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我国的税收立法

我国的税收立法

发布时间: 2021-01-27 23:31:48

『壹』 我国税收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税种有哪些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种,分别是: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版维护建权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和船舶吨位税,这6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其他绝大多数税收事项都是依靠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来规定。

『贰』 我国财税立法全面提速的原因

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像我们发展的这么快,很多东西跟不上,要全面加速

『叁』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有权参与与税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机关是

依照有关规定,根据我国《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有权参与税收立法和内政容策制定的机关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

『肆』 完善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国家整体立法体制和税收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得以改进和完善的前内提条件容

二、确立"税收法定主义",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总的指导原则

三、目前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对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伍』 我国税收立法的现状

对于我国税法立法现状的评价,有不少专家持如下的看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法体系或体系框架。笔者对这种评价不敢苟同。

法的体系是否建立,是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的。根据法律体系构成的一般原理,从总体上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它由三个次级体系构成。一是法律部门体系。这是法律体系的横向构成,也是法律体系最基本的构成。二是法律效力体系。这是法律体系的纵向构成。依据不同的法的形式的效力层次,依次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等构成法律的效力体系。三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体系。有实体法就必须有程序法与之相适应,否则,实体法就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反之,有程序法就必须有实体法与之相适应,程序法的设定以实现实体法为目的,其相互关系具有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性质。有程序法而无实体法,程序法便是无所适从的虚设形式。法的体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内容完备,要求法律门类齐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规零零星星,支离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虽然制定了,但规定的内容很不完善,与现实不相适应,就不能说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第二,结构严谨。要求各种法律法规成龙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门之间,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衔接。第三,内部和谐。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既不能相互重复,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并且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要克服从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立法的倾向。第四,形式科学和统一。从法的不同称谓上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一个法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第五,协调发展。法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在法的体系的发展变化中,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适时地进行法的立、改、废活动。

上述法的体系的构成原理及特征,作为衡量法的体系是否建立的标准,对于法的次级体系,例如税法体系,也是适用的。以此为衡量标准,从我国税法的现实立法上观察,还不能得出我国税法体系或税法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的结论。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8432

『陆』 我国第一部地方税收立法是什么

1950年1月由当时政务院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全国税收实施要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实施的第一部税收方面的基本税法。

『柒』 我国现有的税务法制法规有哪些

税收法律法规比较多,从类别分有两类:实体法和程序法:
一、程序法就一部:《税收征管法专》及其实施属细则;
二、实体法就比较多:按照规范的范围和领域分为:
1、流转类:
(1)《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3)《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所得税类:
(1)《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2)《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3、财产行为税类
(1)《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2)《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3)《房产税暂行条例》
(4)《城市房地产税》
(5)《契税暂行条例》
(6)《印花税暂行条例》
(7)《资源税暂行条例》
(8)《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9)《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10)《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4、《关税法》
每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会制定很多的补充规定,具体可以查阅国家税务总局的官网。
希望对你有帮助!

『捌』 我国现行税法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有哪几部

1、税收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权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等四部。
2、税收法律是指拥有税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颁布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性文件,是税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玖』 如何按照税收法定原则来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收立法和税收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依照法律规定设税、征税、治税,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将《实施意见》落实好,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确立的税收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完善我国税收法律制度。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提出议案、建议或提案,建议尽快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将现行有关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为实现宪法确立的税收法定原则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税收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动税收方面的立法工作。”这位负责人说,比如,1980年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先后进行了6次修改;1980年和1981年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制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取代上述两部法律,2007年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11年制定了车船税法;同时,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1992年还专门制定了税收征收管理法。
我国税收体系基本成型
据介绍,改革开放初期,考虑到税收制度的建立、完善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同时缺少相关经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遵循税收法定原则,依据宪法第八十九条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授予国务院其他职权的规定,于1984年出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已于2009年6月废止),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1985年出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包括税收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国务院根据有关授权决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暂行条例。
目前,我国现行的18个税种中,除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由法律规定征收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船舶吨税、关税(海关法只规定征收关税,但具体税收要素由条例规定)等15个税种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暂行条例规定征收。
“这些税收暂行条例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与几部税法一道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收制度,为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税收体系,税收制度基本建立并日趋完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将现行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实现所有税种的设立、征收、管理等均由法律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
现行税收条例将上升为法律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实施意见》根据相关改革任务的进展情况,对2020年前完成相关立法工作作了安排。”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实施意见》确定,不再出台新的税收条例;拟新开征的税种,将根据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步起草相关法律草案,并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与税制改革相关的税种,将配合税制改革进程,适时将相关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并相应废止有关税收条例。在具体工作中,有一些税种的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进行试点,可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先对相关税收条例进行修改,再将条例上升为法律。其他不涉及税制改革的税种,可根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积极、稳妥、有序、先易后难的原则,将相关税收条例逐步上升为法律。待全部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或废止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废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根据上述安排,在每年的立法工作计划中安排相应的税收立法项目。
“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新修改的立法法‘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应由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相关税收立法,并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在调整立法规划工作中将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完成的有关税收立法项目作出安排。”这位负责人强调,在具体工作中,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立法公开,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立法反映人民诉求,体现人民意志。
这位负责人表示,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将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将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并相应废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此期间,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仍然有效;国务院可以根据客观情况变化和税制改革需要,依据授权决定和相关税收条例的规定,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这位负责人强调,落实税收法定,推进有关税制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实施意见》的安排,奋发有为,积极工作,拿出更大决心,冲破思想障碍,突破利益藩篱,抓紧落实。时间安排上,能够提前的要尽量提前,力争早日完成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拾』 从税收的本质和特征角度,简要分析我国的税收法定原则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关键时期,各项立法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而作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保护纳税人财产利益,指导税务机关征税工作的税收立法与修订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为了能够更好的作好该项工作,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税收法定主义作为当今各国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为税收立法和修订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实践中其与严格规则主义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本文在分析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内涵以后,进一步论述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为我国的税收立法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1,使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目前我国在学术上都普遍认可了税收法定主义为税法的基本原则,并用其来指导税收立法和实践工作。从其历史的发展以及当今世界各国对其的研究和适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原则所体现的是通过对行政权力的限制而对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的现代国家法治精神。而税收作为一个国家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工作,也必须依靠宪法的规定来加以保障。但是,该原则并没有被写入我国的宪法。基于税收法定主义所体现的上述价值以及使之更好的发挥其价值,我们应当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写入宪法。

2,立法工作者要从观念上深刻理解税收法定主义和严格规则主义的内涵。在税收立法和修订的过程中要尽量完善而明确的规定征税的各项要素以及相应的程序保障手段。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形也不能排除原则性、模糊性条文的使用。我们要根据法律的本质特征采取明文限制与原则规定相结合,并以明文限制为主,原则规定为辅的思路来指导我们的该项工作。

“税收法律主义的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机能正是在于它给国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法的安定性和法的预测可能性这两点上”。(6)因此我们在兼顾公平主义、效率等其他税法基本原则的同时,在税收立法当中必须深刻理解税收法定主义的内涵,从其不同角度出发作好各项工作。惟其如此,公民的财产权益才能得到保护,国家的财政收入才能得到保障,早日完成建设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才会尽快实现!

热点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谁 发布:2025-09-14 08:19:29 浏览:870
简单民法 发布:2025-09-14 08:18:20 浏览:394
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事件 发布:2025-09-14 08:15:01 浏览:650
杨晓虹律师 发布:2025-09-14 08:14:51 浏览:161
第一个民法典是什么 发布:2025-09-14 08:11:55 浏览:134
婚姻法离婚可以强制开庭吗 发布:2025-09-14 07:57:10 浏览:173
法院中国 发布:2025-09-14 07:50:24 浏览:935
规章制度培训新闻报道 发布:2025-09-14 07:49:42 浏览:667
仲裁法58与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9-14 07:49:33 浏览:947
道德法治煮妇也疯狂20 发布:2025-09-14 07:49:28 浏览: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