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时效

劳动合同法时效

发布时间: 2021-12-09 21:38:10

1. 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为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劳动合同法中所有的有关时效的问题 ,发条是怎么规定的 ,如何理解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并非规定在《劳动合同法》中,是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的。。
时效的判定应当结合案情,如您对时效的理解有问题,可以站内信我或者追问。。

3. 劳动合同法中有期限的追诉有效期吗

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纠纷是没有追诉时效的,但是有仲裁时效。如果劳动纠纷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该仲裁时效期间是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 劳动合同纠纷有时效期限吗

劳动合同纠纷有法律时效。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超过该时效期间的,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不予受理当事人的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5.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具体有哪些

法院确认劳动关系有诉讼时效的依据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五十条等。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6. 劳动合同主张时效的标准有哪些

劳动合同主张时效规定是一年。提出主张、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合同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合同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7. 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内。具体如下:容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8. 劳动合同法八十二条是否有诉讼时效

劳动合复同法八制十二条是有诉讼时效的,时效为1年。主要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法院了解员 发布:2025-09-09 18:22:12 浏览:549
不能起诉法院 发布:2025-09-09 18:17:04 浏览:567
经济法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发布:2025-09-09 18:00:09 浏览:81
刑法小文章 发布:2025-09-09 17:49:16 浏览:415
王国强律师 发布:2025-09-09 17:40:15 浏览:31
移动基站安装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9 17:39:32 浏览:290
郴州律师电话 发布:2025-09-09 17:30:08 浏览:28
恶意诽谤诬陷他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9 17:28:28 浏览:401
工资多久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9 17:26:18 浏览:310
国家审计报告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9 17:25:26 浏览:223