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经济法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1-03-03 05:13:48

❶ 日常生活中违反经济法的案例有哪些详细一点的例子,最好有法律的分析。

1、“鲍师傅”商标侵权纠纷案

鲍才胜公司成立于2015年月4日,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酒店管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2014年9月28日,彭某丽申请注册了第12484211号“鲍师傅”文字商标,核定使用在“糕点、蛋糕、面包、饼干”等第30类商品上。2017年3月20日,彭某丽将上述商标依法转让给鲍才胜公司,至此鲍才胜公司成为该商标的权利人。

分析:

法院结合在案证据经审理认为,鲍才胜公司系“鲍师傅”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法受法律保护。就17899179号注册商标而言,尽管该商标核定使用商品范围包含第30类中的面包,但该注册商标为图形商标,不包括任何汉字,缘朵饮品店不能以此主张其有权在面包、糕点等商品上使用“鲍师傅”文字。

就17899060注册商标而言,该商标为图文商标,其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包括第32类的矿泉水、果汁等饮料,并不包含面包、糕点商品。缘朵饮品店不能以此主张其有权在面包、糕点等商品上使用“鲍师傅”文字。

就17899096号注册商标而言,该商标核定使用范围包括第43类的餐厅、餐馆服务,但现有证据表明被告经营的涉案店铺提供了面包、糕点等商品的销售,且面包、糕点均是事先制作而陈列在柜的,与通过及时制作加工、应消费者需求制作并提供食品、设施、消费场所的餐饮服务存在本质区别。

因此涉案标识使用范围与易尚公司授权其使用的第17899096号核定使用的服务项目不一致。综上,缘朵饮品店未规范使用易尚公司授权的注册商标,其将涉案标识使用在其销售的面包、糕点上的行为落入鲍才胜公司涉案注册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据此,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缘朵饮品店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鲍才胜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支出共计5万元。

2、消费者权益保护案

近日,准格尔旗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消费者杨某在薛家湾某农机销售处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出现高温情况,几次找商家处理,但始终解决未果,迫不得已,杨某到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处理结果:

准格尔旗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诉之后,立即联系杨某了解具体情况,并且针对具体情况联系商家进行核实,确认杨先生所投诉内容真实无误,确实是商家商品有问题。经过几次调解,最后达成一致协议,商家给杨某解决拖拉机高温问题,如不能解决,商家更换发动机,如还未解决高温问题,商家同意更换新的拖拉机。

案例解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第四十八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二)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案例中,因商家商品本身存在问题,所以杨某可以依照国家规定,要求商家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3、中介敲诈案

2018年4月1日,北京市消费者刘先生通过北京市“我爱我家”在西城区四合上院小区租下了一间房屋。据介绍,该房屋是由我爱我家从原房东处包来后,再租给刘先生的。月租金12000元,双方签订1年合同,“我爱我家”收取了相当于1个月房租的中介费。

一年后,刘先生想续租,但被告知房租上涨至12500元/月。

刘先生对租金上涨的问题也没有太计较。而在刘先生打算交钱时他发现,费用里面又多出来12500元!一问才知,“如续租还需再缴纳一遍中介费”。刘先生一算,这相当于每月多出1000多元租金。

“我爱我家的做法涉嫌利用格式合同,加重刘先生的义务。”

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律师韩续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中介市场鱼龙混杂,尽管监管部门一直在管理,但是仍然有一些中介机构,未提供居间服务,却在合同中私自标注“中介服务”,强迫消费者缴纳中介费,如遭拒,则采取断水断电或者强迫换锁等威胁手段,情节严重的已经属于是一种假借中介服务为名实施的侵犯被害人财产所有权的敲诈勒索行为。

❷ 将经济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不如买东西、吃东西越多效用越低,当然买东西的话针对的是正常品,谈恋爱也一样的,所谓的审美疲劳也符合这一原理。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己多加思考就是

❸ 求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3个例子 并对例子分析

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学

——食堂就餐率套用失业经济学解释的分析

作为大学的一分子,学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食堂就餐。可是每天总有些学生是不到食堂就餐的。这是为什么呢?

不到食堂就餐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对食堂提供的服务不满所造成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到食堂就餐问题,我们使用失业的经济学解释来加以分析。见图(参考资料)。

图中,横轴为学生期望指数(对食堂的要求),纵轴为食堂指数(包括饭菜质量、价格和服务质量,并假设现时的食堂指数为1)。曲线D为学生到食堂就餐人数曲线,曲线S为食堂希望的就餐人数曲线。

从图中可见,学生到食堂就餐人数的均衡点在E点,均衡时,食堂指数为1.2,学生期望指数为3,可见现时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还有一点的上升空间,但只是一点点而已。a区域所标示的是学生期望指数低于3时的情况。此时食堂指数很低,但是学生的期望指数也很低平均就餐人数多于食堂所期望的人数。通常这一类学生是零花钱较少或者对饮食要求较低,安于接受现状的人。b区域中,随着食堂指数的升高,就餐人数却进一步下降,这是因为学生的期望指数远大于食堂指数。通常这类学生比较有钱,或者说品位高,不喜欢食堂的环境,或者比较叛逆。

另外,某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食堂的就餐率。如:

天气因素:天气冷或者下雨时,叫外卖人数大幅上升,影响食堂就餐率

性格因素:某些学生比较懒,或者不喜欢出现在多人的地方,所以叫外卖

运动因素:运动之后吃不下饭,叫外卖回宿舍吃

社交因素:偶尔请女朋友吃饭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食堂吧

以上其他因素中,天气因素作为不可避免因素,占了主要份额,其余因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❹ 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经济法的案例及分析

〔案情〕张某向复刘制某借款10万元欲购买一套设备以建一个塑料加工厂。张某向刘某说:我付了款就能运回设备,预计两个月可调试完备,开工后资金一周转即可还款。刘某同意。于是,张某写了一张“暂借刘某人民币10万元,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即如数奉还”的借条。时隔不久,设备运到。张某此时发现搞塑料制品加工不如倒卖原材料赚钱,于是将自己购进的塑料加工设备租给他人,利用刘某的借款去倒卖原材料。半年过后,刘某见张某有钱做买卖却迟迟不还借款,便上门索要。张某说借条上写明的条件是开工后第二个月还款,现在虽有了设备却没有开工,故要等到开工后再还。几次交涉,刘某见张某没有还钱的意思,便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运用所学到的经济法律知识分析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因其还款期限为附条件的期限:“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即如数奉还”,债务人人为的阻止条件成立,视为条件已成立。债权人可据此要求付款;另外一种看法,将“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即如数奉还”视为约定不明确,这样,债权人可随时向债务人要求还款。该借款为一般的民间借款,无利息。

❺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3个例子

  • 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解释: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 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

    解释: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 电视上的大头菜和白菜等菜农一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而在市场上的零售价并不便宜,这是为什么?

    解释:这个用经济学解释就是成本和收益问题,菜农生产出农产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流通环节,中间的运输成本,进店成本,市场管制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中国物流运输成本占商品成本很大一部分,这些都由消费者买单,成本上升市场供给减少,供给曲线上移,而农产品消费价格弹性小,价格上涨消费量变动小,需求曲线基本不变,所以造成价格上升,老百姓想用不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❻ 是主观题,经济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少于三百字,大一

其中,《资产评估》是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主干科目,《经济法》是综合性法规五科试卷均由主观题和客观题组成,分别在答题纸以及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应考

❼ 生活中经济学例子十个,不用太详细

1、从堵车中看到经济学自发分配的规律
2、从汽油涨价看到价值曲线的运作版规律
3、从权奖学金制度看到价格歧视原则
4、从租房的房租看到交易成本的作用
5、从春运火车票看到供求关系的矛盾
6、从政府行为看到政治制度的局限
7、从征收排污费看到外部性与权利冲突
8、从午餐价和晚餐价看觅价规律
9、从报表看到利润与亏损的真实含义
10、高价的体育,廉价的诗歌看市场需求
等等等等

❽ 经济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

经济法主要调节经来济主体与政自府之间的法律关系,其主要特征为在两个平等主体之间介入了政府“第三只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涉及法律有财税法、竞争法、房地产法、劳动法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竞价权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小企业不可以私自垄断过低压价打压其他同行业竞争者。

❾ 举出经济法日常生活中有承诺的事例

1、案例: 买房前,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看到商家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后,觉得条件适内合才容会实地查看。到销售地点后,会进一步考虑孩子就学是否便利、是否能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居住小区绿化容积率、周边环境等辅助考虑房子的优劣。

2、张某向刘某借款10万元欲购买一套设备以建一个塑料加工厂。张某向刘某说:我付了款就能运回设备,预计两个月可调试完备,开工后资金一周转即可还款。刘某同意。于是,张某写了一张“暂借刘某人民币10万元,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即如数奉还”的借条。时隔不久,设备运到。张某此时发现搞塑料制品加工不如倒卖原材料赚钱,于是将自己购进的塑料加工设备租给他人,利用刘某的借款去倒卖原材料。半年过后,刘某见张某有钱做买卖却迟迟不还借款,便上门索要。张某说借条上写明的条件是开工后第二个月还款,现在虽有了设备却没有开工,故要等到开工后再还。几次交涉,刘某见张某没有还钱的意思,便向法院提起诉讼。

❿ 经济学在生活中经典例子

例子有送茶叶的故事、坐飞机现象、名牌效应、夺取先机、保龄球效应。

1、送茶叶的故事

张三一直就喜欢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张三每次去买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好茶叶。张三把好茶就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张三就泡了壶好茶,此后,张三就不愿再喝20元的茶了。不管张三去买多贵的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现象

去观察30-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他们大多是看书,公务舱的他们多半是看杂志和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的则大多是看报纸电影打游戏和聊天等。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部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地位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地位呢。

5、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你每次打倒9个,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你每次打倒10个,最终得分240分,社会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优秀一点,再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渐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的巨大落差。

热点内容
炉石传说贫民法 发布:2025-09-17 20:45:39 浏览:292
民法典法律意识 发布:2025-09-17 20:40:28 浏览:798
济南沈涛律师 发布:2025-09-17 20:37:55 浏览:493
合同法无效合同真题 发布:2025-09-17 20:27:11 浏览:456
条例口号 发布:2025-09-17 20:22:52 浏览:285
劳动法中关于罚款 发布:2025-09-17 20:14:04 浏览:308
法官二次元 发布:2025-09-17 20:13:09 浏览:989
男一司法破肚 发布:2025-09-17 20:10:37 浏览:180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 发布:2025-09-17 20:03:03 浏览:540
行政法学历年真题 发布:2025-09-17 19:48:49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