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误国

道德误国

发布时间: 2021-01-27 03:54:56

❶ 世说新语怎样分类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关东汉到南朝刘宋人物轶事的杂史。作者是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梁朝的刘峻(字孝标)作注。在汉代时,刘向曾写《世说》,但已散失。《世说新语》原名也是《世说》,所以为和刘向的区别,又叫《世说新书》,宋代之后改为现在这个名字。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 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於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上卷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中卷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下卷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崇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❷ 东方玄学是怎样一种存在

玄学”一般特指魏晋玄学。也叫“形而上学”。原指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何晏、王弼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任自然”。玄学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在正统士大夫看来,诸如此类清谈都与国计生民无关,因此有"清谈误国"的说法。

唐代有道教学派重玄派,“重玄”亦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重玄派的最初形成当是魏晋玄学的产物,魏晋时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道德经》,奠定了这一学派发展的基石。

❸ 清流是什么意思

1.“清流遗风”中的“清流”一词的意思
与“清流”一词通用的多是“清议”一词,也有“清谈”、“空谈”等俗语。历代的清议,即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为官者一旦触犯清议,便会丢官免职,被禁锢乡里,不许再入仕。这是庶族与士族斗争的产物。清议禁锢之科的设置从政治上来说是为了适应庶族遏制士族而设,但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

建家族关系,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作用。
东流末期,宦官专政不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垄断了仕途。这时的选举、征辟(bì闭),都要按照他们的爱憎行事,这就严重地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这一时期,太学生已发展到三万余人,各郡县的儒生也很多,他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hē核)公卿,裁量执政。”这就是所谓的“清议”。
“清流”一词的意思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清流”者而言,是谓自己为浊世中的一股清流,既然不能形成潮流,无力回天,只便议论了得;二是对反“清流”者而言,有“清流误国”常见。一般见于字面的,此多为贬义。“清流遗风”中之“清流”一词,也便是以为“只会空谈,毫不做事,既自己不做事,又妨碍人家做成事的”
2.“清流”与徽文化的联系
宋代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而在新安(后称徽州)的传播和影响尤深,世称"新安理学"。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者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歙县篁墩(今属屯溪),朱熹从师李侗,接受程颐的思想观点,后加以发挥,建立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它融道家和禅学思想入儒学之中,使儒学蜕变为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经典理论--理学。他认为"理"是至高和包罗一切的,故称"理学"。朱熹所说的"理",实际上指封建伦理纲常。而且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企图使封建伦理永恒化。他还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朱熹广收弟子,亲自讲学,门生遍布各地,有学术成就、政治建树者颇多,这使朱熹学派成为理学史上最有势力的学派。他曾三度回徽省亲,每次逗留数月,所以徽州从其学者甚众。学行最著的徽州弟子有歙县祝穆、吴昶,休宁程光、程永奇、汪莘、许文蔚,祁门谢琏等等。这些学生,讲学乡里,推崇理学,使徽州成为理学影响最深的地区。南宋理宗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推崇,追封死后的朱熹为太师、徽国公,亲自为歙县"紫阳书院"题额。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徽州正统的学术思想。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经学有理、朴之别。朴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新安理学培育了徽州文化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
在中国经学史上,清代徽派朴学被称为皖派、皖学,皖学创始于江永而成于戴震。皖派的出现,是清代汉学发展达到高峰期的标志,也最终宣告了兴于宋、固于元、盛于明的新安理学作为一个学派的寥落。戴震是徽州朴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在批判程朱理学方面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但徽派朴学发展到后期,因繁琐考据,唯汉是求,研习内容脱离社会现实,弊端日益显露。民国年间,经学大师歙县吴承仕继承徽派朴学的治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中国现代学术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
正是由于理学朴学的这些特征,处于明清时代的政治氛围,便造成了清议的风气。

❹ 什么是世语新说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国古代志人小说集,题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实际是他组织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南朝梁刘孝标为其作注。
刘义庆,彭城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此书为6卷,分德行、言语等36门,记述自汉末到南朝宋时高门名士之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品藻、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编者对清谈名士的逸世独行颇多赞许,对他们的狂放简傲亦有微词,有时对人物不作轩轾,高下自见。文字质朴,记事记言均言简意赅、生动隽永,记人则个性鲜明,切中传神,鲁迅先生概括其艺术特色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影响深远,有许多至今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 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於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世说新语》一直受到后人的喜爱,今人评其为“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名士‘教科书’”,是魏晋名士的群体像,此言不虚。所谓千金易得,名士难求,若非真性情,既非真名士,魏晋虽然已不可再至,人世间真性情却永远不可言废。不妨读一下本教科书,名士风流,众生世态,尽收眼底。
今人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考证详明;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则重词语的诠释。

❺ 旧社会的“戏子”,如今翻身成为偶像,艺人的地位为什么提升了

从何炅收礼到郭敬明、于正因抄袭遭到抵制,再到郑爽代孕、弃养以及华晨宇和张碧晨未婚生子,最近的娱乐圈可谓是异常热闹。同时这些事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总而言之站边的、批评的等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确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对此有网友表示不满称“戏子”误国,人们都关注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社会怎么能够进步呢?

写到最后想说,希望已经功成名就的艺人们,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人负责。没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努力,也不会有现在这个丰衣足食的社会,艺人也不可能从“戏子”摇身一变成为偶像。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热点内容
公司法第十五条 发布:2025-09-13 18:47:56 浏览:384
瑞达刑法内部讲义 发布:2025-09-13 18:42:56 浏览:884
社会与法赶紧回家 发布:2025-09-13 18:39:47 浏览:580
在法院杠精 发布:2025-09-13 18:33:30 浏览:768
合肥免费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6:16 浏览:979
上蔡有名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0:42 浏览:472
刑事诉讼法134条之规定 发布:2025-09-13 17:47:04 浏览:711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发布:2025-09-13 17:20:08 浏览:644
法律党法治 发布:2025-09-13 17:05:57 浏览:523
劳动法合同几年试用期可以三个月 发布:2025-09-13 16:58:46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