与法治》的教案,要word文档
网络文库上有,你搜索“”2016鲁人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案“”
C. 道德与法治的节目列表
日期内容2016年2016.02.25女要嫁对郎2016.02.24豪门女婿的狼子野心2016.02.23人心可畏,心理医生的畸形报复2016.02.22煮妇也疯狂之反击2016.02.21煮妇也疯狂之胁迫2016.02.20命案逃亡18年2016.02.19煮妇也疯狂之阴谋2016.02.18煮妇也疯狂之蝶变2016.02.17煮妇也疯狂之惊艳2016.02.16煮妇也疯狂之变身2016.02.15煮妇也疯狂之离间2016.02.14煮妇也疯狂之婚变2016.02.13煮妇也疯狂之情殇2016.02.12煮妇也疯狂之偷情2016.02.11煮妇也疯狂之情迷2016.02.10煮妇也疯狂之诱惑2016.02.07舞蹈女孩想成名,偶遇大导演2016.02.06女骗子的爱情2016.02.05夺夫之恨2016.02.04跃上枝头变凤凰2016.02.03藏在身体里的秘密2016.02.02陪酒女的身世2016.02.01婚姻真人秀2016.01.31躲猫猫的未婚夫2016.01.30飞车夺命2016.01.29是毒药还是解药2016.01.28被出卖的良心2016.01.27鬼丈夫2016.01.26罪恶灵魂 老家的“妻子”2016.01.25罪恶灵魂 鱼死网破的对决2016.01.24一不小心遇到你2016.01.23一张死亡名单2016.01.22墓碑前的婚礼2016.01.21小偷爱上女警察2016.01.20罪恶灵魂 贴身女助理2016.01.19步步皆错2016.01.18罪恶灵魂 冤家成拍档2016.01.17人不报天报2016.01.16惨遭割喉的 前女友2016.01.15罪恶灵魂 一桩悬案2016.01.14单亲妈妈的毒药2016.01.13心债难还2016.01.12当爱覆水难收2016.01.11罪恶灵魂 滚吧 凤凰男2016.01.10倒追男上司2016.01.09三十四刀夺人性命2016.01.08重婚谜团2016.01.07职场害人记2016.01.06诡异绑架案2016.01.05青梅竹马的爱情2016.01.04爱很简单2016.01.03我的女友是婚托2016.01.02老戏骨遭遇女骗子2016.01.01妈妈是老虎2015年2015.12.31家庭变奏曲2015.12.30心瘾2015.12.29我的天使是魔鬼2015.12.28恋爱测试
D. 最新2016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仍然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著名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E. 2016年秋学期全国哪些省份最先使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
2019年秋季学期,江苏省最先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
2019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内道德与法治》容统编教材正式使用,并由校园组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前期组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教师师资力量组建,并寻求法治教育课堂资源和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资源。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青少年法治研究中心专家团队联合法研堂创新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并为校园提供课堂教案、上课课件、法治教育资源和课后系统,帮助校园完成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的建设。
同期,校园普法宣传教育资源也随之上线,为校园建设法治文化,校园普法宣传教育文化等提供了大量的法治教育教学资源。
F. 如何评价我国思想品德课本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专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属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将小学、初中政治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工程,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