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发布时间: 2021-01-22 15:46:06

❶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当前我国实际,谈谈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扩展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揽全局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都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战略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渝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❷ 民主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最高类型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管理经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广泛权利和自由,并且有法律和物质的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只有对敌人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民主的内涵:
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 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形式
和国家形态。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是 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 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和现 象,如民主社会、民主政治等。而民 主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已成为
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成为现代 文明国家的根本原则。多数国家在宪 法中规定“主权在民”、“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等的原则,是人类文明发展 的重大标志。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与专政相联系的, 两者互为条件,不可分割。民主总是 统治阶级的民主,而对被统治阶级而 言则是专政。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
同类型的民主制度下,民主与专政的 统一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而已。

❸ 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扩展阅读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❹ 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2019-05-10 TA获得超过9700个赞
关注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平等原则、统一原则。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

社会主义法治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自觉的行为规范。所以,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广大人民应该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社会主义法治所反映的民主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的民主。民主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的一切规范都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

它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庄严地、详尽地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司法机关坚决地、切实有效地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侵犯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敌对分子依法制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又是依靠广大人民制定,依靠广大人民执行,依靠广大人民监督,依靠广大人民遵守的。一句话,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从而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产生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

社会主义法治的平等原则正是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平等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广大人民在上述领域平等的一种确认和保障。由于社会主义法治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平等紧密相联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同时,社会主义法治所确认的平等又是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平等,即不仅是享有平等权利,而且也履行平等义务。在社会主义法治里,权利义务是一致的。

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会主义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不允许各地区、各部门擅自制定和推行与法律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相违背的制度和规定。

热点内容
党风党纪法律知识题库 发布:2025-09-08 23:22:26 浏览:677
法官回避缺陷 发布:2025-09-08 23:21:20 浏览:27
广州下沙法院 发布:2025-09-08 23:05:38 浏览:24
道德经中提及的 发布:2025-09-08 22:36:46 浏览:527
合同法全文司法解释六 发布:2025-09-08 22:31:35 浏览:403
合同法中如何辨别要约与承诺区别 发布:2025-09-08 22:29:06 浏览:892
广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8 22:28:25 浏览:842
行政法的调查研究方法 发布:2025-09-08 22:28:11 浏览:195
泸州市龙马潭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08 22:28:09 浏览:418
瑞达行政法讲义云盘 发布:2025-09-08 22:24:54 浏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