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探望权带走小孩

婚姻法探望权带走小孩

发布时间: 2021-02-11 02:44:34

❶ 儿媳离婚带走孩子,爷爷奶奶能要求探望权吗

儿媳离婚带走孙子,爷爷奶奶是否能要求探望?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法律专业术语是“隔代探望权”。对于祖父母、外父母是否享有“隔代探望权”,法律对此没有明确,国内存在各种争议。作者认为是有的!

结束语:

本文仅告诉了大家实现隔代探望权的法律依据问题,但脱离现实去谈论法律理论毫无意义。不管是儿媳离婚将孩子带走,也是儿媳丧偶改嫁将孩子带走,老人应当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与前儿媳、孩子搞好关系,也能更好地去探望孙子。如果双方关系弄僵了,即便法院判决允许隔代探望,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配合,故意制造障碍,见面只会增加矛盾,不会增加感情。

❷ 探视权不允许对方接走可以吗

针对探视权,法律的规定是很宽泛的,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关于探视的时间、地点、次数及方式已双方协商为准。所以一般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与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协商好,是可以将孩子接走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的子女探望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2)婚姻法探望权带走小孩扩展阅读: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

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

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法院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❸ 没结婚探望权可以接走孩子吗

拒绝对子女探视违法。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第三十二条 婚姻法第四十八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❹ 离婚所说的有探视权是只能见不能带走吗

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但由于探望权的性质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因此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不便。法律规定:可以依法探望,对于是否可以带走,没有明确规定。

❺ 我们是协议离婚的,当时我没要孩子,我只有探视权,可是他只准我去看孩子不准把孩子带走,我该怎么办

我国《婚姻法》增立探望权制度,法律明文规定探望权,其宗旨就是以维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使离异子女既有父爱又有母爱,切实保护其子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得很清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抚养、教育子女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同样,探望权也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义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一般只生一个孩子,因此,探望子女的权利制度在《婚姻法》中增立,直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增高不下,离异子女生活于单亲家庭,要么失去父爱,要么缺少母爱,子女成了离婚的受害者。为了减少父母的离婚给子女成长进步、身心健康带来的伤害,使离异子女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为了这个宗旨,所以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子女探望权制度。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以上法条,从四个方面体现立法精神即宗旨。一是离婚父母依法享有对子女的探望权,侵犯这种权利就是违法行为;二是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父母双方协商约定;三是双方协议不成时,据主张权利一方的起诉,人民法院对子女探望权有判决的权利;四是探望权在一定条件下应予以限制,即中止探望或恢复探望。单从法条上看,体现立法宗旨不明显,切实保护离异子女的合法权益,在法条上还有待加强。

三、探望权的法律问题

第一,法条未明确规定子女享有探望权。以上所述,探望权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子女身心健康,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但是,现行法条的探望权却只规定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才享有探望权,而没有明确子女享有探望父或母的权利。子女是有血有肉有思维能力的人,有想念父或母的时候,依照《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子女享有探望权是合法的。探望权以子女利益为最优先考虑,因此,探望权法条应补上子女享有探望权这个缺陷。

第二,法条限制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父母离婚后,通常是由父或母一方直接抚养子女。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双方协议,这个协议没有考虑子女建议,限制了子女的合法权利。特别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子女,具有一定的是非曲直分辩能力,自愿跟随父或母生活对自己更为有利,具有自由选择权。同样,在父或母对子女探望或子女对父或母探望方式、时间等问题上,子女应当享有选择的权利和参与协议的权利。因此,探望权法条应增补10周岁以上子女对探望方式、时间等享有选择和参与协议的权利。

第三,法条中“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里的另一方单指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指向面太窄。我国婚姻家庭的生活现状很特殊,大部分离婚父母的子女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抚养,特别在农村更为普遍。还有造成离婚的原因各式各样,离婚父母的矛盾自然影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和其他亲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复杂关系,给探望权利的实现往往带来很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应指向宽广面,应包括直接代抚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

第四,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中止探望事由应法定。一般离婚父母,矛盾都比较激烈,特别是为争取子女抚养和探望权利等,曾产生过矛盾,在子女面前数落对方缺点、过错是常见的事情,使对方在子女的心中形象被贬。这些不能认为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因此,一般的只要不发生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不能随意中止探望权。为了司法实践操作方便,应把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中止探望事由以法律条文予以确定。

四、立法角度的法律思考

综合上述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文中的缺陷,从立法角度的法律思考出发,建议在婚姻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子女享有探望父或母的权利;10周岁以上的子女对探望方式、时间等有参与父母一同协议的权利;有申请要求父或母中止探望的权利。

第二,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另一方包括直接代抚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

第三,有下列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中止事由之一的中止探望。

(一)患有严重危害子女健康的传染疾病的;

(二)对子女犯有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的;

(三)有吸毒、赌博等不良生活方式或怂恿子女犯罪的;

(四)有借机藏匿子女企图成行为的;

(五)其他违背子女意愿或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五、完善后的法律条文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子女有探望父或母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或直接代抚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父母与十周岁以上子女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有下列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之一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

(一)患有严重危害子女健康的传染疾病的;

(二)对子女犯有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的;

(三)有吸毒、赌博等不良生活方式或怂恿子女违法犯罪的;

(四)有借机藏匿子女企图或行为的;

(五)其他违背子女便理意愿或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由人民法院依法恢复探望的权利。

❻ 未离婚一方私自带走孩子违法吗

不算。可以离婚争取抚养权。离婚诉讼中,抄孩子的抚养权的确定以有利内于孩子成长为原则,综合容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来确定。如果孩子跟随您更有利孩子成长,则法院会将孩子判归您所有。
不直袭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按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标准为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享有孩子的探望权,另外一方应当协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 探视权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你可以向法院申请。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❼ 探视权 请问,离婚多年,孩子跟女方,男方出很少抚养费,从不来看孩子。突然要来看孩子,可否把孩子带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离婚后,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权利探望孩子的,抚养版孩子的一方有义务权配合。
本案中,男方出的扶养费少,不影响男方行使探望权,女方不能以此为由拒绝男方探视孩子。
男方和女方约定好了后,男方向女方表明带孩子去哪,去干什么事情,以及几点送孩子回来,约定好了后,男方是可以把孩子带走。但带走孩子只能去约定的地方,做约定好的事情,到点后将孩子交还给女方。

❽ 离婚后探望孩子能把孩子带走吗,探望时带走孩子怎么办

夫妻离婚时,其实往往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离婚后,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给其心理上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按照婚姻法规定,夫妻离婚后,孩子只能跟父母一方共同生活,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以支付抚养费的方式履行扶养义务。但是,父母离婚是不能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的,因此,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是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的。 离婚时,往往夫妻双方都想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离婚后,夫妻常常也因孩子探望权发生不少纠纷。现实中,经常发生一些父母不让对方探望孩子的行为,比如把孩子藏起来、不让孩子见对方,这严重的损害了对方的探望权,也损害了孩子的利益,是违法的,不对的。 有些离婚后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人,离婚后往往心有不甘。因此,在离婚后探望孩子的时候,想要把孩子带走。这里所说的带走,可不是带出去玩玩,父母探望孩子不一定就要跟探望犯人一样必须待在固定的屋子。这里所说的带走,是说有些父母,希望离婚探望孩子的时机,把孩子偷偷带走,以后就一直与自己生活在一起。 离婚后探望孩子不能把孩子带走?按照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由夫妻协商确定或者法院判决确定,也就是说,离婚时抚养权归谁,离婚后抚养权就归谁。抚养权是一种权利,是权利就不能随意侵害。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就侵犯了对方的抚养权。如果情节严重,甚至以后连探望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离婚后探望孩子时不能把孩子带走。 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属于侵犯另一方抚养权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当遵守离婚协议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中关于孩子探望权和抚养权的规定。如果离婚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那么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中止探望权。 探望时带走孩子怎么办?《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婚姻法将中止探望劝行使的法定事由概括地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即探望给子女的身心造成损害。根据司法实践,其情形主要有:(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因此,离婚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话,如果情节严重,法院会中止其探望权。 以上就是对“离婚后探望孩子能把孩子带走吗”“探望时带走孩子怎么办”所作的解答。总之,探望权是父母的权利,但是必须要妥善行使探望权,如果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还能造成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这可就得不偿失了。探望权和抚养权息息相关,如果您真的想跟孩子生活在一起,那么最好是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抚养权在离婚以后是可以变更的。因此,您可以积极联系律师,他们会协助您搜集证据,这样可以在离婚后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热点内容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8 12:27:03 浏览:321
经济法辨析题股份的发行价格可 发布:2025-09-18 12:26:20 浏览:477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9-18 12:09:38 浏览:434
河南大学法律硕士调剂 发布:2025-09-18 12:08:04 浏览:241
刑法九受贿起刑点 发布:2025-09-18 12:08:03 浏览:549
热点事件的行政法分析 发布:2025-09-18 12:07:23 浏览:32
法律援助案件有多少胜率 发布:2025-09-18 12:03:54 浏览:677
民事诉讼法表格 发布:2025-09-18 12:03:51 浏览:895
担保法与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8 11:40:33 浏览:343
法律顾问和法律咨询制度的通知 发布:2025-09-18 11:40:33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