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专业
①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专业介绍
中文系始建于1983年,1984年开始本科招生,是长沙理工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系之一。 2003年由原长沙电力学院中文系、原长沙交通学院大学语文教研组、原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文秘教研室合并组建为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生生不息,发展至今。
目前,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设置有“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等专业方向;此外中文系还承担了外国留学生汉语教育工作。中文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语言学、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2007年开始本科一批招生。2011年,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中设置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二级学科点,开始招收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淀和创新,我校法学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我校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各项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目前,我校拥有法学类中文图书资料16万余册,外文图书1700余册。2009年,我校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模拟法庭。目前,我校建立了 7 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其中,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实习教学基地被评为湖南省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我校已将法学专业列为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学校为法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法学专业发展后劲十足。 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1人,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4人;博士6人,硕士13人;平均年龄35岁,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充满创造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并聘请著名相声艺术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兵、潇湘晨报总编辑刘剑为我校新闻传播学客座教授。
新闻系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创新性素质为核心的专业定位,培养知识领域宽、专业素养强、具国际化思考、本土化操作能力,适应媒体融合时代要求,能在专业媒体、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②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有哪些专业
有法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文秘教育
③ 文学院都有什么专业
1、文艺学抄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字学
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
3、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4、文献学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
5、戏剧戏曲学
戏剧戏曲学是戏剧戏曲学专业下所学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对戏剧戏曲理论及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④ 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专业介绍
2008年由教育部直接批准兴办的专业,隶属于行政管理系。该专业充分注重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并拥有一支年轻精干、团结合作、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生在校学风良好,各方面表现活跃,尤其社会实践能力强。
一、专业基本情况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旨在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为国家和地区培养适应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通晓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熟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学习内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知识学习,劳动力资源配置和社会就业管理与调控的理论方法,就业供求、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准入、职业指导等相关研究;学习、研究社会保障理论及运作模式,掌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的依法管理;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熟悉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的调节、仲裁处理和对劳动关系的监察工作。基于社会需求、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要求,着力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技能,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级应用人才为出发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置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财会金融、基本技能等知识模块,主要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企业行政管理、劳动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就业管理;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分析;税收与财政、金融与投资、社会保障精算、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等等,这些知识模块组合与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社会适应性。
三、人才需求状况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统必须加强其自身能力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早日实现赶上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而发挥提供不竭人力资源动力。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事业单位、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各级种类企业极需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其需求量极大,专业发展前景极好。
四、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高级职5名,其中教授2名,本专业有10名专任教师,所有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如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等名牌大学,其中博士和博士在读有3人。另外,为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文法学院一方面制定了人才引进办法和对策,并从青年教师培养入手,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组织观摩教学,实行导师制等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还制定了教师科研奖励办法等,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上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效果显著。教师们教风良好,能够从严执教,能够完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并取得积极成果 。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文秘、企业行政。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一般安排6-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 行政管理专业创办于1999年,其前身是原华东冶金学院基础部申报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0年与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社科部合并后成立了公共管理系。2003年公共管理系考虑到社会需求,申请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调整为行政管理专业,2004年为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独立建系。通过多年办学,行政管理专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和地方政府治理研究所两个科研机构;2007年获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校就业先进单位;2009年在校文科中已率先进入安徽省本科招生第一批次录取行列,并正在积极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行政管理系现有教师12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5人,所有教师都拥有硕士学位,且多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院校,其中博士及在读读博士5人。有3位教师曾经分别被遴选为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教学科研骨干,有2位教师被遴选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骋请了南京大学严强教授、北京大学陈恢钦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顾平安教授等一批全国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通过多年努力,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多次在学院及学校教学比赛中获奖。行政管理专业拥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1人。拥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公共管理”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并先后共出版教材12部,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获得省、校级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宝钢奖教金”等各种奖励表彰和荣誉称号8人次。
在科研上行政管理专业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课题和安徽省课题13项,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近40余项,近两年每位教师人均主持1-2项纵向课题。出版著作13本,获包括省政府社会科学二等奖在内的科研成果奖12项。在《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等国家重点核心和国家级期刊科研论文80篇。
近3年行政管理专业教师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加强与政府合作。通过招标获得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马鞍山市及芜湖市人民政府课题9项,为省政府、马鞍山、芜湖市人民政府决策和治理提供思路。这些课题成果受到了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高度赞扬,也为行政管理专业赢得社会信誉。
多年办学,一届又一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为人、学习、实践等方面都取得骄人的成绩,为行政管理专业取得巨大的声誉。行政管理专业的每年的四、六级、计算机考试都在安徽工业大学名列前茅,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国家、省奖学金,安徽省优秀团干和安徽省优秀班级荣誉称号。在学校举行的挑战杯、SRTP项目上也是成绩斐然;多人在国家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大运会、多哈亚运会、东来运动会、09年全运会获得多枚金牌,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行政管理系从2004届有毕业生伊始,就逐渐形成集学业、就业、论文和价格养成为一体的就业导师制,通过多年摸索,已经形成一条毕业生就业导师制之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就业去向是上海市、天津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合肥市、无锡市、宁波市等大中城市,从行业看主要就业去向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业事业单位等。多届毕业生已经有一批在政界、学界和商界崭露头角。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约有3人以上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调,10人左右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中央、地方公务员及其事业单位,5人左右考上研究生。2010届毕业生到3月底已经有3人分别被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为研究生,3人被录取到中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8人入围省委组织部选调第一轮,20余人进入各级各类企业,一次就业率已经达到60%以上。 专业创建之初即以育人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了第一轮培养方案,确定既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专业特色;1999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更名为法学专业的同时,进行了第二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把经济法作为专业特色;2002年根据教育部教[2001]5号文件《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按新要求进行了第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把民商法、工业产权法确定为专业特色方向。2009年7月又再次修订了培养方案。开设主要课程是: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
为夯实法学基础,本专业开设16门法学核心课程,并制定了法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等教学大纲35门。在教材的选取上,按学校要求优先选用近三年版的重点大学出版的统编教材和获奖教材。同时,还开设了部分选修课程。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和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按照教学规律和流程建立了纸质或电子文本教学文件和资料归档制度。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各实践教学环节均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同时,在校外建立了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安徽省高级法院、马鞍山市中级法院、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以及各律师事务所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课内采取模拟法庭演练和案例教学,课外旁听真实案件的庭审活动、各种专业实习以及参加学术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通过上述各种形式,使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以增强学生综合训练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从选题、指导、论文答辩及评分等环节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积累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指导的经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⑤ 文学院有哪些专业
文学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商务英语、传播学、英语、俄语等,具体文学专业名单见下表。
文学类专业名单一览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5
学科门类:文学
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50101 汉语言文学
50102 汉语言
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50105 古典文献学
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0201 英语
50202 俄语
50203 德语
50204 法语
50205 西班牙语
50206 阿拉伯语
50207 日语
50208 波斯语
50209 朝鲜语
50210 菲律宾语
50211 梵语巴利语
50212 印度尼西亚语
50213 印地语
50214 柬埔寨语
50215 老挝语
50216 缅甸语
50217 马来语
50218 蒙古语
50219 僧伽罗语
50220 泰语
50221 乌尔都语
50222 希伯来语
50223 越南语
50224 豪萨语
50225 斯瓦希里语
50226 阿尔巴尼亚语
50227 保加利亚语
50228 波兰语
50229 捷克语
50230 斯洛伐克语
50231 罗马尼亚语
50232 葡萄牙语
50233 瑞典语
50234 塞尔维亚语
50235 土耳其语
50236 希腊语
50237 匈牙利语
50238 意大利语
50239 泰米尔语
50240 普什图语
50241 世界语
50242 孟加拉语
50243 尼泊尔语
50244 克罗地亚语
50245 荷兰语
50246 芬兰语
50247 乌克兰语
50248 挪威语
50249 丹麦语
50250 冰岛语
50251 爱尔兰语
50252 拉脱维亚语
50253 立陶宛语
50254 斯洛文尼亚语
50255 爱沙尼亚语
50256 马耳他语
50257 哈萨克语
50258 乌兹别克语
50259 祖鲁语
50260 拉丁语
50261 翻译
50262 商务英语
503
新闻传播学类
50301 新闻学
50302 广播电视学
50303 广告学
50304 传播学
50305 编辑出版学
⑥ 人文学院有什么专业都学些什么
文学院一般大学下设的包括文史哲方面专业的学院,以研究中华文化及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为目的。像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都是人文学院的。
主要学思想文化,历史知识,语言哲学类等的知识,人文学院主要培养的是思想性的人才,参与思想工作与文化研究性的人才。
人文学院设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律事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英语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八个专业,其中文秘专业是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是校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2200多人。
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副教授19名,外籍教师2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6名。
本院承担着文秘、商务英语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承担全校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课的教学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院重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设备先进的文秘综合实训室、公关谈判室、速记室、语言实训室、微格教室、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训室和数量充足、运行状态良好的校外实习(训)基地为专业实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文法学院专业扩展阅读:
人文学院包括外语系、中文系、公共外语教学部、文艺部两系两部,设有英语、日语、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
学院注重培育自由、民主、理性、平和、创新、宽容的文化氛围,注重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注重建设师德好、学养深、能力强、勤于钻研、甘于淡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⑦ 文法学院都有什么专业啊,学的是什么
社会工作 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新闻 播音与主持
⑧ 文法学院都是那些专业
哪所学校的文法学院?每所学校一般设置都不一样的。一般都有社会工作 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新闻 播音与主持
⑨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有什么专业
法学 汉语言 行政管理 广告理论 多少分得分省市啊,09年山东各地录取分数也各异,我们是588分,都差不多吧
⑩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院系简介
文法学院法学专业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本专业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厚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司法、法律服务、行政执法、法学教育研究和公司企业法律实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该专业具有十六年的办学历史,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000多名本、专科合格法律人才。为满足学生拓宽知识面的要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自2002年起,经教育厅批准在校内招收法学双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法学博士学位2人、法学硕士学位12人。先后有14人取得全国律师资格或国家司法资格、全国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多名教师在各级法学研究会担任学术职务。教师中有一人获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一人获校首届“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有3人次获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质量一、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厅级和学校课题2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校、厅级奖15项。在经济法、农业法等领域取得一批研究成果。 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3年经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行政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掌握行政学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社会调查方法、公文写作和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6人。教师中有二人次获校“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有3人次获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质量一、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5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4部;先后承担省社科规划办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2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三等奖3项。在行政学理论、公共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 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于2005年经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文秘教育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普通高校、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从事文秘类课程教学和研究,以及在各类教育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中从事文秘、公共关系、电子商务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教师中有一人获首届学校教学名师,一人获首届“学生心目中十大优秀教师”称号;先后有4人次获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质量一、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50多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教材12部;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厅级研究课题20余项,获省、厅、市校级成果奖10余项。在文学理论、应用文写作、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